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5月1日 · 疥瘡又稱癢瘡,是由疥蟲侵入人體皮膚而引起的皮膚寄生蟲病,傳染性大,易在家庭和接觸者之間傳播流行。 男女老幼都可發病。 疥蟲喜歡侵襲和寄生在皮膚較薄而柔軟的部位,如手指部、手腕、腹股溝、大腿內側等處。 疥蟲鑽入皮膚以後,就以皮膚的角質組織爲食,齧食出一條隧道,並在其中產卵。 皮膚上出現米粒大丘疹、水皰和隧道。 隧道爲細小的黑線,長約2—3毫米,末端常有小水皰。 疥蟲常居在此水皰內。 自覺皮膚劇癢。 夜間更爲明顯。 上一篇: 臨牀如何治療閉經? 下一篇: 糖友如何利用血糖生成指數指導飲食?

  2. 2015年4月22日 · 瘻的臨牀症狀有: 1.流膿是主要症狀,膿液多少與瘻管長短,多少有關,新生瘻管流膿較多,分泌物刺激皮膚而瘙癢不適,當外口阻塞或假性癒合,瘻管內膿液積存,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發熱,以後封閉的瘻口破潰,症狀方始消失。 肛瘻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爲主要症狀。 較大的高位肛瘻,因瘻管位於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 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溼、瘙癢,有時形成溼疹。 當外口癒合,瘻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 上述症狀的反覆發作是瘻管的臨牀特點。 2.疼痛 瘻管通暢無炎症時常不感疼痛,只感覺局部發脹和不適,行走時加重。 當瘻管感染或膿液排出不暢而腫脹發炎時,可引起疼痛。

  3. 2011年2月22日 · 在Ficat分期基礎上,袁浩教授根據長期大量的臨牀實踐,提出了自已的分期方法。 該方法既根據病變的不同階段將股骨頭壞死分爲六期。 又進一步根據壞死類型、範圍、塌陷程度等進一步的分型分級。 我們認爲該分期對臨牀治療方案的選擇更有針對性。 I期、II期爲壞死早期,股骨頭保持圓形。 III期爲股骨頭壞死塌陷期,其塌陷程度是治療方法選擇的關鍵,故按其塌陷程度分A、B、C三型。 IV期,病變進入骨性關節炎階段。 本期亦分爲a、b、c三型,除關節間隙變窄(?R正常關節間隙的1/2)、全頭密度增高,臼、頭增生,出現骨贅外,各型表現與III期各型表現一致。 V期,VI期爲骨性關節炎晚期,活動功能嚴重受限。

  4. 2014年10月1日 ·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的醫生介紹,肛瘻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稱爲“肛管直腸瘻”。 肛瘻是指與肛管或直腸腔相通的瘻管而言,肛瘻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後的後遺症。 瘻管一端通於肛管內肛竇和肛腺的感染竈,稱內口;另一端通至肛門周圍皮膚,稱外口。 肛瘻也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很多都是由於肛周膿腫的沒有及時治療而引發的,相對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肛腸疾病,所以又這疾病的患者要多注意一點,及時的醫治。 一般來說,肛瘻患者都會有以下的幾種症狀表現: 1、瘙癢:由於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肛周潮溼不適,皮膚變色、表皮脫落,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有時形成溼疹。

  5. 2014年2月10日 · 1、望診. 可見外口常在肛門周圍皮膚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 周圍皮膚因膿液刺激,常有脫皮發紅,有時有肉芽組織由外口內突出。 周圍皮膚紅紫色,多爲結核性瘻管。 2、觸診. 低位肛瘻之瘻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繩狀硬條,由外口行向肛門,用指按壓,有膿液由外口流出。 3、直腸指檢. 常在肛管後側、齒線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結,有輕微壓痛,即是原發內口。 4、確定瘻管的深度與括約肌的關係. 由於肛瘻的管道通過外括約肌和肛提肌,有時管道在內括約肌之間走行,手術中切開管道,必然要切開有關的括約肌。 特別是通過肛門直腸環的瘻管,切開肛門直腸環,術後會引起肛門失禁。 因此在檢查中必須弄清瘻管走行與肛門括約肌的關係。 5、確定瘻道主體與支體的變化.

  6. 2011年11月15日 · 時間: 2011-11-15. 又到端午糉飄香。 各式各樣的糉子成爲人們餐桌上的焦點。 同時糉子也是大家都很喜愛的一種食物,那麼對於飲食有着嚴格限制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可以吃糉子嗎?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糉子嗎? 糉子的IB主要是以熱量爲主,其次爲蛋白、脂肪與碳水化合膳食wSr若以20q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IB碚f,糉子的崍看蠖嗥擼呃w普遍不足,量少橐恕.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指的是控制飲食,並不是禁止飲食。 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原則是總熱量的控制,每天的飲食不超過總熱量,在熱量控制的前提下,擔倡多樣化飲食,膳食營養均衡,不僅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和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同時也有利於糖友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糉子裏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屬於穀類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適量吃點糉子。

  7. 2014年1月8日 · 錐體束在髓內的排列順序從內及外依序爲頸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經纖維,視其受累的部位不同可分爲中央型(上肢型)、周圍型(下肢型)、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三種類型。 2.肢體麻木. 主要是由於脊髓丘腦束同時受累所致該束纖維排列順序與前者相似自內向外爲頸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經纖維。 因此其出現症狀的部位及分型與前者相一致。 在脊髓丘腦束內的痛、溫覺纖維與觸覺纖維分佈不同因而受壓迫的程度亦有所差異,即痛、溫覺障礙明顯,而觸覺可能完全正常。 3.反射障礙. (1)生理反射異常 視病變波及脊髓的節段不同,各生理反射出現相應的改變包括上肢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和橈骨骨膜反射以及下肢的膝跳反射和跟腱反射多爲亢進或活躍此外,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門反射可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