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日 · 近年吹起路跑風,各式的路跑、馬拉松比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讓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5K(公里)、10K路跑。但你能想像一個連10K路跑都會昏倒的人,竟在隔年挑戰了250K的極地超級馬拉松,甚至在接下來的4年內蒐集完4大極地超馬,成為第1位完成4大極地超馬賽的台灣女生,她就是名模林又立。

  2. 2017年3月16日 · 一、跳繩. 簡單的跳繩工具,雙腳輪流跳,練習一段時間,動作順暢之後,開始加快速度,速度越快越好。 不但可以加強小腿肌力,還可以加快雙腿交換頻率,減低跑步時腳步觸地時間。 二、騎飛輪. 騎飛輪主要鍛鍊大腿肌力,但是同時還可以加快雙腿交換頻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三、跑步時嘗試身體前傾與中足跑法. 跑步時把身體略為前傾,可以讓地心引力帶領身體往前移動,經濟省力,如果加上著地方式從足跟著地改為中足或者前腳掌著地更好,一般人不容易領會身體前傾移動方法,有教練帶領較容易掌握要領。 已經入門的跑者想加快速度,取得好成績,很需要在跑步時身體前傾,讓著地時身體重心在腳掌上方或者前方。 四、帶著節拍器跑.

  3. 2015年4月15日 · 8個祕訣,跑再久也不累. 1.循序漸進.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方進隆建議,「慢慢跑」之前最好先有健走基礎,當身體可以輕鬆享受健走,就可以試著嘗試強度更大的「慢慢跑」。. 2.確實暖身、收操. 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陸上運動學系副教授黃文成建議,慢跑 ...

  4. 2020年10月7日 · 2020年,由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3~12/6 於南港展覽館世貿一館展出,亦歡迎民眾參觀各家廠商最新的科技輔助運動訓練的裝置!(本文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SMA)副 ...

  5. 2019年12月18日 · 超慢跑是什麼? 簡單來說是強度低、速度慢、步幅小的慢跑,讓跑者不容易覺得疲累、痠痛,能跑更長時間,達到燃燒脂肪、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 超慢跑最初是從日本紅到台灣,很適合運動新手、跑步初學者、年長者等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嘗試。 到底該跑多慢? 專家指出,是以「微笑速度」來跑步,也就是能保持微笑、感到輕鬆的速度,可以跟快走差不多,或是稍快一點,時速大約是5~6公里,差不多是邊跑能邊聊天的速度,如果會喘就表示跑太快,要把速度再放慢一點。 推薦閱讀:超慢跑是什麼? 原地跑步強健身心,從零開始超慢跑教學. 超慢跑主張以前腳掌,也就是大腳趾根部附近著地,但台灣大學體育室副教授簡坤鐘認為,前腳掌著地就像是踮腳跑步,容易造成小腿、阿基里斯腱和足底筋膜的負擔,甚至過度衝擊膝關節,最好不要。

  6. 2022年5月26日 · 金鐘獎男配角得主、馬拉松跑者蘇達,以舞台劇出道後,歷經事業高低潮、金鐘魔咒、甚至生了一場大病,險些截肢,最終在馬拉松中,找到一步一腳印、回歸自我的去處。 2022-05-26. .文 / 邵晉璿、梁元齡.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蘇達提供. 字級. 收藏. 分享. 看過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很多人對「花岡二郎」這個角色印象深刻。 他夾在日本人和台灣人之間,身分認同帶來的矛盾、掙扎,讓他最終走上絕路。 當年花岡二郎的揪心,不只讓無數觀眾為之動容,也讓飾演二郎的演員蘇達打開影視之路。 2015年,蘇達以電視劇「鑑識英雄」抱回一座金鐘獎,在頒獎典禮上留下「沒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員」名句。

  7. 2018年11月15日 · 長距離跑步可能讓你的關節和消化系統覺得吃力,I-Min Lee反而推薦另外5種運動。I-Min Lee指出,這5種運動的好處包括減肥、增肌、保護心臟和大腦、強化骨骼。I-Min Lee把她的發現詳盡地寫在哈佛醫學院健康報告「開始運動」(Starting to Exercise)中,推薦對身體最好的某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