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日 · 台灣麥當勞為了慶祝羽球球后戴資穎在亞運奪金,昨(31)日祭出大麥克限時買一送一的優惠,因民眾踴躍支持,幾近中午各店大麥克幾乎都快賣光了,麥當勞宣布大麥克售完就改為全主餐單點買一送一,直到深夜 11 點多部分店家仍大排長龍,網友說這 ...

  2. 2020年12月17日 · 全球速食龍頭業者麥當勞,如何擬定經營策略?在台灣麥當勞任職超過30年的策略規劃與分析部副總裁林明道,首次接受專訪,揭露了這幾年,麥當勞的決策方式。

  3. 2024年1月2日 · 全台 400 多家麥當勞 2018 至今,竟已有超過一半以上都換上新面貌!. 但令人不捨的是,兒童遊樂區與 McCafé 吧台等設施都將逐漸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慶生空間與更大的餐廚區,據了解,光是餐廚區,改裝費用就高達 600 萬元,「比開一家星巴克還貴 ...

  4. 其他人也問了

    • 避免給消費者過高的期待:善用「產品特性的利基點」來宣傳
    • 無酒精啤酒、苦苦布丁⋯⋯從「產品名稱」切入具體說明特色
    • 行銷視覺避開實體呈現:以「手繪、插畫風格」宣傳縮小想像落差

    進行類似操作時,建議剛開始就要讓顧客覺得不會那麼像,別給顧客太多期待。 近年爆紅的植物肉就是不錯的案例,根據周圍朋友的經驗,植物肉再怎麽好吃,還是跟實際的肉片有差異。宣傳上如果寫「重現肉品的口感」之類的文案,給顧客過高期待,屆時反而會有反效果的風險。但如果是強調低膽固醇來宣傳,就能轉移顧客的期待,到比較容易實現的產品特性。過度拉高消費者期望值,反而是不好的。

    不過,即使已經很小心宣傳了,但不是每位顧客都能耐心地閱讀、理解內容,特別是以手機為主的宣傳管道,看前面幾個字後,手指一滑,馬上就到下一個頁面了。 有些日本餐飲業者會在命名階段做一些特別的設計,避免顧客有不同方向的期待。日本就有米其林廚師推出名為叫「普通的美乃滋」(ふつうのマヨネーズ)的產品,讓消費者能馬上聯想到是口味單純的產品。其它的案例還有無酒精啤酒、苦苦布丁,或在產品名內直接加入「迷你」等,在名字內置入產品訊息給顧客知道。

    以手繪圖片、漫畫或卡通來替代實體的呈現方式也很常見。 因為用實際的人物或產品圖來宣傳太具體了,消費者很容易跟腦海中的原本想像做比較,但手繪風格的漫畫、卡通,因為只有輪廓上的意識呈現,即便被拿出來對比,也很難比出什麼大差異來。 剛剛找年輕同事測試了一下,雖然同事不認識帕妃,但一直到現在,我仍覺得應該很難再找到能超越帕妃的團體了。所以不是日本麥當勞的廣告有問題,而是帕妃的門檻太高了。 (本文由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編輯)

    • 面談逾 350 位媽媽!收集訊息、聆聽顧客與員工的聲音,驗證改革方向。Sarah 做的事,跟她本人的背景一樣平實、不花俏。與一般受過正規訓練的 MBA 一樣,第一步就是收集訊息,她決定從顧客、員工等兩大方向下手。
    • 約束限定產品宣傳!聚焦行銷「常規性」產品、往有趣、新奇方向前進。除了檢討無法追蹤成效的促銷活動外,Sarah 還做了一個很有邏輯的決定,就是 把宣傳的主力聚焦在「常規性產品」(Regular Products,即:任何時候都買得到的產品)上,調整季節性或期間限定產品的宣傳比重。
    • 3 年翻新 1500 間店!比起要求員工一直笑,用更穩健的做法改造氛圍。店內氛圍、用餐體驗上,要如何把日本麥當勞變成真正的「Fun Place」?
    • 與百名意見領袖合作!加速新品上市速度、數量,策略性宣傳正面訊息。當時的背景,可說是「日本麥當勞一過街,媒體就紛紛發箭」。從食品安全、口味、環境、經營方針,甚至到經理人等,無一不受到媒體的高度檢視。
  5. 2021年12月6日 · 游宜安指出,麥當勞期待內部人才應具備四大能力:競爭力、執行力、策略力及人才力,每位員工都會因為個人職務或職級的不同,各能力所要具備的深度和廣度也就不一樣。 因此在一年至少二次的員工個人發展規劃中,主管會與部門夥伴相互溝通與分享,共識出自己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需要加強的能力面向,進而協助夥伴找到舞台去發揮、展現潛能,或是適性安排能力養成的練習點或機會點,協助同仁提升個人競爭力。 經理人月刊. 而在日常工作以外的第二條學習道路,便是麥當勞精密且完整的在職訓練課室。 承襲麥當勞對人才發展的期待,四大能力也會因應不同職位或職級的員工,規劃不同的培訓課程。

  6. 2017年8月25日 · 麥當勞去年第二季交出營收62.6億美元的成績,全球同店銷售增長3.1%。 這和麥當勞新上任的CEO採用「行動優先」「有進步比完美結果重要」的管理方法有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