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3日 · 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會影響呼吸系統中的化學接受器,某種程度的干擾確診者對低血氧的感受,讓身體慢慢陷入缺氧危機而不自覺,猝死風險提高;醫師提醒,確診病患需要積極監測動脈血氧飽和濃度,以利及早獲知病情變化;至於是否需要額外使用 ...

  2. 2021年7月23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從疫情一開始爆發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半,仍然持續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但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發燒、咳嗽、胸悶、易喘、血氧降低等症狀之外,醫師提醒,新冠病毒同時還可能感染心臟、腎臟 ...

  3. 2022年9月24日 · 施奕仲提供民眾簡易預估最大心跳率的方法,公式:220-年齡,例如70歲就是(220−70) =150次/每分鐘、20 歲者就是(220−20) = 200次/每分鐘,該數值就是最大運動心率速;強度:代表達到50%最大心跳率,中強度:代表達到60-70%最大心跳率

  4. 2024年4月23日 · 林詠青說,女童的腦部影像檢查顯示有腦水腫,醫師判斷是感染流感後併發腦炎,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住院過程中意識仍持續惡化、抽搐、心律不整,住院第4天不幸過世,死因為流感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以及多重器官衰竭。 林詠青表示,儘管流感已過流行期,但幼童一旦感染仍有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急性壞死性腦病變雖然屬於罕見的併發症,但一旦發生、致死率極高,提醒家長注意留心幼童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

  5. 2019年9月10日 · 2019-09-10. 胡 照鑫. 幽門桿菌 腹脹 貧血.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28歲的張先生每年都會安排健康檢查,這幾年發現有稍微貧血的情形,因為無其他症狀所以沒有就醫檢查。 不過張先生最近一個月出現容易腹脹、難以消化的情形,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幽門桿菌感染。 醫師指出,幽門桿菌的感染會造成血球流失及血球原料吸收不足,才會近一步引發貧血。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張先生原本以為腸胃出問題,到腸胃科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在胃靠近幽門的地方有廣泛性的發炎,表面形成類似雞皮疙瘩般結節狀變化,十二指腸也有潰瘍過的疤痕。 因此醫師投以胃藥及抗生素治療,藥物治療後,消化症狀已有改善,長期貧血問題正持續追蹤。

  6. 2023年8月8日 · 林詠青說,該名女性目前還在治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感染登革熱引發重症,導致休克、呼吸窘迫、血小板低下,有出血狀況,加上自主呼吸狀況不佳,血氧濃度較低,生命徵象並不穩定,還在插管救治中。 林詠青提醒,一般來講,感染登革熱之後,約有四分之三的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而約有5%的病人會演變成重症,高風險族群包括:嬰兒、年長者、孕婦、本身有肥胖跟慢性病者(特別是糖尿病、腎衰竭、溶血性疾病等),而若過去曾感染過不同型別者也容易造成重症。 登革熱症狀出現有順序! 林詠青強調,一開始是發燒2到7天,大部分會退燒,但退燒並不代表症狀解除,反而過了發燒期之後,因為病毒特性,會進入24到48小時的危險期,期間最容易併發重症,甚至出現休克症狀,因此退燒之後仍要特別注意,不要以為退燒以後就沒事了。

  7. 2023年3月9日 · 台灣心臟學會最新發表的慢性冠心症治療指引(CCS guideline)就提出解方,「藥物治療三部曲」步驟一:慢性冠心症患者多有其他共病症存在,應先針對這些疾病給予適當的藥物來做治療;步驟二:優先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步驟三:若病人在步驟一和二的藥物治療後仍持續有心絞痛症狀,此時仍須加上傳統心絞痛藥物來做治療。 洪俊聲醫師強調,其中最大顛覆點,就是把新、舊藥物的用藥時機互調,不再等到舊藥沒有效果才來用新藥,而是早早讓病人能夠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其最大好處是在不影響心跳和血壓的益處,又能緩解心肌缺或改變微血管循環的問題,更有效改善胸痛,對心臟有較好的保護力;即使對新藥反應不足的病人,亦能加上傳統藥物共同治療,發揮加乘效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