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5日 · 推估台達電今年電動車電力電子營收將達566億元,年成長28%,低於公司在法說會上訂下的年成長40~50%目標。 貿聯-KY(3665)主要供應電動車用電池管理系統(BMS)線束,隨著大環境不確定因素升高,貿聯也保守看待電動車市場。 貿聯保守看待電動車市場 康普中性. 康普(4739)為動力電池材料供應商,去年電池及電池正極廠進入去庫存週期,硫酸鎳訂單滑落,造成康普產能利用率跌落至50-60%低迷水準。 近期電動車銷售放緩對於硫酸鎳市場雪上加霜。 法人預期,康普硫酸鎳產能利用率在今年上半年仍將延續低迷表現,對於康普後市表現持中性看法。 群益投顧則認為,今年車廠及科技業者以AI導入強化車輛與用戶的互動方式、開發智慧座艙,及高階自動駕駛技術,三電持續為電動車發展核心。

  2. 2024年2月25日 · 台灣電動車掛牌量趨勢. 中國電動車低價席捲車市,引爆全球電動車市場亂流,價格面臨下修壓力。 市場預期,隨著各國削減電動車補貼,今年電動車市場成長速度將放緩,並陷入殺戮戰場。 全球電動車市場價格面臨下修壓力,加上各國削減電動車補貼,今年電動車銷量成長將明顯降低。 (記者楊雅民攝) 中國電動車削價競爭 掀起價格戰風暴. 去年中國比亞迪(BYD)汽車推出每輛售價只要人民幣9.58萬元(約新台幣42萬元)起的純電小型休旅車「元Pro」,震撼車市,激勵比亞迪去年第四季電動車銷量逾52萬輛,首度超越美國特斯拉(TESLA)的48萬輛,奪下全球電動車單季銷售冠軍。 為迎戰比亞迪,近期也傳出特斯拉擬推出全新的入門級距電動車,價格僅約2.5萬美元(約新台幣78萬元),掀起電動車價格戰風暴。

  3. 2023年11月29日 · 台股指數超車港股意義重大,這代表民進黨蔡英文政府過去對中對美政策是正確的,除了證明一國兩制不可行、中國不可信之外,依美絕對比依中有利,我是一個藍營支持者,但在這裡我不得不對蔡英文總統由衷的感謝與佩服。 其實做對的事走對的路,對一國的影響竟是如此之重要。 這個政績對賴清德參與2024總統大選絕對是有正面幫助的。 (金融從業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 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 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 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4. 2016年6月22日 · 全盛時期,聯電資本、技術、產能、市場評價皆與台積電相當,前者股價曾經寫下一八 多元紀錄,後者天價約二二 元。 但時至今日,台積電總市值已經跨越四兆台幣,聯電只剩一六 億上下,是前者的二十五分之一;股價在十二元上下浮沉,只及前者的 ...

  5. 2021年11月25日 · 廖義銘/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 近來基金經理人巧借人頭帳戶、利用職務上機會藉由客戶資金炒作股票之案例頻傳,不僅引發投資信託公司、銀行、保險業等金融機構之內稽、內控制度失靈之質疑聲浪,基金經理人之上開行為實已涉犯刑法背信、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之炒作股價等刑事責任,嚴重影響我國證券交易市場秩序之維護及投資人權益保障,然而,相關案件之司法調查及法院刑事判決,卻未就上開基金經理人之行為依證券交易法有關非法操縱股價之相關罪責相繩,殊難想像!

  6. 2020年5月21日 · 廖義銘. 近來台鋼爭奪友訊經營權,雙方互相鬥法,精彩度堪稱與大同、彰化銀行並列為今年6月三大最受矚目之經營權爭奪戰。 然而在雙方大打媒體戰,熱鬧紛呈之際,卻從近日《商業周刊》及《財訊》對台鋼集團謝裕民會長之長篇專訪,透露出不尋常的端倪。 依據《公司法》第192條第6項,董事任用準用同法第30條經理人消極資格規定,其中第30條第2款:「曾犯詐欺、背信、侵占罪經宣告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之刑確定......」,不得充經理人,同時亦不得擔任董事。 而友訊市場派主導者謝裕民曾因掏空桂宏鋼鐵遭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五年,依法謝裕民即不得擔任董事。 然若犯第30條各款之人,隱身幕後,控制檯面上之董事,執行其意志,有權無責,又該如何?

  7. 2017年9月11日 · 香港上市公司南海控股公司不久前宣布斥資新台幣五億元,認購陽信商銀「將發行及配發」的五千萬股新股。 (陽信銀行提共) 不同於前兩案破局,南海控股公司這次直接宣布「本公司已以現金支付」,難道投審會、金管會完全不用把關? 南海控股公司董事主席于品海,曾經是明報老闆,但近年來的發展卻與中國太子黨的中信集團關係密切,旗下的多維新聞網更被視為親習近平媒體,蔡政府真的要放手讓于品海入股陽信商銀,製造台灣金融體系與政黨體系的「紅色破口」? 營收來自中國特許事業. 也許有人會說于品海是香港生意人,南海控股是香港上市公司,但站在國家安全與民主防禦的角度,台灣真正該在意、該提防的,並不是資本的註冊地,而是中國政府對特定企業的影響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