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就如同日本東北食通信的創刊人高橋博之所說:人只是自然生態體系中的一環,在生態系中,其實並沒有「自己」的存在,現代人在自私和無限的慾望中變得不幸福,缺乏觀察和理解的能力,也喪失了同理心、忘記如何關照他人,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

    • 高橋一生1
    • 高橋一生2
    • 高橋一生3
    • 高橋一生4
    • 高橋一生5
  2. 4 天前 · 從起點,通往未來. 離開美濃,採訪文字還沒寫完,遠方便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劉貴元升上一軍。. 登錄當天,立即迎來了出賽機會─七局上半代守外野之後,八局下半劉貴元站上打擊區,順利締造生涯第一支安打和首次盜壘成功。. 回想起上壘時的心情,劉 ...

  3. 4 天前 · 關於在美濃務農的日子 今年五十五歲的蕭成龍,二 一四年從二十三年的職軍生涯退役,返鄉協助年邁父母農務,透過長輩的農耕技術傳承與多方進修,接手家中原本三甲多的土地,如今加上其他農地承租,總面積大約已逾六、七甲;同時成立品牌「成龍の蔬果」,企劃行銷、宅配等配套工作,不 ...

  4. 創辦人高橋博之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他年輕時一直想當記者,但應徵多家媒體都沒上;年近30回鄉,看到家鄉面臨高齡化、人口密度減少、沒有年輕人想投入農耕等問題,讓他興起拯救家鄉的念頭,於是每天站在街頭賣力演講,並到處拜訪商家,第一次選舉就當選縣議員。 高橋博之手拿今年6月號刊有蓴菜專題的《東北食通信》,他認為,每次消費者與生產者透過雜誌彼此認識,就如同「相親」。 過去在東京生活的過程中,高橋博之經常感受到人與人的關係日漸疏離,對於「進食」這件事也不再珍惜與講究。

  5. 4 天前 ·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6月號 美濃請客. 鄉間小路. 20240601. 地貌景色秀麗,歷史文化獨特,農產食材豐饒,得天厚愛的好山好水,加上客庄人們珍愛自然、順應環境的堅韌精神,美濃從文學、音樂到體育等發展皆富盛名。. 在地農業也在歷經多次轉折後 ...

  6. 農傳媒. 20181120. 文/IFOAM亞洲有機青年論壇祕書長 李峰 圖片提供/何嘉浩. 未經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不得宣稱「有機」,這段話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這觀念由來,是在臺灣於2007年發布「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後開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有機農業市場,農民通過有機驗證後,可取得有機標章及證書,也能協助消費者在選購有機產品時不易混淆。 去年公布 友善環境耕作補貼 ,特意期望讓符合有機農業精神,但未經有機驗證的農民能納入輔導;今年5月公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更強調有機農業要有更多「促進」的作為,但這跟現行的有機驗證體系有何不同? 或許,我們可以先從有機農業本質及驗證目的來談,釐清差異以促進有機農業發展共識,以及有機農業為何要做驗證,與未來發展的趨勢。

  7.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成功大學組成「找樹的人」團隊致力尋找臺灣最高巨木,春節期間在鄰近大安溪源頭溪谷,經由實地皮尺測量,確認光達(LIDAR)資料編號「#55214」臺灣杉巨木樹84.1公尺,為臺灣第一樹,同時也破紀錄成為東亞第一樹,以「倚天一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