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4月29日 · 分享. 「上次去LiliLin姑姑家大放鬆的時候,姑姑介紹了陳列的書給我,於是就跟姑姑借了一本「地上歲月」,作者陳列(本名瑞麟)對於我而言是陌生的作家,維基百科上說陳列在1972年就讀研究所時因組讀書會而被捕,判有期徒刑四年八個月,出獄後從事翻譯與寫作。 我很喜歡「地上歲月」這本書,第一篇「無怨」寫的便是他在獄裡的生活,寫著他在獄中如何感知雨的味道、陽光,寫著他從獄中的心情的轉變,最後他說「現在雷雨聲中的恬靜裡,我卻已曉得,我不應該因為過去通過歪扭的媒介走入世界就變得落寞。 當天地間萬物貫注於生長的時候,似乎其他的什麼都不值得怨恨和記掛了,最珍視的是自己的完整。 」在後來的其他篇散文,都是有關乎這一塊土地,...」《地上歲月》

  2. 2013年3月1日 · 我們的生命,是他人死亡之延續,來日,我們的死亡也將啟蒙他人。 生是珍貴的,死也是珍貴的,生只有一回,死也只有一次,我們惜生之外也應該莊嚴地領受死亡,禮讚自己的一生終於完成。 --簡媜. 這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冊」,老者的「百科全書」,病者的「照護指南」,逝者的「祈福禱文」。 五十歲以上的人應該要隨身一本攜帶以防萬一,五十歲以下則應該每晚睡前翻讀一章,日日砥礪。 完整涵蓋健康、心靈、理財、寓居、倫理親情、社會參與、長期照護、臨終準備與葬儀等層面,綜觀身與心的安頓、物與靈的處境,一面馳騁於浪漫空靈的想像裡,一面為現實際遇的悲歡離合拭淚。

  3. <內容簡介> 舊文學的根柢與新文學的洗禮,琦君的散文承先啟後, 深厚的中國人情味與練達的人生觀並被文學評論家夏志清肯定為: 與李後主、李清照同屬中國的抒情傳統,而成就卻比二李高。

  4. 2015年7月6日 · 馮以量在13歲時,父親罹癌過世,4年後,母親也不幸罹癌過世。 讀中學、大學和剛畢業時,他心中共有3次的自殺念頭,有一次,還幾乎成真。 之後成為安寧療護社工的他,在書寫本書時,數次落淚。

  5. <內容簡介> 一個去過地獄又回來的男人, 三年前,他摯愛的妻子從陡峭的懸崖上一躍而下, 三年後,他在同一地點救了29條人命。 他的救人事蹟,得到英國皇家人道協會獎章 他的感人故事,被英國太陽報、BBC等各大媒體大幅報導 知名作家 王浩威、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李明濱、知名主播 李晶玉、知名電台主持人 余秀芷、終身義工 孫越、知名作家 彭樹君、《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導演 楊力州、三立新聞總編輯 陳雅琳、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賴德仁、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盧蘇偉、兩岸企業內訓名講師 謝文憲 感動推薦 (以上排列按照姓氏筆畫) 絕望,是希望的另一個開端 甜心,當妳從懸崖上一躍而下,我以為世界從此崩解…… 但我不想和妳說再見,因為妳,讓我重生,也讓我成為懸崖邊的守護者。

  6.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來台墾荒者講究落葉歸根,一旦有人往生,家屬往往將死者運回本籍安葬,因之台灣的古墓甚為少見,遑論葬有公侯將相的古陵。

  7. 在月升看似正派的外表下,其實心智受到闇石的影響, 不時出現許多殘忍可怕的念頭。 面對一手拉拔自己的師父,徐靜的內心充滿了害怕和矛盾, 也迫使她走上了一條不可挽回的道路…… 電子書 2022親子閱讀馬拉松 書友交流 關於書. 完讀書評 9. 劃線註記 197. 芸墨齋主人 寫了書評。 花了半本書在交代原因,個人覺得《仙靈》的佈局比《修煉》更加表現了作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功力。 想要375的麻糬 寫了書評。 充滿奇幻驚險的文化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