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稻稈回歸農田,不僅可以將養分回歸農田,節省肥料的投入,更重要是其有機質轉化為土壤腐植質,作為改良土壤的資材,並增加土壤碳匯,減緩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以及減緩極端氣候的衝擊;稻稈所含矽有相當多為有效矽,可以提高下一期作物的矽源,降低下一期作作物(尤其水稻)的病蟲害發生。 但是,由於稻稈含有高量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易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也易引起下一期作作物養分氮、磷及硫的失衡,因微生物會搶走土壤中有效性氮、磷及硫,導致缺氮、缺磷、缺硫而生長不良,在水田更會引起土壤厭氣醱酵,產生溫室效應氣體甲烷,甚至造成水稻窒息病,尤其是二期稻。

  2. 然未知其是否有追蹤所施元素態硫,是否有氧化作用形成亞硫酸及硫酸根,而釋出氫離子(H + )酸化土壤。. 系列文章曾提出施用銨態氮會酸化土壤,若需要施用磷肥,採用過磷酸鈣也有助酸化土壤。. 以下比對元素態硫和銨態氮酸化土壤:S+1.5O 2 +H 2 O→SO4 -2 +2H ...

  3. twitter. 撰文/麗姿 攝影/吳尚鴻、楊為仁. 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納入《京都議定書》補充條款,首度提及碳交易制度、碳抵換機制及森林碳匯轉化碳權功能。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掀起全球淨零排放浪潮,一路走來20多年,臺灣終於在去年啟動碳交易制度,今年進展更是重中之重,面臨碳費開徵,企業將正視減碳需求,可望帶給農業部門新的契機。 最近國內最夯話題之一是減碳,「種樹可以賣碳權嗎」、「埔里茭白筍若有碳權申請,也是要有茭白筍的方法學嗎」、「牡丹鄉有機、友善耕作農友面積今年將朝10公頃邁進,是否可以以鄉為單位推動申請碳權。 」農民、農業生產合作社紛紛提問。

  4. 土壤碳庫與淨零排放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最有潛力的方式. 地球上有5個天然碳庫,依碳存量從高到低為海洋、化石、土壤、大氣、陸上生物,顯示泥土照顧對了,固碳潛力很大。. (攝影∕麗姿). 世界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糧食安全、環境永續、土壤保護 ...

  5. twitter. 不同的種植環境、肥料選擇、施肥量,會影響甘藷的收成、外觀與營養成分比重。 (圖片提供/農科院) 文╱黃裕銘 英國牛津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 製表╱孟馨.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 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將分別就水田作物水稻、根莖類作物甘藷、雜糧作物玉米與園藝作物番石榴進行說明,本篇為甘藷篇(下)。 甘藷篇(上)刊載於2023年11月號,甘藷篇(中)刊載於2024年1月號。

  6. line. twitter. (照片提供/林嫩鳳) 極端氣候衝擊,臺灣近年積極推動漁業室內養殖,配合綠能政策進程,建置「漁電共生養殖」成為政策發展重點之一。 全臺目前已經有117場的屋頂型室內漁電共生案場。 光電板下的漁業養殖不論國、內外,成果尚未有長期科學證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出十大物種在「日照40%遮蔽率下不會影響養殖產量」的初期驗證,採模擬遮蔽試驗,太陽能光電板下的養殖尚在試行中。 另外,搭建光電板的室內養殖示範場域,準備後年在臺東、彰化及澎湖落成啟用。 在光電板下的試驗報告還沒有正式出爐前,不少漁民已經按政策推動轉型,發現傳統養殖技術已不適用,但也沒有實際光電養殖成績與相關技術配套,讓漁民直言:我不知道怎麼養魚了!

  7. 「我們就是要這種水準! 」穿梭全臺屠宰場第一線20年的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肉品檢查組肉品檢查技術科科長賴敏銓形容,傳統屠宰場現場血與水容易噴灑在地上,血與水本身就是滋養細菌的培養基,更別提屠體冷藏溫度不穩定、設備消毒不徹底等常態,如此屠宰環境下出產的肉品,縱使前端養豬場飼養條件良好,豬肉品質仍可能在加工端折損。 他強調,輔導國內屠宰場導入HACCP勢在必行,既是提升國產豬肉消費安全,也增加產銷調節彈性,對有外銷經驗、想布局國際市場的業者,更是關鍵入場券。 以日本市場為例,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品衛生法新制,自2021年6月起,非HACCP屠宰場提供之生鮮和加工肉品均不得輸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