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公屋申請入資產 發言人說,考慮過目前經濟狀況,以及參考以往做法和入限額調整的整體情況,小組通過將1人及4人家庭的入限額凍結在現行(2023/24年度)水平。至於2人、3人及5人或以上家庭的入限額,則按照既定機制上調。

  2. 2017年9月4日 · 將於今年10月起實施的新政策,一改以往富戶入及資產均逾上限才須搬走的「雙軌制」的規定,改為入或資產其中一項超出上限便須搬走的「單軌制」,擁有本港住宅物業的住戶亦會即時被叮走。

  3. 2016年12月9日 · 黃遠輝指,新政策下公屋富戶入上限定為不得超逾公屋入限額5倍,資產則定為不得超逾公屋入上限100倍;如以4人家庭為例,每月入如超過13.3萬港元即須交回公屋單位;擁有本港住宅物業的住戶亦要遷出。

  4. 2023年12月1日 · TOPick 特別為父母整理在職家庭津貼最新津貼金額、最新入及資產限額、工時要求及津貼金額、申請資格、申請方法和所需文件,以及漏報解決方法。 1. 最新津貼金額. 上述的收入和資產限額適用於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申請階段。 2. 最新入及資產限額 (適用於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申請月份) 3. 工時要求及津貼金額(2024年4月前) 4. 申請資格. 1.申請住戶 (包括1人住戶)達到工時要求,而住戶的入及資產符合有關限額。 2.如欲申請計劃的兒童津貼,合資格的兒童必須為15歲以下,或介乎15至21歲,並正接受全日制教育(專上教育除外)。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住戶資產限額包括: - 土地; - 房產(自住物業除外); - 車輛/船隻; - 投資;

  5. 2024年2月28日 · 政府於2021年6月底推出為期3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向非居於公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及並未獲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公屋申請住戶即2人或以上家庭和長者1人申請者) 提供現金津貼,以紓緩基層家庭因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

  6. 2024年2月28日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 2023/24年度寬減税款100%,上限再減到3,000元 ,涵蓋利得税、薪俸税及個人入課税。 差餉寬減又cut? 至於寬減差餉措施,2020/21年度曾試過寬減4季差餉,每季上限1,500元;上一份預算案、2023/24年度差餉只寬減兩季,每季上限1,000元。 到了今日公布的預算案, 陳茂波宣布2024/25年度只寬減一季,每季上限1,000元。 翻查資料,中產自2007/08年度起,一直受惠於退稅措施,不過近年退稅力度大大減弱,打工仔生活百上加斤。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足球學校|巴黎聖日耳門香港學院新開辦 PSG教練團獨門教學:培訓聰明球員.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

  7. 2015年6月10日 · 房委會前日召開周年特別會議,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提出為了加快公屋流轉,要研究收緊部分措施,如公屋戶主離世後,公屋可轉名予子女的制度,有如世襲,他指現行做法寬鬆,需研究更嚴格的轉名標準。 現時制度下,戶主去世或有特別理由如回鄉養老等,遷出單位後,其配偶可無條件獲批該單位的新租約,即俗稱「轉名」。 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及資產審查,若超出審查上限,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準,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不過,現時制度所採取的入及資產審查的限額水平,比照富戶政策,即入限額為申請公屋入限額的3倍及資產限額為申請公屋入限額84倍,換言之,與申請公屋相比,繼承公屋的入及資產限額均寬鬆得多。 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入不超過6.3萬元及資產177萬元,公屋二代已可通過繼承公屋的審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