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2日 · 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席次分配出爐,國民黨搶下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國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但是沒有任何政黨取得過半的席次。

  2. 2024年1月13日 · 2024(民國 113)年第 16 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第 11 屆立法委員選舉於 1 月 13 日(星期六)舉行,投票時間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下午 4 點開始開票。. 開票進度到哪裡了?. 選舉當天的開票直播哪裡能看?. 《經理人》一次整理 16 家線上開票平台、34 個 ...

    • 民調的必要性?
    • 解讀民調重點 1:不要迷信過去
    • 解讀民調重點 2:探究背後的因果結構
    • 民調有辦法分辨誰在反串嗎?

    首先,民調是炒作選情的工具,可以帶動新聞話題熱潮,所以媒體會定期公布,或是在發生大事之後立刻跑民調來判斷風向。像 2015 年連戰去北京看閱兵之後,各家都跑民調,並且發現國民黨立委和總統,不論哪個區域,都掉了 3% 以上,而親民黨(祕書長秦金生也有去)更掉了 10% 以上。 各競選陣營也常搭民調的順風車去進行些戰術操作。如果民調些微領先,就強調自己最有機會,要選民集中選票「棄保」,輸的話就哭天拜地,要選民第一優先搶救。如果大幅領先?就說民調只是假象,這數據很可能是反對黨的陰謀,騙大家轉移選票,要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如果大幅落後?那也是對手的陰謀,一樣是想騙大家轉移選票,還是要請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 反正民調出來,你就是要講點話,讓這個民調從單純的數字變成你選舉的助力。...

    第一個的重點在於不要太沉迷於過去的「猜中經驗」,儘量瞭解並信賴新的統計學技術。 統計學是一個不斷高速進步中的學門,所以認真做的民調是愈來愈準。20 年前,我第一次接觸選舉民調時的很多概念與方法,現在都已經不準確。 過去有個選舉民調定理是「神奇 38% 」,意思是一對一的選舉中(又叫 PK 盤),只要有一個候選人率先拿到 38% 以上的支持度,在沒有重大變數的狀況下,就可以確定將會當選。 這是因為 38% 支持度「放大」之後,大約就是過半的得票數了(因為約 25% 不會出來投)。即便是 38%:35% 這種誤差範圍內的接近戰,領先的那位最後也是會贏。 但這「定理」只是在 2000 年以前都命中而已,甚至連政治人物也不會盲信。十多年前,我曾在競選總部,和馬英九正要一起外出跑行程時,看到金溥聰迎面...

    第二個重點是,想辦法找出民調背後的成因結構。 先請你永遠記得一句話:民意如流水。民調主要隨政治事件發生而波動,發生弊案或緋聞,甚至只是候選人生病咳個幾聲,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在選舉投出來之前,一切民調都僅供參考,不要太過沉迷。 民調是政治活動的「結果」而非「原因」。政治人物不想被民調拖累選情,「那就給我好好選!」 對公民來說,如果你還是很愛看民調,請記得要推敲民調背後的因果結構性問題。什麼意思呢? 在國民黨還沒推出 2016 年的總統候選人時,藍綠紅各方都做了多次民調。依候選人條件來看,王金平是政治圈普遍認定比較有機會勝選的國民黨候選人,但各家民調中,王金平都是比洪秀柱低的。原因就在於有許多綠軍刻意哄抬洪秀柱的民調,想讓她在初選勝出。 所以這些民調就沒有價值、看不出真相了嗎?其實不然。 在「蔡...

    當然,有人認為現在反串的那麼多,民調真的有辦法突破反串者的封鎖嗎?一點都不難。你在家裡接電話,面對問題只有十秒不到的思考時間,你是能多會反串?但設計問題的人,可以先花一周把破解你投票意願的問題想好,因此民調中心還是有相對的優勢在。 依據我們的經驗,只要稍加訓練過工讀生,就能判斷出誰是反串,誰是認真的。我們會把有問題的樣本直接排除,因此能抓到的數據通常是相對有效的。 最後還是請你記住,不論是做為策略參考,或是做為騙人工具,民調都和左手一樣,只是輔助工具,千萬不能被牽著鼻子跑,或者只握著這把爛劍當武器。 (本文出自《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臺灣商務)

  3. 2022年5月20日 · 三地能源資深副總經理黃正元坦言,這是身為後進者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因為容易開發的案源早被搶光,剩下難度相對高的案子。 他頻繁跟漁民溝通,發現漁民對每年冬季東北季風造成漁獲損失相當擔心,於是規畫出能擋住東北季風、降低衝擊的太陽能板,才讓 ...

  4. 2019年12月13日 · 怎麼做到「杜漸防萌」?. 如果一個員工常常提辭呈,而你花過多心思或者動用很多資源留住他,我覺得一來這樣根本對不起對方,因為這很可能是濫用情感讓他勉強留下,問題可能從來都沒被解決;二來, 把辭職掛在嘴邊的人一定有慣性,認為只有 ...

  5. 2024年5月23日 · 大立光因涉嫌破解及盜用德國 MVTec 的 HALCON 軟體而被起訴,給公司的聲譽帶來了挑戰。 不僅引發了業界的關注,也對管理層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面對這樣的法律糾紛,管理者應如何應對,以確保公司的運營不受影響,同時維護公司的形象? 首先,管理層必須重視內部管理的加強。 大立光已在聲明中提到將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和員工教育,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身為領導者,此時該做的事包括:

  6. 2024年1月13日 · 今(13)日為第 16 任總統大選投票日,民主進步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以逾 550 萬票一馬當先,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稍早已於各自的競選總部發表敗選感言,而賴清德、蕭美琴亦於晚間 8 點多舉辦國際記者會,宣布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