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1日 · 2023-12-31 15:12. 台灣第一位安樂死公投提案人,同時也是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江盛醫師,受邀在網路節目《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接受專訪。 主持人 Hank 與 Ting 詢問江盛由負責「接生」的婦產科醫師,到成為安樂死公投提案人的心路歷程。 江盛也在節目上談到安樂死政策常見迷思、跨國經驗,期盼台灣能早日合法化,保障病人最後的權益。 Ting 詢問江盛從婦產科醫師到安樂死公投提案人的心路歷程,江盛說,不是所有懷孕都被祝福。 許多女性因強制性交、亂倫等原因懷孕,或在孕期罹患重大疾病,繼續懷孕未必是最有利於病人的選擇。 尤其在《優生保健法》墮胎合法化相關條文三讀通過後,晚期墮胎成為婦產科常見的倫理問題。 江盛說,常有人因婦產科醫生的身份,不理解他推動安樂死的動機。

  2. 2023年10月24日 · 江盛強調,安樂死在台灣所面對的當前困境,既不是倫理問題,也不是缺乏社會共識,而是法律不允許。 因此,政府的責任應該是帶領公民社會開啟討論,就不同方案具體討論,而非不斷以輕率言論扭曲事實,甚至以衛福部長之姿,讓個人想法凌駕於民意之上。 江盛呼籲行政院應出面明確表態,是否認同衛福部宣稱「安樂死違反醫學倫理」,並且如何面對台灣社會對於安樂死合法化的高度民意支持。 生命人權. 回到上一頁.

  3. 2023年10月23日 · 2023-10-23 16:10. 針對衛福部長薛瑞元近日以「沒有醫生敢執行」來談安樂死議題,時代力量發言人林易瑩批評,政府的輕率態度令人瞠目結舌,也非常遺憾。 民調數字顯示,安樂死合法化獲得台灣社會的高度支持,薛部長卻屢次以「缺乏民間共識」、「安樂死不應由衛福部推動」等說法推諉,不僅罔顧現實,更缺乏政府起碼的責任。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江盛醫師指出,在他三十幾年的行醫生涯中見證許多生離死別,會走入人群宣揚「尊嚴善終」的理念,是希望能爭取更有尊嚴的人生和道別。 江醫師強調,許多人盼望尊嚴善終,然而自然和疾病末期殘酷,我們必須為自己和未來世代努力,爭取自己可以做主的臨終,改善台灣的醫療文化和環境。

  4. 2023年12月31日 · 陳泰源指出,國會記者聯誼會日前公布的本屆立委問政評鑑,時代力量三席立委全數列名優質立委,王婉諭主席更奪得后冠,反觀民眾黨無人上榜,再次證明時代力量才是最稱職的第三勢力。 在未來藍綠不過半的國會中,小黨將扮演更重要的關鍵角色,呼籲選民票投時力,支持唯一和財團建商保持距離,堅持和人民站在一起,為弱勢發聲的時代力量。 陳泰源表示,目前距離投票日剩下不到兩周,時代力量持續全力衝刺,舉辦百場街講、車掃,宣示時代力量是政黨票最好的選擇。 黨務事務 政治公共事務. 回到上一頁.

  5. 2023年8月11日 · 日前引發社會譁然的「88 會館之亂」主嫌郭哲敏因涉嫌洗錢、詐欺等多項行潛逃國外,昨(10)日下午終於押解返台 。 余佳蒨表示,郭哲敏去年 11 月潛逃出境前,傳出是因新北檢 2 度縱放,才讓郭哲敏逍遙法外,對此檢警調至今仍沒有任何公開說法,司法公信力蕩然無存,國人要怎麼信任司法! 余佳蒨指出,同樣涉入88會館不當招待的前警政署政風室主任黃錦秋,透過律師聲明表示,去年刑事局在郭嫌離境前夕,原預計向檢方聲請拘票,但檢方仍於去年10月18日、26日兩度縱放他出境,並指出下令放人的,就是時任承辦檢察官,同樣涉入88 會館之亂的王涂芝。

  6. 2023年9月7日 ·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今(7)日提出安樂死相關政策,探討人權自主、安寧善終。 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表示,肯定柯文哲對安樂死合法化議題的正面回應,從知名主播傅達仁到國寶級雕刻家朱銘,社會大眾逐漸開啟對安樂死的討論。 不論是目前已經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抑或是安樂死,我們都期盼,能夠讓重症患者擁有自主權,選擇更有尊嚴、更少苦痛的善終方式。 余佳蒨表示,台灣已經邁入高齡社會,如何尊嚴善終,是每一位國人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為保障末期、重病患者善終權,台灣在 2019 年開始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 ,賦予民眾事先預立醫療決定的權利;2000 年更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提供末期病人拒絕醫療措施的權利,但現行法規,仍無法讓身受病痛的人,擁有自主迎接死亡、守住生命尊嚴的權利。

  7. 2023年9月19日 · 2023-09-19 22:09. 進口蛋疑雲不斷,時代力量近日向農業部部長陳吉仲、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喊話要求出來面對,二位官員卻於今(19)晚雙雙宣布請辭。 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痛批,這兩位不是為民進黨選情犧牲的烈士,而是甩鍋這筆數千萬顆蛋爛帳給全民面對的逃兵。 時代力量捍衛食安的立場不變,政府請出來說清楚,不要以為官員下台止血,就能讓進口蛋疑雲自動消失。 余佳蒨表示,陳吉仲傍晚突然大動作宣布召開記者會,更二度鞠躬道歉,結果卻是「假道歉,真甩鍋」,將外界的質疑一律打成「假訊息」,不僅看不到絲毫反省,也看不到更多公開透明,令人傻眼。 余佳蒨指出,造成人心惶惶的就是農業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