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7日 · 意麵是由一對來台福州父子研發出來. 南投市民族路源振發製麵廠第三代老闆許達夫表示,意麵製程有常規,細節則沒有公式可以套用,所憑的是老師傅的經驗判斷。 加鹹水的量要多要少,得靠經驗。 加多了,麵條煮出來靭而有嗆味;加少了,煮好的麵則爛而不香Q。 拌揉麵時的乾濕度和筋性是否發揮,也得靠眼力和手感判斷,確實掌握關鍵的麵粉筋性Q度,交給老機器揉壓切割,才能做出有別於機械一貫作業生產的麵品口感。 許達夫說,意麵是生機的、具有活動性,拉長它會縮回去,這樣的麵煮出來才軟Q滑喉,口感也比其他麵更清爽。 當年意麵還被定位為比大麵 (按:南投人所稱大麵即其他地方所稱黃麵、油麵)更高一等的麵食,「田庄人進城得吃碗意麵,才有進城的感覺。 許達進一步說明,麵類可分為黃麵和白麵。

  2. 2019年4月18日 · 媽祖的故事!. 原來是這樣,全台灣才都在瘋媽祖. 媽祖一開始是「海上女神」,可是來到台灣之後,任務愈來愈繁忙,幾乎成為「全能女神」。. 圖/媽祖遶境畫面簡慶南提供. 民間信仰代代相傳,「媽祖」就是所有信徒的「母親」。. 漢人傳統觀念 ...

  3. 2024年3月9日 · 播出時間: 2024-03-09. 按讚加入音樂本事粉絲團. 春樂隊首次登上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 1 / 1. 受訪者:春樂隊. 春樂隊擅長將古典編制融入流行音樂,由主唱賴予喬、吉他葉超、單簧管楊蕙瑄、低音單簧管高承胤組成。. 他們以母語演唱和古典樂器交織 ...

  4. 2021年11月7日 · 由「吃」的俗語談台灣的吃. 播出時間: 2021-11-07. 按讚加入談天說地講臺灣粉絲團. 吃米粉芋,有好頭路. 臺灣有句俗諺「芋頭米粉湯」,會有好運氣,可以找到好工作。. 「吃米粉芋,有好頭路」習俗由來,陳平、明華告訴你。.

  5. 2015年9月20日 · 講 台灣俗諺 聽台灣開發的故事. 播出時間: 2015-09-20. 按讚加入談天說地講臺灣粉絲團. 台灣俗諺專家 陳平 老師. 1 / 1. 一個某卡贏三個天公祖. 天公祖:天公,指玉皇大帝,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格。 在陽盛陰衰的移民社會,羅漢腳仔要娶到一個「某」(太太),或是被平埔族原住民招贅而有「牽手」,是頗不容易的事。 即令漢人崇信神祇「天公」,在現實中,還不如擁有一個「某」來得實際些。 這是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諺語,早期農業社會還沒發達的時候,都是用人力、獸 (牛)力來耕田,農村婦女還得料理三餐、洗衣、挑水,照顧子女、奉養公婆、飼養牲畜......等。 若娶ㄧ個太太幫助很大,天公祖是好幾代的祖先,只能祭祀,對實際生活幫助不大,所以才有此句諺語產生。

  6. 2023年10月15日 · 節目主持人. 明華. 相關留言. 民俗專家 陳平 (陳宏津)分享---為什麼臺灣的零嘴被叫做四秀仔 (四獸仔) (sì-siù-á)? 臺灣過去資源困乏的年代,小孩想品嘗點零嘴並不容易,不若經濟富裕資源充足的現在。 過去的古早味如 :爆米香、棒棒糖、捏麵人、麥芽糖….等那種單純的味道,總讓人回味無窮。 節目為你介紹這些過往兒時的真正好味道,還要...

  7. 2023年1月16日 · 1917年,俄羅斯人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國家。 1945年二戰結束以後,蘇聯的領導人史違林把東歐大部分國家關進了鐵幕,也幫助中共把領導中國抗戰成功的蔣介石趕到台灣,成立了共產中國。 1956年,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祕密報告中批判史達林,並主張「和平過渡」,埋下共產世界分裂的種子。 到了1989年東歐劇變,各國共產政權紛紛倒台,蘇聯也在兩年後解體。 只有中國在天安門屠殺之後,保住了政權,並且在西方國家暗中的容忍和協助下,成為少數沒有倒台的共產黨政權。 但是實際上,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在這時候已經完全破產,共產世界已經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