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3日 · 依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疫情呈緩降趨勢,故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之使用條件自本年5月1日起,將恢復為重症個案及感染後易併發重症之高風險群等,包括 (1)符合「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 (2) 新型A型流感通報病例、 (3)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 (4)未滿5歲及65歲以上之類流感患者、 (5)確診或疑似罹患流感住院 (含急診待床)之病患、 (6)具重大傷病、免疫不全 (含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流感高風險慢性疾病之類流感患者、 (7)肥胖之類流感患者 (BMI>=30)、 (8)類流感等群聚事件經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防疫醫師認定需用藥者、 (9)新型A型流感極可能/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 (10)動物流感發生場所撲殺清場工作人員;凡經醫生判定符合上開公費藥劑用藥任一條件者,無須...

  2. Facebook Line 列印. 「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EI Nino (意為上帝之子),是南美祕魯及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這種氣候發生於聖誕節時期,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溫及洋流發生異常高溫變化,稱為「聖嬰」現象。 聖嬰現象發生時,除了因氣候異常變化導致洪水或乾旱等天然災害,在公共衛生方面,又暖又溼的氣候區也因熱帶性流行病毒宿主的大量繁衍而較為肆虐。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聖嬰現象至少和兩類傳染病有關,一是經由昆蟲媒介的傳染病,如瘧疾和登革熱,另一是造成下痢的疾病,如霍亂。 聯合國的「全球氣候變化專責小組 (IPCC)」預估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在下個世紀末會升高攝氏1-3度,溫暖的氣候使得如瘧疾、登革熱等原本只會出現在熱帶的蟲媒傳染病向北移。

  3. Facebook Line 列印. 疾病管制局公布今 (102)年第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居住於南部4個月大男嬰,於4月間出現發燒、紅疹、口腔及喉嚨潰瘍,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其後陸續出現嗜睡及肌躍型抽搐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徵,即時赴大醫院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個案經該局檢驗確認為克沙奇A6型腸病毒感染,為今年第2例由該型病毒引起的腸病毒重症。 該局呼籲民眾,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應時時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有重症前兆病徵立即至大醫院接受治療。

  4. 疾病管制局公布今 (102)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居住於北部1歲4個月女童,1月上旬出現發燒、抽搐、意識不清及呼吸衰竭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徵,所幸即時赴大醫院治療後已康復出院。 該案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A6型腸病毒,雖然過去國內未曾發生該型病毒之腸病毒重症,但感染該型病毒大多數是以輕症表現,疾管局呼籲民眾無須恐慌,預防方法仍為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有重症前兆立即至大醫院接受治療。 該局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急診腸病毒就診比率仍低於流行值,社區流行之腸病毒以克沙奇病毒為主,腸病毒71型於去年大流行後,近期仍有零星檢出。 提醒民眾,冬季雖不是腸病毒主要流行季,但因台灣氣候適合腸病毒傳播,全年都有感染機會,且腸病毒種類繁多,其他型別也偶爾出現導致重症之案例,民眾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5. 伊莉莎白菌 (Elizabethkingia spp.) 廣泛存在於院內的環境,隨著被伊莉莎白菌感染個案報導的增加,再加上伊莉莎白菌本身的多重抗藥性及被伊莉莎白菌感染後病患的高死亡率,相關的伊莉莎白菌感染與院內感染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 根據文獻記載,主要造成人類感染的伊莉莎白菌有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 E. anophelis 與 E. miricola 等三種。 儘管伊莉莎白菌的微生物鑑定上缺少高鑑別度的鑑定方法,感染伊莉莎白菌的病患之間享有一些共通的危險因素 (risk factors),包括感染多發生在長時間住院、曾使用廣效抗生素、加護病房患者、使用呼吸器、免疫力較差、或有多重共病症的患者。

  6. 首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7. 1. 大綱. Moderna XBB.1.5 COVID-19疫苗介紹. Moderna XBB.1.5 COVID-19疫苗供應管理與使用. 疫苗接種作業. Moderna. (spikevax) XBB.1.5. COVID-19疫苗介紹. 疫苗包裝、 外觀-1. 外包裝. • 多劑型(0.5mL/ 劑,5 劑/ 瓶;0.25mL/ 劑,10 劑/ 瓶), 10 瓶/ 盒。 不需稀釋。 疫苗包裝、 外觀-2. 外觀. 呈現白色至米白色狀態,可能含有白色或透明微粒。 開瓶前, 務請應先檢視疫苗性狀,使用時不可搖晃或稀釋疫苗, 確認無外觀異常,再開瓶提供接種。 如出現變色及其他微粒物質: 則該瓶疫苗不使用,請保留疫苗實體並向轄區衛生局通報。 ( 可先行提供疫苗攝相檔及批號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