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分享. 糖與醣的差在哪裡? 很多人分不清糖與醣的差別, 糖的英文名稱是Sugar,簡單來說就是吃起來有甜味。 而醣的英文是Carbonhydrate,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運作重要的能量來源,按照分子結構又可以分成纖維、多醣、雙醣、單醣和寡醣。 纖維: 屬難消化的多醣類,吃下肚後不會帶來太多熱量,對血糖的波動影響也很有限。 多醣: 大部分的主食都屬多醣,例如白飯、麵、 地瓜 、馬鈴薯和玉米等。 這類食品不加糖的情況下不算甜食。 但吃下這些食物後會產生大量葡萄糖,對血糖的浮動影響巨大。 寡醣: 天然的寡醣,包括 洋蔥 、 大蒜 、牛蒡、蘆筍和麥類。 食品添加物中則有果寡糖和木寡糖等。 寡糖跟纖維一樣不易消化,產生的熱量也不多。 雙醣: 雙醣包括蔗糖、乳糖和麥芽糖等。

  2. 2019年3月15日 · 2019-03-15. .文 / 三采文化. .出處 / 三采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一般糖尿病飲食原則, 醣類的攝取量建議為40~50%左右,蛋白質為20~30%,脂肪為20~30%。 其中,醣類食物要以含膳食纖維多的、升糖系數低的為主。 蛋白質要選含優質胺基酸的食物,像是 黃豆(若要喝豆漿,糖尿病患者以沒有調味的清漿為宜)、魚(清蒸海魚較優)、肉(瘦肉、白肉為主)、蛋 。 因為糖尿病患者嚴重時可能有腎臟病變的問題,所以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能過多,但也不宜太少,否則「肌少症」將會是另一項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蛋白質、油的攝取都是重點.

  3. 2021年4月15日 · 2021-04-15. .文 / 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 / 廣告企劃製作.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控制血糖從早餐做起. 清晨時,糖尿病患常因荷爾蒙失衡與對胰島素產生抗阻而出現「黎明現象」,起床後尚未進食,血糖就很高。 加上早上吃的第一口食物會決定血糖的高低,因此吃早餐絕對是每日控制血糖、協助醣穩定和減少胰島素阻抗的重要開始。 李沛融營養師提醒糖友,「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這樣的倒三角飲食法,並不適用於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飲食應該以三餐份量、營養均衡為原則,建議可以依循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每餐至少攝取四大類營養素,有助於控制血糖、減少胰島素阻抗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4. 2021年7月1日 · 1. 體重增加、肥胖. 攝取過多糖就會增加過多熱量,由於糖是「空熱量」,沒有蛋白質或纖維,無法攝取到營養,也沒辦法給你飽足感。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上的一篇研究也發現,飲用含糖飲料會促進成人和兒童的體重增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高糖份的人工食物,能讓血糖快速劇烈變化,因此能很快帶來飽足感,但也很快會餓,很有可能會讓人渴求更多高糖份食物,進而使人對糖的依賴加劇。 柳朋馳指出,吃糖一定會增加熱量,造成體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發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容易疲倦、肝功能異常,甚至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些也是糖吃太多,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5. 2014年5月1日 · 2014-05-01. .文 / 楊心怡.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昱任. 字級. 收藏. 分享. 你或許認為,只要少喝含糖飲料、可樂、汽水,或是下午不吃餅乾、蛋糕已經很有節制,不算愛吃甜。 錯了! 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高糖陷阱,甚至存在你認為的「健康」食品當中。 會這麼在意糖分攝取,是因為減糖的風潮這幾年不斷發酵。 愈來愈多研究證實,攝取過量的糖會增加糖尿病、肥胖、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也與癌症有關。 最近還有學者建議,下修WHO目前建議的添加糖攝取量佔總熱量的10%(50克,約10顆方糖)至5%(25克,約5顆方糖),以打擊肥胖與蛀牙。

  6. 2018年7月16日 · 2010年刊登於《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一項針對70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重的男、女性食用乳清蛋白之研究發現,與酪蛋白組相比,乳清蛋白組在12週後的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顯著降低 (註6) ;同樣的,可溶性纖維亦經研究證實,每日飲食中攝取 5~15 公克的可溶性纖維能降低總膽固醇2%~10%及壞膽固醇 5%~20% (註7) 。 現今,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死於心血管疾病。 所以在諮詢營養師或醫師建議後,糖友們可以在飲食計畫中搭配含高乳清蛋白50%的糖尿病適用配方營養品,不只控糖,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針對三高共病患者。 參考資料來源: 註1: 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疾病 恐少活12年. 註2: 糖尿病與心臟血管疾病.

  7. 2015年3月1日 · 而且即使是瘦子糖分吃太多一樣會造成致命心臟病這份研究刊登在國際知名的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負責人楊寬西(譯名Quanhe Yang)帶領團隊分析美國1988~2010年的健康研究,包括個人飲食狀況,共有3萬名年約44歲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