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26日 · 一. 防身四大觀念: (一)隨時提高警覺. (二)迴避危險情境. (三)冷靜面對歹徒. (四)迅速逃離現場. 二. 器材防身市面各種可資使用之防身器材,如警鳴器、哨子等。 亦可利用周遭之物品,如髮夾、鑰匙、筆、雨傘、樹枝、沙土、石等等。 (使用方法:例如:鑰匙以食指及中指夾住、筆用握筆方式,再以拇指壓住筆頭攻擊等) 三. 技巧防身1、要以硬軟: 1、婦女身小力弱,要以小搏大: 須以身體堅硬的部位,來攻擊對方柔軟脆弱的部位,才能奏效。 身體堅硬而可用來攻擊的地方,如拳頭適合來攻擊對方臉部、鼻樑處。 指尖用來攻擊對方的眼睛。 手刀用來攻擊對方咽喉。 膝蓋攻擊對方的襠部。 掌心用來對方下巴,等等。 2、動作必須快、狠、準:

  2. 2020年9月21日 · 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孩子若不慎撞到頭時,除了觀察是否有嚴重外傷之外,還要不時檢查孩子的意識是否清楚、是否有頭痛或頭暈、持續嘔吐的狀況,若有上述任一情況時最好還是及早就診檢查為佳。 「撞到頭」幾乎是每個小孩在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雖然一般輕微撞擊除了皮肉痛之外通常無須過度擔憂,但當孩子撞到頭後到底要注意哪些重點才能避免留下後遺症呢? 吳書毅醫師表示,孩子撞到頭之後需要觀察的重點包括: 1. 意識是否清楚? 孩子撞到頭之後若出現昏倒或意識不清的狀況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然而吳書毅醫師提醒,即便撞擊當下意識清楚,但在未來7天內仍需持續觀察,留意孩子的活動力、胃口、語言表達是否都正常,若出現嗜睡、昏睡、叫不醒的情況時恐有健康疑慮,建議及早就診。 2. 是否具有外傷?

  3. 2017年10月11日 · 1.幼兒防身第一招. 口訣:小心! 動作:蹲下. 招式:蹲馬步. 預防傷害遭到攻擊頭部臉部時迅速蹲下閃避。 2.幼兒防身第二招. 口訣:稻草人. 動作:膝蓋抬起. 招式:獨立步. 預防傷害單腳抬起保護膝蓋重要部位防止踢擊的傷害。 3.幼兒防身第三招. 口訣:打叉叉. 動作:伸懶腰、雙手揮舞.

  4. 2019年6月16日 · 居家小遊戲,引導孩子的衝動控制. 寫這篇文章時,同大爺的衝動控制已經慢慢內化,在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看到了孩子的改變,再也不像前幾個月,只想著衝出去,而沒把老師的指令聽完。. 前幾週,老師聯絡本上也寫著「漸漸能專注」,看起來觸覺 ...

  5. 2022年10月3日 ·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開了房門孩子打手槍被看到… 媽媽經編輯部 更新於 2022-10-03. 看留言討論. 柳姊姊來上班時就覺得一臉鐵青,但是一直忙到中午她才有時間和大家聊聊,感覺柳姊姊好像瀕臨崩潰邊緣,也不知到底是什麼原因,柳姊姊想了半天才好意思說出口,她說,昨天因為叫兒子很多聲都不見人,她又要拿洗好的衣服給兒子,敲了幾下門她就推開兒子房門,沒想到竟然看到兒子在自慰。 (推薦閱讀: 小孩愛磨蹭下體,是假性自慰還是前庭炎?

  6. 2019年9月12日 · 1.當場制止說不! 孩子在極度憤怒、悲傷時、飢餓疲憊或是想睡覺時, 有時候會無法自我控制, 這時候大人除了幫助他安撫情緒、 更要大聲喝止這種不對的惡行, 並在他情緒回穩時, 好好的提醒他、用強烈的口氣責備她, 也要適時的給他懲罰, 教導他:「打人是非常不好的行為」, 但這時候,絕對不能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打人、你就打他, 容易造成從小孩子養成暴力傾向的習慣, 在孩子焦躁想攻擊他人的時候,可以幫孩子提供其他宣洩負面情緒的管道,還可以教他用力跺腳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或者告訴孩子要是下次他生氣了,可以怎麼做,不要用打人的方式來排泄情緒。 推薦閱讀: 小孩子搶奪&打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2. 遇到挫折而亂發脾氣亂打人! 有些孩子遇到無法自我完成的事情時,

  7. 2017年10月4日 · 錯! 人體細胞需要水分維持正常運作,乾燥的傷口,會讓細胞修護趨緩。 最新的傷口照護守則是「濕式療法」,維持傷口適當「濕潤環境」,可以讓傷口修復的更快更好。 三、保護傷口只能用OK繃或紗布. 非也! 除了OK繃與紗布,現有一種俗稱為人工皮的水膠體敷料,可以維持傷口「濕式環境」,促進傷口癒合,並防止傷口沾黏與感染,避免後續留疤。 乾淨的傷口,紗布需兩天更換一次,水膠體敷料則可依據吸收傷口滲液多寡,2~5天更換一次。 四、傷口癒合一定會結痂. 錯! 乾燥缺水的傷口才會結痂,結痂是為了防止傷口水分大量流失,但將會妨礙表皮增生癒合,日後更容易留疤。 要避免結痂,可以貼水膠體敷料(人工皮)之類產品,維持傷口濕潤環境,傷口自然不會結痂,也復原的更快更好。 (推薦閱讀: 兒童跌倒怕破相,三步驟除疤不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