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7)備註: 本方有強化臟器機能,解除毒素之效,故各種化膿性疾患及皮 膚病等皆適用之,並可作為敏惑性體質之改善劑。本方使用於 濕疹疾患之濕性紅斑症、丘疹性或小膿庖性有著效﹔又數十年 未癒之蕁麻疹,以本方服用3~6個月可使毒素中和,解毒而 得根治。

  2.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收澀藥】: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3. (7)備註: 本方是傷科常用的內服方劑,特別是胸鵬疼痛的常用要方。因 為肝臟血,協為肝臟所在部位﹔胸臚為肝膽經絡循行的部位。 而且血瘀多兼氣滯,故方中用柴胡疏肝理氣,當歸養血活血為 主。輔以桃仁、紅花、穿山甲、大黃活血化瘀,又天花粉可清 熱消腫,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4. 長庚腎臟科教授 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醫師表示,苜蓿芽 (alfalfa sprouts)是一種熱量低纖維量高的食物,在營養學歸類為蔬菜類,每100公克苜蓿芽熱量為18卡及膳食纖維2公克,而且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鐵質,還有一些蛋白質等,所以是一種極佳的高纖低卡食物。 苜蓿芽是低熱量和高纖雒素保健食物。 苜蓿芽在動物實驗的主要保健作用,是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及改善,也能使人類血液裡的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含量下降,故苜蓿芽的主要益處是防治動脈硬化。 生食的苜蓿芽含天然有毒鹼性氨基酸成分鹼性氨基酸.

  5. 入腎,膀胱經。 功效 :滲濕熱,行痰飲,利膀胱濕熱,宣通水道,功專利濕行水,瀉腎經之火邪。 主治 : 濕熱疝痛,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腳氣,瀉痢,淋瀝、陰肝,消渴。 參考連結: 【澤瀉】-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清氣升而津液四布,濁氣降而水道下行。 出處:(清﹒唐宗海《血証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清氣指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濁氣則指水谷、津液的代謝產物。 脾主運化,以升清為主﹔胃主受納,以降濁為要。 人體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物質的輸布排泄,均由脾之升清、胃之降濁的重要功能予以調節。 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之輕清者便由脾向上輸布、散精,并經肺布散至全身,以使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分的營養。

  6. 胃、十二指腸潰瘍,最大的禍首是幽門桿菌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胃潰瘍常於飯後30分至90分出現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正常。而十二指腸潰瘍常於飯後4-5小時或空腹或半夜時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較正常值高,消化性潰瘍雖然治癒,但有90%患於潰瘍癒合後3年內再犯。

  7. 功效: 五勞(肝勞、心勞、脾勞、肺勞、腎勞),七傷(喜傷心、怒傷肝、悲傷. 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 ,練此段錦,強化頸部及腰部功能,可調理五勞、 七傷等精神、情緒問題,調和陰陽,培養精氣,提升免疫力,適於病後的. 健身運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547.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7-08-13 |瀏覽4003|回覆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