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農業長期面臨勞動力不足問題勞動部已審查通過農業移工申請員額從6千人提高到1.2萬人可解決常態性缺工問題。 農委會輔導處表示,農委會依據未來人口結構變動寬估農業需求人力,此次增加員額主要是農糧產業放寬作物項目等申請條件;農委會輔導農民團體發展外展服務,可以申請聘用移工,提供農業場愈季節性人力需求。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2)日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詢。 針對立委邱志偉質詢農業缺工情形,陳吉仲表示,農委會調查農業每天需要的常態性缺工約1萬人,勞動部已核准申請員額1.2萬人,農會外展服務可彌補季節性人力缺口,農委會還會推動農業自動化,每年補助20億元經費,可大幅解決農業缺工。 立委呂玉玲質詢,農業移工逃逸比例高、占35%,主要原因為何?

    • 盜伐熱點區域與形態
    • 盜伐模式再進化 集團的一條龍經營
    • 防範盜伐的應對措施 官方跨步合作,導入民間力量

    近年臺灣盜伐樣態以竊取早期(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伐木樹頭殘材占比最高(約占61%)。此類木材(比如檜木)重量較重,不過這些地點於早期即有架設大型機具以利木材搬運,再加上交通相對便利,利於山老鼠用車輛將木材由山區載運至銷贓地點販售。檜木多分布於海拔1,800~2,500公尺之間(不同樹種略有差異),因此,盜伐地點多集中於宜蘭(明池)、桃園(臺七線四稜、上巴陵)、臺中(大雪山林道、臺八線德基梨山)、南投(信義九層坑、亞杉坪、杉林溪)、嘉義(豐山、阿里山)等地區。另外,貴重木樹瘤與根株等部位,因木材本身的特殊紋理,也成為近年山老鼠重點目標之一(約占4%)。 另外,由於坊間流傳牛樟芝具抗癌等療效,加上臺灣山區牛樟數量較少,導致盜伐牛樟生立木(約占11%)或竊取牛樟芝等高價森林副產物(約占10%)...

    從近年國有林地遭竊取主副產物案件來看,盜伐形態已從早期單人或團體上山竊取林木的犯案模式,演變成集團式「一條龍」經營,收贓者(通常為盜伐集團首腦)雇用「鼠頭」統一調度人力,進行斷點式分工作業,且各組人員皆透過鼠頭接洽,彼此沒有橫向聯繫,減少某一組人員遭警方逮捕後,供出其他組人員的機會;收贓者亦會買通有地緣關係的同夥,或另指派一組人員作為內應監控現場,若有警方或林務局同仁在盜伐地點埋伏,則向鼠頭通報,導致查緝不易。收贓者主要供應資金、工具、食物,甚至會利用毒品控制山老鼠成員,為謀取利益。 近年發現有越來越多外籍人士參與盜伐案件,法務部統計資料也顯示,外籍人士違反《森林法》案件且判決有罪的人數逐年增加,且多屬越南籍失聯移工。 據了解,因越南地區(北越)多山地形與臺灣相似,能適應臺灣山區環境,再加上...

    因應盜伐態樣改變,林務局持續調整相應對策,在既有的巡護與監控機制外,也研議《森林法》法規之修訂,強化盜伐案件通報機制、精進科技器材應用及蒐證、提升政府跨機關合作、導入社會參與、制定國產材產銷履歷及溯源管理等相關措施,期待有效遏止不法集團竊取珍貴森林資源。而相應對策如下: 一、《森林法》法規之修訂 預計將增修《森林法》第52-1條「擴大沒收制度」,並就贓額之計算方式採以買賣市價基準,增加對犯罪的嚇阻力,以利提高犯罪者應負成本,達到嚇阻效果。 二、強化盜伐案件通報機制 藉由Line@設置森林盜伐通報平臺「山老鼠雷達站」App,以及林務局24小時免付費專線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提供民眾即時舉發的管道。 三、精進科技器材應用及蒐證 在偏遠山區廣增基地臺,改善通訊網路品質,藉由最新科...

  2. 文.圖/黃彥慈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隨著全球產業發展的轉變,農業部門占總GDP比重逐年減少,加上農業工作環境、極端氣候造成農產品產量及價格不穩定、農業所得相較其他行業低等因素,在已經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現況之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近年來本土人士參與盜伐的比例有下降趨勢取而代之的是失聯的非法外籍移工現階段山區確實有很多茶園菜園果園相當依賴非法外籍移工的勞動力山老鼠集團經常趁他們農閒的時候以金錢利誘移工參與盜伐去年底2019年至今光是奧萬大就發生六七起盜伐事件全都是外籍移工擔任揹工。 此外,吸毒人口也是盜伐犯案高風險族群。 盜伐雖然是治安事件,但根本原因是社會和經濟,我們希望能從根源解決,否則抓了一批山老鼠,還會有第二批山老鼠;或者原本是本國人,現在換成外籍移工,將來難保不會又有新的成員加入。 建立國產材合法性制度 讓山老鼠退出臺灣山林.

  5. 日本大部分的技能實習生來自中國等其他國家,今年1月疫情爆發後,原訂年初抵達的技能實習生無法入境,使進入勞動高峰期的日本農業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 同樣仰賴外籍勞動力的歐盟亦有相同情形,年初因義大利爆發嚴重疫情並快速蔓延歐陸各國,3、4月需要大量人力的草莓、蘆筍等作物採收也因季節流動受限而出現問題,使得重要歐盟農業生產國研議如何解套季節移動、如何運用國內因服務零售業停擺所產生的剩餘勞動力。 例如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就開始利用網路平臺招募在地勞工進入農業部門,協助作物採收工作。 除了能填補農業勞動力缺口之外,也讓面臨後疫情產業形態轉變的民眾有機會重新思考轉換工作的可能性。 智慧省工農機成為人力替代主流.

  6. 2020年8月7日 · 標籤: 農業缺工. 新聞. 聘僱農業移工規定再放寬 開放無農保資格者申請. 洪 與成. 20240404. 近年來因農業勞動力需求加上移工法規放寬農業移工增幅明顯相關聘僱規範也持續檢討修正。. 農業部4月1日表示113年再放寬農糧產業聘雇外籍移工 ...

  7. line. twitter. 農業移工名額大幅倍增至1.2萬人並放寬蔬菜果樹種苗花卉雜糧特作溫室設施作物及林業等產業類別均可申請。 (圖片來源臉書專頁農業缺工小精靈」) 農村老化農業缺工問題嚴重勞動部日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將農業移工開放名額從6,000人大幅倍增至1.2萬人並放寬蔬菜果樹種苗花卉雜糧特作溫室設施作物及林業等產業類別均可申請除了農會外展服務聘僱移工核配比例本外勞維持1比1現調高10人以下小型農民農民團體核配比例可聘僱移工從35%提高為本外勞1比1。 若修法時程順利,有人力需求農民6月底前可望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