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時間:2024-04-29 12:58.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撰稿編輯:余思瑩. 圖為位於上海的中國銀行。. 示意圖。. (央廣檔案照) 路透社今天 (29日)報導,中國南方一間電器製造商正發現很難將商品運送到俄羅斯去,並非因為產品有問題,而是因為中國的大型銀行 ...

  2. 2023年11月23日 · 中國房地產. 中國金融. 時間:2023-11-23 14:57. 新聞引據:採訪、彭博社. 撰稿編輯:陳文蔚. 為挽救頻臨崩潰的房地產業,中國擬要求銀行填補所需14兆資金缺口。 (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國正受到房市崩跌所形成的惡性循環,為挽救經濟, 《彭博社》 報導,中國領導人準備採取截至目前為止最有力的措施來挽救地產危機,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正對銀行業施壓,要求其填補包括協助數百萬套未完工公寓交屋等穩定房市所需的4460億美元 (相當新台幣14.7兆元)的資金缺口。 報導指出,政府相關機構正在敲定一份有資格獲得財政支持的50家地產開發商名單,其中包括已經陷入債務違約的碧桂園以及遠洋集團等。 報導認為,這項行動表明,北京將重點式幫助一些陷入困境的地產開發商。

  3. 2024年4月18日 · 黃天牧. 時間:2024-04-18 11:1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有媒體點名中信金與京城銀正洽談合併,聘金至少新台幣500億元,中信金與京城銀18日均表態,不評論市場傳聞。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午列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對此表示,針對個案,金管會不予評論。 (圖:中央社) 根據金管會統計,台灣本國銀行如果加計純網銀3家,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39家銀行。 不過,今天 (18日)傳出消息,中信金正和京城銀行洽談合併,引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關注。 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備詢時沒有證實,只強調若要併購,必須根據相關法規以及合理程序,金管會對個案不予評論。 金融市場18日傳出消息,中信金正和京城銀行洽談合併。

  4. 2024年4月29日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AFP) TikTok在美國發展遇變數,其母公司中國企業字節跳動也不平靜,屢傳貪腐事件,最新通報61名員工違法違紀,涉事者全部被辭退,另4人更因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陸媒 ...

  5. 2022年6月22日 · 假訊息. 演算法. 認知作戰. 時間:2022-06-22 14:01.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照坤. 面對中共假新聞與假訊息對台的認知作戰,台灣必須以事實快速反制中共的資訊操作 (Pixabay) 當前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只來自軍事武器,「認知作戰」與「資訊操縱」也正在影響著台灣,行政院指出,境外敵對勢力「利用民主國家重視言論自由,從這個角度發動攻擊」,因此有必要透過修法並參考國際經驗,同時分析本土現象進一步提出因應對策;長期研究國家安全議題的學者則認為,揭露事實真相是民主法治國家現階段可採取的主動做法,例如烏克蘭以「事實」為基礎,透過公開揭露、如實陳述、即時整合等做法進行心戰,就相當值得台灣參考。

  6. 2021年7月21日 · 洞察中國. 時間:2021-07-21 23:02. 新聞引據: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的債務情況近來日益嚴重,接二連三的國企、大型企業資金鏈爆破導致債務危機,成為中國經濟的黑犀牛。 (圖片來源: Unsplash) 最近幾天開始傳來中國政府要收回公務員的績效金,拖欠公務員薪資情況見怪不怪,近乎每年都有好幾次這樣的消息傳出,就如同狼來了一樣,人們一次又一次寄望「支爆」 (香港網路用語,即「支那爆炸」)的情況會出現,然而卻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反而把人們推向認為「支爆是不可能的」。 然而,支爆並非不可能,而是時間問題。 中國經濟就像一個有破孔的碗,一些小孔漏水時引得大家呼喊「支爆」,這小孔漏水未必會令碗完全盛不了水;但是當這個碗的破孔愈來愈大、愈發愈多,這個破碗終會碎裂。

  7. 2020年1月31日 · 武漢肺炎被宣告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代表是嚴重、突然、不尋常、意外等事件;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通常這意味疫情演變成跨國風險,需要國際社會一致應對,有損強調「一直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中國領導人顏面。 宣告一項疾病或事件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世衛及全球會員國家本於集體防禦及共負責任會加強抗疫措施,以及投入更多資金限制國際傳播,例如過去各國協助非洲及中美洲對抗伊波拉 (Ebola)及茲卡病毒 (Zika)。 但另一方面,雖然譚德塞建議各國不要限制對中國的旅行和貿易,但實務上各國正不斷擴大對中國實施旅行及貿易限制建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