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9日 · 1. 頭昏: 通常會有頭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或腦袋不清楚等的感覺,常與壓力、睡眠不足、憂鬱、焦慮,或是服用鎮靜類的藥物有關。 出現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是屬於頭昏症狀。 (圖片來源: Heho健康 ) 2. 昏厥: 造成原因為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進而出現了短暫性意識喪失,俗稱「昏倒」。 3. 眩暈: 眼前出現一陣天旋地轉,有漂浮的感覺,大部分有內耳性的疾病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梅尼爾氏症。 4. 失去平衡: 會有頭重腳輕,站不穩的感覺。 通常是因為小腦病變、帕金森氏症,或是四肢周邊神經病變等疾病造成。 清楚頭暈的症狀,才不會找錯科別. 從上述的 4 種頭暈類型就可得知,引發的原因都不同,有內耳所引起的、有血流不足所引起的。

  2. 2020年4月14日 · Heho 2020-04-14. 圖片來源: Heho 健康.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據《聯合報》 報導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上月因溜直排輪運動一度跌倒撞到頭部在開車返家途中突然身體不適昏迷經送醫搶救多日仍不幸辭世 ...

  3. 2015年4月21日 · 我請CPR可以停下來了因為我發現患者眉頭是緊皺的臉上正呈現痛苦的表情我趕緊問:「剛剛有人確定他完全 昏迷嗎? 」「 有人量過他的脈搏嗎?

  4. 2018年2月13日 · 從科學角度解讀武俠小說:用來昏迷大內高手的「蒙汗藥」,命名其實超科學. 【我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我們的生活周遭,不論是植物或動物、海洋或陸地,無論是自然形成的物質,還是人為創造的物體,歸根究柢都是化學,都是化學元素的神奇組合,而那些 ...

    • 學習時間最短 15 分鐘,最長不要超過 1 小時
    • 如果過了 15 分鐘還沒忘記,代表資訊進入了長期記憶區
    • 持續複習,強化對資訊的印象

    嘗試用電視台模式來規範你的學習習慣。大部分電視節目長度都不超過 1 小時,你單次學習的時間也應該以此為上限。你注意到長度 1 小時的節目,播出 15 分鐘後會進一段廣告,這就是基本的下限。我認為學習時間設定為最短 15 分鐘,最長 1 小時最合適。 複習材料數遍,直到你能從頭到尾毫無錯誤背誦一遍為止,然後停 30 秒或 1 分鐘,再背誦一遍。如果第二遍背誦也成功,就代表你這段學習可以告一段落。如果不成功,等 30 秒或 1 分鐘,再背誦一遍。第一遍完美的背誦,確保你記憶的資訊正確;第二遍背誦為的是建立自信,也標示學習階段的完成。 告訴你一個很棒的學習竅門:如果你要記憶的是一張清單或一堆人名,第二遍要倒過來背。還記得剛提到的初始效果和新近效果嗎?開頭的部分我們自然而然記得較多,所以我們從清單的...

    此外,你要對記憶的完美特性有信心。你的心智天生神奇,但我們習慣負面思考,總是計較有多少東西被遺忘,在潛意識裡中傷心智的能力,我們幾乎從不注意自己記住了多少東西。積極肯定會幫助我們強化心智的神奇力量。 等 10 到 15 分鐘,不看原始材料,再背誦一遍。學習階段告一段落後,資訊就會從現行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去。我把這一過程想像成下課時間結束的幼稚園孩子,列隊走進教室。他們都很興奮,精力旺盛地磯磯喳喳,若沒有老師監督,有些孩子會跑出隊伍,衝進走廊跑不見。孩子本來就容易分心,他們最不喜歡排隊。我們的頭腦經過 10 到 15 分鐘沉澱的記憶,也有類似的特性,使資訊容易遺失。 2002 年,我女兒克麗絲汀一度陷入昏迷,我們現在相信是大腦受腦炎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使她的大腦膨脹,在控制運動的區域及記憶中樞,...

    八度贏得世界記憶冠軍的多明尼克.歐布萊恩(Dominic O’Brien),不僅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記憶的導師,他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記憶力,能在 1 小時內記住 18 到 20 副撲克牌。有趣的是,他並不是一口氣記憶 18 副牌。他把記憶過程拆成時間長度漸增的 3 個部分,每段時間記憶 6 副牌。也就是說,他會先記憶第 1 副牌、然後第 2 副牌、第 3 副牌,直到記完 6 副牌。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多明尼克在比賽中只花兩分多鐘,就可以記住 1 副牌,所以他記完 6 副牌,距他第一眼看到第一副牌的時間,也不過 12 到 15 分鐘。這時他先不繼續記牌,而是很快回頭重看一遍第 1 副牌,然後第 2 副、第 3 副,直到 6 副牌都複習完為止。接著他開始做包括第 7 到第 12 副牌的第二段記憶,...

  5. 2017年7月12日 · 余爺爺的故事. 余爺爺是一位八十八歲的慢性腎衰竭病人,已經洗腎洗十年了。 剛開始洗, 那時體力還不錯,每週三次固定到台中市的某洗腎中心報到,就可以維持著不錯的生活品質。 但是好景不常,從大約四年前開始,余爺爺的體力每況愈下,從可以自己走,到拿拐杖、坐輪椅,到只能躺在床上,不過兩年多的光景。 同時,余爺爺也被醫師診斷罹患失智症,到後期已經不太能說出流暢的句子,只能說出一些單詞:「好」、「吃飯」、「肚子餓」。 到了最近半年,狀況更是愈來愈嚴重。 因為都躺在床上,家人不太了解照顧技巧,所以余爺爺的尾椎骨出現了褥瘡,常常流血。 因為失智症的症狀,爺爺晚上常常大喊大叫,使得照顧他的兒子和外傭疲於奔命。 加上進食量愈來愈少,身形整個消瘦下來,以至於洗腎的時候常常會掉血壓,也讓洗腎室的醫護人員很傷腦筋。

  6. 2020年8月13日 · 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在親臨日本社區型醫療照護現場後,帶台灣民眾剖析到底我們的「居家醫療」還缺了什麼核心元素? (選書編輯:盧亞蘭) 圖片來源: Pixabay 。 文/余尚儒. 「阿伯,醫師說你不能再吃東西了! 」C 又在偷吃了。 腸胃科醫師說沒有辦法繼續替 C 治療食道癌了, 要請「安寧」的醫師來看看。 C 想回家,因為他想奪回吃的自由,在僅剩的生命時間內。 C 決定帶著氣切管和肚子上的一條灌食管(也就是經皮穿刺胃造口)回家。 第一次跟 C 見面,C 問:「我可以從嘴巴吃嗎? 等不到醫師同意,回家後的 C 已經就餐桌定位。 水餃、餛飩、滷肉、鹹豬肉,還有零食、甜點,無肉不歡。 C 的太太手藝很好, 夫妻經營過一家小吃店, 生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