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業局指出,目前已有23場畜牧場通過農業局審查,可將糞尿水經處理後灌溉農田面積廣達45.2公頃,施灌作物包含水稻、蔬菜、玉米、香蕉、棗子、芭樂、鳳梨、狼尾草等。

  2. 臺灣林地面積廣達220萬公頃,但木材自給率卻低於1%,108年木材生產量約3.6萬立方公尺,僅占需求量的0.6%。 農委會立下目標,2027年的木材自給率要提升至5%,要達成此一目標不僅得種對樹種,還得選育基因優良苗木進行人工林的商業栽植。

  3. 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有處恬靜舒適的水岸,廣達3公頃埤塘從村頭綿延到村尾,居民數百年傍水而居,但從不淹水,水荒之際還成為最佳的灌溉水源,紅冠水雞、鴛鴦等生態豐富,居民希望強化休閒功能,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力挺營造溼地護岸等空間,成為最

  4. 銅鑼飄雪 菊香遠傳的山城故事. 圓潤飽滿的杭菊嬌俏可人。. 每年苗栗縣銅鑼鄉總會落下兩次白雪,一是春季的油桐花雪,二是綻放於秋末冬初的杭菊花雪,比起前者的清新秀麗,圓潤飽滿的杭菊更顯得嬌俏可人,隨著秋風吹拂,為純樸的銅鑼山城鋪疊出浪漫 ...

    • 廣達1
    • 廣達2
    • 廣達3
    • 廣達4
    • 廣達5
  5. line. 尾部病變的無尾林鵰,成為鳥友在臺北市周邊上空辨識行蹤的特殊標記。 飛在空中的剪影為長方形,暱稱「高岡屋」(圖片提供/台灣猛禽研究會 莊傳賢 攝) 林鵰是臺灣所有猛禽留鳥中,翼長最長、行蹤最隱密的物種,多年前知名鳥類觀察家林文宏發現一隻林鵰缺乏尾羽,極易辨認,因此在賞鳥社群發起追蹤「無尾林鵰高岡屋」活動,以徵集照片及拍照點位方式,研究林鵰的活動模式,有記錄的活動範圍廣達480平方公里,即便沒有尾羽,「高岡屋」還是活力滿滿,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猛禽研究》。 台灣猛禽研究會祕書長蔡岱樺表示,一般研究動物活動或遷徙會在動物身上綁發報器,但這隻暱稱高岡屋的林雕,卻不必在身體上綁發報器,靠著明顯的身體特徵,賞鳥人士就能輕易辨識個體,並回報觀察所得資訊。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大伐木時代的森林血淚. 戰後,國民政府在日治時期遺留的鐵路、索道之外,開闢高山林道,對新林場採行全面皆伐作業。 林務局於1956年施行「多伐木、多造林、多繳庫」的三多林政,砍掉天然林,改造成高經濟價值樹種的「優良森林」。 1958年,振昌木業創辦人孫海標得丹大林區五千公頃的伐木權,1959年,政府為安置開闢中橫的退伍軍人,將棲蘭山區的林地交由退輔會管理。 在三多林政的背景下,1958年起臺灣伐木材積量年年超過一百萬立方公尺,且剃頭式的皆伐、改種整齊單調的人工林,對森林的摧殘更勝日治時期。 在工業化的林業政策下,原始林元氣大傷,連帶影響伐木事業,伐木材積量自1972年來到約180萬立方公尺最高點後逐年降低,林業產銷也因國際經濟不景氣陷入困境。

  8. 彌陀廠設置初期是由吳藙民與太太自行摸索建立,然而廠區占地廣達1,200坪,水產加工廠運作涉及食安,因此顧問團隊協助天時福檢視、改善工廠的運作管理,包括導入精實管理制度,減少工作流程中時間、人力浪費,避免重複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也有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