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1日 · 作者資料. 李 柏鋒. 經營「 USA STOCK 」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 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 》講師與「 台灣ETF投資學院 」創辦人。 最新文章. ETF 2021-08-25 【ETF工具介紹】財經M平方的ETF專區,這樣用最專業! ETF 2020-11-23 【ETF投資】國泰台灣5G+ ETF(00881)的投資策略. 美股 2020-11-03 【美股投資】美國大選結果即將揭曉,投資人該做什麼嗎? 美股 2020-11-02 【美股投資】今年已新增超過 30 萬戶複委託,為何台灣投資人湧進美股? 分享文章:

  2. 2018年11月6日 · 有三個原因。 第一,台灣的ETF投資人仍然是小眾,以最知名的台灣50而言,也不過六萬個投資人,佔台灣三百萬活躍股市投資人只有2%,我希望透過這個課程推廣ETF這個很棒的投資工具,讓更多台灣投資人知道。 第二,為什麼台灣ETF投資很小眾呢? 因為台灣投資人更喜歡直接投資個股,但是就必須找明牌、買建議,結果投資都慘賠。 有些投資人則投資共同基金,因為基金公司收很貴的費用並且拿去大買廣告,理專為了佣金也努力推銷,結果投資還是慘賠。 我想改變這個現況。 第三,剛剛有講過,台灣50才六萬個投資人,但是台灣50反1這檔風險很高的反向型ETF也有六萬個投資人,這太令人驚訝了,投資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所以,我很想告訴大家投資ETF的正確知識,打造穩定獲利的資產配置,避開可以事先知道的陷阱與風險。

  3. 2019年3月24日 · 上一篇 文章有提到:ETF 就是一種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基金,結構上跟基金一樣,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 所以如果你知道怎麼怎麼在券商交易股票,你就知道怎麼交易ETF。 不過ETF的交易管道可不只有「找券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本文會詳細整理五個可以交易ETF的管道,並且詳細分析這些管道的優缺點。 一、台股ETF:單筆交易b,一次買一張ETF. 台股的基本交易單位為「一張」,也就是「一千股」。 舉例來說,現在「台灣50」的股價為80元,這是指每一股的價格,那麼一次如果要買一張,就是 80 X 1000 = 80,000,也就是八萬元。 所以不管你是要買一張還是一百張,只要是以「張」為單位,可以直接在券商下單進行,方式跟買台積電、中華電信、中鋼等股票一模一樣。

  4. 2018年8月23日 · ETF. IFA 主動投資戒斷計畫 01:什麼是主動投資人? Posted on 2018-08-23 by 李 柏鋒. 分享文章: 台灣ETF投資學院將會介紹美國指數基金顧問公司(Index Fund Advisors,IFA)的一系列影片,讓投資人可以理解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差異,從諾貝爾獎得主所提出的學術理論到市場上的實際數據驗證,讓你知道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在電影《華爾街之狼》中著名的一幕,資深證券經紀人馬克漢那,向新來的喬丹貝爾福特用一頓午餐的時間解釋證券經紀商的生意要怎麼做。 漢那說: 「經紀人的職責在於將客戶口袋的錢搬進自己口袋,這是華爾街的首要原則。 不管你是華倫巴菲特還是吉米巴菲特,沒人知道股票是漲是跌,會持平或盤整,股票經紀人更是什麼也不知道,一切都是假象。

  5. 2019年5月25日 · Posted on 2019-05-25 by Jenny. 分享文章: 原文出自 JC趨勢財經觀點 。 最近看了兩本新書,一本是《財富的幾何學》,另外一本是《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兩本都相當不錯。 一開始很好奇這本書的內容,到底財富跟幾何學會有什麼關係,查Amazon發現評價很好,就直接買來看了。 不過如果你有時間,我建議兩本一起看,會更有想法。 《財富的幾何學》看完當下,其實我覺得跟前幾天分享的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 有異曲同工之妙,書中傳達很重要的觀念都是-「 以少馭多,由簡馭繁 」。 只是這本著重在如何管理你的「財富思惟」,將我們生活中面臨到的每一項財富問題,包含如何賺錢、花錢、存錢或投資,都可以藉由打造一套系統來做出合適的選擇。 所以,三個幾何圖形在這本書代表的意義便清楚了:

    • 篠崎泫1
    • 篠崎泫2
    • 篠崎泫3
    • 篠崎泫4
  6. 鋒哥的人生財務函授. 你好!. 我是李柏鋒。. 這份電子報,會偶而寄信給你,跟你分享一些關於人生的財務資訊,主題包含理財與投資。. 如果你認同「把錢管好、把錢變大」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能接觸這樣的資訊對自己有幫助,很歡迎你訂閱這份免費 ...

  7. 2019年4月16日 ·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也就是俗稱的台灣50(交易代號:0050),是台灣最知名的ETF,但是與美國所發行的ETF動輒低於0.1%的總費用率相比,這檔最知名、規模超大的ETF卻始終維持在0.32%的管理費和超過0.4%的總費用率。 如果我們上投信投顧公會的網站上查詢,可以查到2018年,台灣50的費用率高達0.44%,而大家都很熟悉的SPY,則只有0.0945%,相差了快要5倍。 來源: 投信投顧公會. 為什麼這件事情很重要? 假設你投資台灣50的資產是三百萬元,0.44%就是你每年要負擔13200元的費用,但是如果降低到只有0.2%,就會減少為只要6000元,這就像是你每年多了7200元可以投資,累積10年的複利下來,將會是很大一筆錢的差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