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滿族 [a] ( 滿語 : ᠮᠠᠨᠵᡠ , 穆麟德轉寫 : manju ),又稱 滿洲族 ,清代官稱 滿洲 ,因以紅纓為帽飾,故有 紅纓滿洲 之名 [b] ,是 中國少數民族 之一,是 通古斯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支系,2020年普查人口數量達到了1042萬人 ,為中國的第六大族群、僅次於壯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的第五大少數民族 。
      zh.wikipedia.org/zh-hk/满族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满族 [a] ( 满语 : ᠮᠠᠨᠵᡠ , 穆麟德轉寫 : manju ),又稱 滿洲族 [15] [16] ,清代官称 满洲 [6] ,因以红缨为帽饰,故有 红缨满洲 之名 [b] ,是 中国少数民族 之一,是 通古斯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支系,2020年普查人口数量達到了1042萬人 [1] ,为中国 ...

  3. 2024年5月30日 · 滿族 [a] ( 滿語 : ᠮᠠᠨᠵᡠ , 穆麟德轉寫 : manju ),又稱 滿洲族 [15] [16] ,清代官稱 滿洲 [6] ,因以紅纓為帽飾,故有 紅纓滿洲 之名 [b] ,是 中國少數民族 之一,是 通古斯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支系,2020年普查人口數量達到了1042萬人 [1] ,為中國 ...

    • 歷史
    • 主要氏族
    • 知名人物

    滿族移居台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788年(清乾隆53年)移居台灣的金代女真後裔粘德尚、粘德粵、粘德恩三兄弟,他們是完顏宗翰六世孫元初左丞相粘重山的後裔,粘重山以名為姓,故其後裔以粘為姓氏。粘德尚三兄弟世居福建晉江衙口村粘厝埔,於台灣彰化鹿港登陸,有「台灣粘氏開基三祖」之稱。定居鹿港後分化為頂粘村及廈粘村兩支,至今已繁衍至二百八十餘戶、四千餘人。此外,前往台灣各地的還有二百餘戶,也在四千人左右。目前台灣粘氏共有五百餘戶、人口八千左右,設有台灣粘氏宗親會。雖在清代未隸屬於八旗,但認同滿族。此族群在清治時期常被視為閩南人,於日治時期歸類為本島人,戰後初期又歸屬於本省人。此外,在台滿族人還有少數清朝八旗在台灣駐軍留下的後代。 第二批移居台灣的滿族人士是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的民意代表、立...

    台灣滿族大姓主要為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葉赫那拉、富察、佟佳、烏扎拉、馬佳、莫塔哈利、完顏、寧古塔、巴雅拉、翁紐絡。根據滿族協會的調查,共使用漢姓94個,除粘氏家族外,以趙姓人口最多。其中伊爾根覺羅以趙為氏;愛新覺羅以金、趙、肇、羅、馬為氏;葉赫那拉以那為氏;富察以富、傅為氏;佟佳以佟為氏;烏扎拉以吳為氏;馬佳以馬為氏;完顏以王、汪、粘為氏;寧古塔以劉為氏;巴雅拉以白為氏;翁紐絡以翁為氏;莫塔哈利以莫為氏,為東北政壇元老莫德惠之後。此外,還有一些在台人口稀少的姓氏,例如烏爾胡濟氏來台時僅有一人,即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空軍司令的烏鉞上將。

    台灣滿族的知名人士有書畫家溥儒、前考試院長莫德惠、滿語學者廣祿、《自由中國》編委金承藝、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那志良、前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烏鉞、作家曹又方、苦苓、粘迪舜、儒學學者毓鋆、前考試院長關中、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前立法委員胡賡年、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敖國珠、導演鈕承澤、演員郭子乾、那維勳、胡因夢、劉德凱、郎祖筠、星座塔羅專家安格斯、魔術師粘立人、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等。

  4. www.wikiwand.com › zh-hk › 满族滿族 - Wikiwand

    滿族,又稱滿洲族,清代官稱滿洲,因以紅纓為帽飾,故有紅纓滿洲之名,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通古斯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支系,2020年普查人口數量達到了1042萬人,為中國的第六大族群、僅次於壯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的第五大少數民族。

  5.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臺灣滿族臺灣滿族 - Wikiwand

    台灣滿族,又稱在台滿族、旅台滿族,是臺灣的少數族群,由近代從滿洲與中國本部等地移居台灣的滿族和錫伯族等通古斯民族以及金代女真後裔組成,目前人口約12,000人。

  6. www.wikiwand.com › zh › 满族满族 - Wikiwand

    满族,又稱滿洲族,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通古斯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支系,2020年普查人口数量達到了1042萬人,为中国的第六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的第五大少数民族。 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金朝、东夏、后金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 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及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 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共11个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

  7. 發展歷史. 早期概況. 肅慎的大致方位. 主條目: 肅慎 、 挹婁 、 勿吉 、 靺鞨 和 女真. 滿族的先人可追溯到先秦古籍所記載的 肅慎 [註 5] [參 6] [參 31] [參 32] [參 33] 。 他們發源於今 長白山 以北、東臨 大海 的 黑龍江 流域 [參 34] ,以精於弓箭製造而聞名 [參 31] 。 早在 舜 的時代,就曾向中原王朝進獻「楛矢石砮」 [參 35] 。 周武王 、 成王 、 康王 時期,肅慎也曾派使者朝賀 [參 31] 。 由於同中原王朝聯繫頻繁,所以當時的人認為肅慎與 燕 、 亳 同為周王朝的北方領土 [參 36] 。 到了漢代,肅慎在史書中多作 挹婁 ,但有時仍作肅慎 [參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