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0日 · 通常寶寶哭鬧不停的原因可分為生理性和心理性的一般性的生理問題最常見的是肚子餓或尿布濕了覺得太冷或太熱吃太飽導致肚子脹氣又或是吃不夠而哭鬧再來就是他生病了兒科醫師黃瑽寧於節目媽媽好神上就有分享到寶寶哭個不停時要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發燒食慾不佳及活動力下降等情形如果有就需要趕快帶去醫院檢查一下會比較好。 而心理性的哭鬧不停,就需要給予適當安撫,來讓寶寶感到安全感,當他心理被滿足了,哭泣自然就會被止住。 面對哭不停的寶寶,父母必備3大心理狀態. 在《 0-6 歲好眠全指南》一書裡就分享到,導致寶寶哭鬧不休的原因雖然很多,不過在找出原因的過程中,父母需要這 3 種心理素質,別讓慌張和手足無措增加壓力: 1. 暫時停一下,冷靜陪伴.

    • 入學相關的繪本催眠。每晚睡覺前,給孩子閱讀「上學好好玩」相關的繪本也很重要。不只會讓小孩對上學有更多的期待,也能從繪本中知曉學校的作息,孩子也會有所心理準備:「做完什麼事後再做什麼事,到了什麼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來接我了,我不用擔心。」
    • 早睡早起,給孩子多點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家長觀察孩子,是不是只有早上才不想上學、放學後卻依依不捨的不想離開學校?如果是這樣,那就代表小孩不是不愛上學,他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做好心理準備。
    • 告知入學後的作息。所謂的心理準備,就是讓孩子知道他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情。了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就不會對未來感到那麼恐慌、沒安全感。
    • 溫和堅定的說再見。終於送小孩到學校門口,孩子難免還是會捨不得、哭一下。看到小孩這樣哭,大人多少會不忍心,或是跟著孩子拖拖拉拉的、要走不走,但父母的不乾脆,只會讓孩子燃起希望又失望:「他們一直沒走,我是可以回家了嗎?」
  2. 2021年6月29日 · 4 步驟讓孩子學會處理情緒. 日期:2021 年 6 月 29 日 作者: 海倫. 小孩子常常會有突然情緒崩潰、大哭大鬧的時候,失控的場面讓人忍不住發脾氣,尤其加上疫情讓爸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變長,親子間的摩擦就越來越多。 面對這種不斷上演的情況,爸媽可以使用 4 個步驟讓彼此冷靜下來也讓孩子在過程中慢慢學會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4 步驟讓孩子認識情緒. 第一步:帶離現場,給孩子一點時間抒發情緒. 情緒是需要時間消化和處理的,如果爸媽總是急著想解決孩子崩潰的狀況,使用打罵或是命令的方式處理,反而無法讓孩子好好認識情緒,甚至選擇壓抑自己。 此時可以陪伴在孩子身邊,確定沒有妨礙、傷害到別人,給他們一點時間把情緒抒發完。 第二步:引導孩子說出情緒.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9年5月21日 · 3個月大的小寶某天一次大哭哭一哭突然完全沒聲音好像沒在呼吸一樣整張臉漲得很紫讓爸媽嚇壞了但隔了5秒左右小寶又喘過氣來繼續大哭爸媽雖然鬆了一口氣卻也很困惑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嬰兒屏息症是什麼

  5. 2023年7月28日 · 面對小小孩情緒失控的哭鬧如何適齡教養孩子是現代父母的頭痛課題。 專精於兒童發展的職能治療師提出 7 要與 3 不要的教養原則,供面臨難搞 2 歲(terrible twos)這個階段的爸媽參考。 「不要」「不要」 「越講越故意」「不順意就崩潰大哭」 2 歲的孩子時常有上述的情緒行為 ,順著他可以解決哭鬧,但這樣情況會反覆發生。 處罰他可能當下有效,但他真的學會控制情緒了嗎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2 歲的孩子已脫離學步寶寶的階段,孩子可聽指令,也能簡單表達了,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只是個服從的寶寶,此時便邁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此時孩子的認知能力大躍進,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開始越來越多,動作技能和體力上也越來越穩定。

  6. 2020年7月17日 · 新竹縣診所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麥建方指出孩子莫名哭鬧很有可能是因為消化不適應建議家長可與兒科醫師討論哺育姿勢正確性或是否需調整媽媽寶寶的飲食如何判斷孩子可能有消化不適應的問題麥建方表示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哭鬧的時間。 如果總是在進食前後,而且孩子的腸音比較大,或是排便有不尋常的氣味,都可能是出現消化不適應的問題。 「其實,大約有70%的新生兒,都曾經出現過消化不適應的症狀。 爸爸媽媽要知道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問題,小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麥建方比喻,就像是乳牙可能咬不動甘蔗,但是時間到了、換成恆齒後,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在這段適應的期間,父母可以調整飲食跟哺育方式,讓孩子的消化不適應問題,降低到最小。 親餵媽媽注意兩關鍵:餵食姿勢+飲食內容.

  7. 2017年12月22日 · 考前症候群用這8招舒緩 - Heho健康. 別被考焦了! 考前症候群用這8招舒緩. 日期:2017 年 12 月 22 日 作者: 林筠. 考前壓力大總覺得偶爾想大叫、大哭、情緒低落,甚至有生理上的緊張症狀,如:失眠、胸悶、 頭痛 、頭暈、便秘、腹瀉、腸胃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等。 備考期間出現這些身心症狀,被稱為「考前症候群」。 《Cheers雜誌》曾刊出:「要降低焦慮,轉移注意力是最重要的方法」、「焦慮是當我們處在較不確定的情境下,或是預期有很重要事情即將到來之前的情緒反應。 」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李宇宙解釋。 不想再當考前症候群,請服用以下8招排解焦慮. 1. 每小時起身10分鐘. 多數人專注力極限是一小時,超出則降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