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7日 · 分享. (圖片來源:健談) 燕麥是很好的高纖食材,也是許多年長者用以控制血脂、血糖的良方之一;然而,藥師陳澤鈞提醒,燕麥雖好,卻不能餐餐當飯吃。 根據研究指出,食用燕麥雖有助降低膽固醇,但過量食用卻可能使三酸甘油酯升高;因此藥師建議,每日燕麥攝取以75公克為限,過量食用反而恐影響健康。 燕麥除了應適量食用之外,若有消化問題、缺鐵、缺鈣或是慢性疾病者,食用燕麥前最好也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或藥師的建議: 1.消化不良者.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但纖維較粗糙,比較不容易消化,尤其若有胃脹氣問題者,大量食用燕麥恐造成腸胃不適。 2.缺鐵、缺鈣者. 燕麥含有植酸、草酸成分,會抑制鐵質與鈣質的吸收,因此燕麥最好不要與牛奶一起食用,以免影響鈣質吸收。 3.腎臟病患者.

  2. 2019年4月11日 · 市面上的糖尿病配方飲品五花八門,其實都是以健康均衡飲食為基礎,其中醣類的比例略為調整,並添加其他輔助血糖控制的營養素,例如:水溶性膳食纖維、鉻、鎂等等。 這個「醣」不是「糖」,是指常說的「主食」,譬如白飯、糙米飯、玉米、紅豆、綠豆、南瓜等,升血糖的速度比較慢。 糖尿病配方專用飲品因為含醣,喝了一樣會使血糖上升! 並不是因為上面寫著糖尿病專用,所以喝了不影響血糖,而且也不能治療糖尿病。 圖片來源 / 陳宏麟診所提供. 看懂標示是選購飲品最重要的一環. 包裝上的標示資訊很多,建議消費者喝下糖尿病配方專用飲品前,先看清楚營養標示。 包裝上標示「無糖、不甜」營養標示中的糖顯示為0,是因無額外添加糖,所以標示無糖。

  3. 2005年10月1日 · 2005-10-01. .文 / 張曉卉. .出處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完整糖尿病自我照顧必須天天量血糖,控制飲食,多運動,定期就醫。 但台灣很多病人以為,只要每一兩個月回醫院追蹤拿藥就好。 根據台灣曾對糖尿病患做的兩次大型調查發現,合計僅有三成左右病人曾經自己偵測血糖或尿糖。 「間接反應台灣病人自我管理疾病意願低落,」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蔡世澤為文表示,唯有透過衛教,促進病友自覺、自立才能提升照護水準,增進優質生活勝算。 因此,現在愈來愈多醫院、醫師、糖尿病衛教師願意多花時間教病人測血糖,做為調整飲食、藥物的依據,減少血糖忽低忽高的危險,預防長期合併症。 血糖機是病人自我監測血糖值的必備工具。

  4. 2018年6月12日 · 糖尿病人外食只要懂得醣類計算並利用食物代換定時定量把握一餐中可食的分量與均衡飲食原則對血糖控制有很大幫助當嘗試新的食物類型或不了解食物成分時可測量飯後血糖記錄飲食內容與營養師討論如此一來飲食更加多元化

  5. 2019年12月20日 · 1.穩定控制血糖. 胃輕癱起因於血糖太高、神經受損,所以血糖控制是最基本的做法,控制好就能改善胃部排空功能,「根本的方式是把血糖控制好,不然吃促進蠕動的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蕭敦仁說,糖化血色素數值一定要7以下。 (推薦閱讀: 「適醣均衡飲食」5原則 糖尿病有望緩解、揮別用藥 ) (規律量測血糖是控制血糖的方式之一。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資料照) 2.調整飲食分量及內容. 由於胃部排空變慢,食物分量不宜太多,要少量多餐,可將三餐拆成5~6餐。 為了避免加重胃部負擔,要少吃油炸、油脂含量高、高纖的食物,改以低渣、軟質的食物如魚肉、湯品或流質食物。 但如果都無法改善、無法進食,可能就需住院,以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營養和藥物。 看更多. 訂閱《控糖生活學電子報》,1分鐘掌握控糖大小事!

  6. 2018年1月17日 · 血糖過高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控糖5招必學.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指出,一名40多歲男子,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但卻因心肌梗塞送醫,檢查後才發現是血糖過高,而產生動脈硬化症狀。 一項調查指出,39%的糖尿病人在發生心肌梗塞時不自知,但沒有糖尿病的人只有22%會發生這種沉默的心肌梗塞。 2018-01-17. .文 / 康健網站編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糖尿病會增加各種形式的冠狀動脈疾病.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很像麻吉三兄弟,總是手牽手一起出現 ,引起動脈粥狀硬化,容易使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血栓,進而阻塞造成急性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

  7. 2015年7月2日 · 分享. 含糖飲料大多使用便宜的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因為會造成脂肪肝、心臟病、高血脂、痛風、失智、癌症,以及孩童和青少年的心臟病機率升高,引起全球關注,認為減糖跟減油一樣重要。. 《康健》的檢測發現,即使是「微糖」的梅子綠茶,含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