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禽流感疫苗用與不用兩種不同意見還在爭論中連一洋指出在這波疫情大爆發前先進國家毫無疑問地都選擇不打疫苗採取發現案例就撲殺的策略因為禽流感病毒的變異快速大家對於疫苗的有效性存疑與其使用效率有限的疫苗倒不如撲殺更能確定

  2. 禽流感H5N1病毒衝擊國際家禽產業農委會今24日召開禽流感防疫專家座談會」,討論國內是否施打禽流感疫苗及案例禽場復養時程等議題。. 與會專家考量疫苗製造及施打操作難度高且施打疫苗後雞隻會排毒viral shedding),不見得降低感染風險監測 ...

  3. 農傳媒. 20230317. 禽流感病毒亞型變異眾多其中H5亞型禽流感病毒的分支在21世紀造成數波流行已是全球家禽產業難以忽視的問題。 (攝影/黃毛) 文、圖表/李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疫學研究組研究員兼組長) 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簡稱禽流感病毒是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一支凡是能夠感染鳥類或從禽鳥檢體檢測到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都稱為禽流感病毒」。 自從1990年代開始,源自於中國的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逐漸演化成多種具有高致病力與高傳染力的H5亞型禽流感病毒,造成全球數波大流行,對歐洲、亞洲、北美洲的家禽產業的殺傷力極強。 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亞型,包括H5N1、H5N2、H5N6、H5N8等。

    • 臺灣蛋雞產業 從百廢待舉到規模化聚落
    • 禽流感屢挫家禽產業 Covid-19與戰爭擴大漲價效應
    • 生物安全防護系統有待改進 氣候變遷須以現代化禽舍因應
    • 確實掌控第一線生產 對症下藥才是轉機

    臺灣蛋雞產業專業化的發展始於1960年代。1949年以前,臺灣畜牧業主要採取傳統的後院養殖方式,戰後面臨百廢待舉的局面,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身)推廣農村養雞及副業式的蛋雞生產;1961年以後開始進口蛋種雞,出現專業化養殖蛋雞的農企業,1969年統計蛋雞飼養約300萬隻。 1981年是很重要的時刻,臺灣經濟開始起飛,非農就業機會增加,人工與土地成本持續高漲,臺灣畜牧業真正進入集約專業化時代,朝集中生產及專業分工(蛋種雞場、孵化場、中雞場及蛋雞場)的趨勢發展,採用擴大經營規模,應用立體籠式自動化設備、配合高架式或密閉式雞舍,並形成聚落形態,種田的紛紛改養雞,占了雞蛋市場供應量45%的彰化產區,就是這時期的代表區域。 早期沒有負壓禽舍,因此1980年代大量興建的禽舍,...

    2015年臺灣再度爆發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除了重挫養雞產業,鴨鵝等水禽也大舉發病。當時疫情來得又猛又急,禽流感防疫應變層級從農委會提升為行政院,召開「行政院禽流感緊急應變處理小組」,卻難以查明禽流感發生的確切原因,只能針對感染禽場進行撲殺;原本鵝隻產量最多的農業大縣雲林,因沒有警覺、未及時接收到訊息與養殖戶延遲通報,出現集體暴斃情形,加上防疫撲殺,臺灣鵝產業養殖規模從原來每年約200萬隻,2015年縮減為不到44萬隻,原本在臺灣街頭常見的鵝肉店幾乎一夕之間消失,逐年雖有復養,直到去(2022)年100萬隻左右,較2015年以前規模仍是減半。 時隔7年,禽流感再度於去年大舉來襲。有了2015年的血淚教訓,無論中央與地方的防疫體系,或是家禽產業從業者們,勇於投資升級現代化禽舍、兢兢業業於生物安全...

    防檢局的疫情監測分主動監測與主動通報,限於人力多為主動通報。主動通報是讓雞農自主監測,案例場3公里內的其他養雞場須採血清,由各縣市政府打電話通知雞農,由雞農自行採樣給獸醫師,然而養雞場一旦確定感染就會全場撲殺,雞農將損失慘重,造成自主監測難以落實。 在我參加的幾次會議上,防檢局均以主動通報的案發場,說明禽流感撲殺僅占全部數量0.64%。殊不知現場去年開始,雞隻已經發生大量的死亡。姑且不論發生什麼疾病,我們的動物疾病主動監測系統顯然未能很好地發揮功能。 無論如何,禽流感確實成為蛋雞產業的重大挑戰,幾乎每幾年就捲土重來。禽流感之外,2019年蛋價創20年新高,則是2018年中的豪雨災情,導致蛋雞大量損失,活下來的老蛋雞生產力明顯下降,新的蛋雞青黃不接,正是大家關切的氣候變遷議題。氣候變遷是長期發...

    危機也是轉機,未來幾年加速改建禽舍或是讓不適合的地方離牧,主要是因應氣候變遷,在某種程度也可以改善生物安全。但如果再有更頻繁的禽流感病毒進到臺灣,光藉由禽舍改善,並非預防禽流感的萬能解方,除了硬體建設,雞農在生物安全防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產業鏈上游生產的掌控,都必須配套性的強化,把真正的缺蛋原因找出來,對症下藥才是轉機。 產業鏈上游生產的掌控上,必須有多層次的統計數字調查。現階段蛋雞產業的數據,主要是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每個月輪流調查全臺養雞協會會員的在養隻數,然而地方政府也應該掌握本身在養量,包括牧場登記證的變更情況。現行地方政府農業局的防治所,是戰後初期(1963年)產生的單位,當時因為臺灣開始發展畜禽產業,動物疾病多靠防治所獸醫師協助診斷處理,在該時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規模化飼養且交通方...

  4. 即便在人類的流感疫苗每年世界衛生組織都會建議好幾種病毒株讓疫苗廠生產還是常常猜錯呢Q2如果每年候鳥遷徒時觀察西伯利亞的禽流感病毒發生情況是否有助於預測未來疫情是否發生

  5. 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場增加2場高雄市路竹區肉鴨場及臺南市官田區肉鴨場累計國內目前已有3場禽場確診H5N1禽流感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今7日表示H5N1禽流感病毒已隨候鳥進入臺灣11月至今除了這3場養禽場還有3例濕地鴨科排遺也檢出

  6. 禽流感疫情在臺灣已持續多年農方政策是不施打疫苗同時撲殺受感染的家禽且一直以來臺灣的禽流感都是H5N2亞型病毒的天下長期監測國內禽場雞鴨鵝血液中抗體種類的防檢局一直到去年底才在部分監測點的家禽血液中陸續發現H5N5抗體至於抗體是怎麼來的是偷打疫苗? 還是偷打免疫血清? 防檢局也還在了解中。 海巡署指出,這次查獲10桶5公升,以及容量250至2000毫升不等的29瓶非法禽流感疫苗,是否與H5N5抗體來源疑雲有關,防檢局坦言現在還沒看過那些被查扣的物品,需要進一步確認。 防檢局統計,108年禽流感疫情以H5N2及H5N5亞型為主,總共有84個禽場發生;今年至6月2日止,疫情仍以H5N2及H5N5亞型為主,有38個禽場發生,主要感染陸禽(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