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9日 · 實際上過去中國在發射火箭衛星升空時確實發生過殘骸掉落的問題中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2009年即以此為題拍攝了天降》——紀錄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的村民們長久以來飽受殘骸從天而降的痛苦而這些民眾真實的生活困境在國家富強發展的主旋律之下卻被抹去。 《天降》是中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2009年的作品。...

  2. 2021年5月8日 · 長征火箭藉由主體結構和4個推進器將酬載直接送入低地軌道不過這個主體結構也曾在軌道內而且因為與大氣層之間的交互作用越來越強使火箭往地球方向墜落若是如此這將是太空飛行器在不受控制情況下重返大氣層的最嚴重事件之一且有可能會落在有人居住的地點據科學網站Phys.org報導中國太空計畫地面工程師無法控制長征火箭墜地的曲線但那不是因為出現技術問題而是因為原本在設計上就是如此。 這類物體在重返地球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跟大氣層摩擦而燃燒殆盡,但因為長征火箭過於龐大,科學家認為幾乎可以確定會有相當大的剩餘部分會穿透大氣層,落在地球表面。 最可能的情況是甚麼?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沒被大氣層高溫毀損的任何殘骸,會落在海洋或無人居住的地區,但仍有造成人員或財產損失的可能性。

    • 節節推進!衛星與太空船的發射過程
    • 長征五號 B 的火箭結構、任務與結果
    • 甚麼是太空墳場?低地球軌道太空垃圾的處置方式
    • 小心頭頂!大型太空垃圾從天降

    發射衛星或是太空船,要靠發射載具一節一節火箭的推進、脫離、再推進及再脫離,逐步加速至進入軌道所需速度,再與最後一節火箭分離後進入軌道。多節火箭的尺寸與重量,通常是第一節火箭最大,第二節次之,而後逐漸變小。 除非像是 SpaceX 的獵鷹 9 號(Falcon 9)第一節火箭可以回收再使用,一般來說,發射載具前幾節的火箭在發射過程中,會在燃料燃燒完畢後先行脫離墜落到預先規劃的區域,而最後一節火箭則會達到軌道運行的速度,成為另類的人造衛星或太空垃圾在太空中繞地球運行。為避免最後一節火箭變成太空垃圾,有些火箭會在與衛星分離後,再進行一次反向推進控制,使火箭速度小於入軌速度,返回地球燒毀於大氣層中。

    長征五號是中國為了探月、載人及太空站任務所研製的最大型發射載具,運載能力可將大於 22 噸的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也能將重達 14 噸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GTO,〔註〕)。 長征五號的外型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兩節火箭外加四個輔助推進器的長征五號發射載具,另一種則是一節火箭外加四個輔助推進器的長征五號 B 型發射載具。根據資料顯示,長征五號的第一節火箭高度為 31.7 公尺,直徑 5 公尺,總重 182.4 噸,燃料重量 165.3 噸,而僅有火箭的結構體也有約 17 噸,可說是一個龐然大物。 今(2020)年 5 月 5 日,於海南島文昌基地發射的長征五號 B 發射載具搭載兩項酬載,包含新一代載人太空船試驗艙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

    自 1957 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迄今,人造的太空垃圾包括停止任務的衛星、入軌火箭、火箭與衛星等碎片已超過 1 萬 7 千個,主要分布在 3 萬 6 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及 1000 公里以下的低地球軌道。 為了保護人類對於太空使用的永續性,有兩種建議各國對於任務結束的衛星的處置方式。若是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可以將衛星送到離地球更遠的地方;而在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則可以讓衛星減速降低軌道高度,使衛星能在 25 年內落到大氣層中燃燒掉。然而對於低地球軌道上的大型太空垃圾,因為進入大氣層後,仍有未燃燒完全的部分殘骸將會掉到地球表面,進而可能對人類產生危害,也因此每當有大型太空垃圾掉回地球時,總會引起各太空大國的注意,發布最新軌道運作的情形。 重返地球的太空垃圾可分為無控制與可控制兩類。對於無控制的太...

    中國目前規劃在 2021 年和 2022 年還要再發射至少三次長征五號 B 火箭,酬載分別為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及夢天號實驗艙,因此未來幾年還會有幾次不受控制的大型太空垃圾再入地球。雖然臺灣面積不大,被掉落的大型太空垃圾波及機會不高,但是國人還是要提高警覺,避免「禍從天降」。 〔註〕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是衛星要從較低高度的軌道,移動到 3 萬 6 千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軌道的一種軌道。

  3. 2022年11月4日 · 火箭主體將於何處何時墜落? 目前,確切地點尚無人知曉。 但幾小時內就能知道答案,因為它現在正在迅速落回大氣層。 週五晚間,航空航天公司預測,該火箭將於東部時間早7點20分重入大氣層。 如果預測準確,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 但由於助推器正以每小時約28000公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即使是時間上的毫釐之差,也會導致重入大氣層的路程偏移千裡。 被墜落殘骸擊中的機率有多大? 這要看你住在哪裡。...

  4. 2021年5月21日 · 2021/05/21 06:01. 首次上稿 00:43. 更新時間 06: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本月1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長征四號B型火箭官方此前發布火箭殘骸墜落警戒事先疏散特定範圍內的民眾不料火箭實際掉落的區域距離官方發布的警戒範圍達250公里殘骸墜地影片在網路上曝光綜合外媒報導中國19日發射長征四號B型火箭讓海洋2號D衛星進入近地軌道而中國官方在5月17日事先發布關於火箭殘骸墜落風險區域居民撤離疏散的通知」,要求甘肅省四龍鎮雙合村永豐村梁莊村四龍村民樂村金山村永興村等7個村的民眾在火箭發射前撤離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5月10日 · 部分残骸是在火箭发射后几乎马上就会重新返回地面甚至在火箭刚开始呼啸震动时就开始掉落残骸”。 这其实是火箭外部的保温泡沫或凝结而成的冰不过人们常说的残骸更多是指火箭箭体结构的大残骸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所使用的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为例该火箭在发射后几分钟内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一级火箭整流罩等重要组成部分会相继按照预定程序分离由于上升的高度不高很快就坠落回地面。 大部分的火箭二级或三级,往往会飞得更高。 只靠一级飞行就能实现有效载荷精确入轨的火箭——长征五号B的一级,它们作为末级要将卫星送入轨道,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太空。 以长征五号B火箭为例,它的末级位于低地球轨道上,靠近大气边缘的气体足以造成阻力,拖曳着火箭末级,逐渐降低轨道高度,直至再入大气层。

  7. 2020年7月24日 ·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末級殘骸於北京時間10時24分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224再入大氣層墜落區位於東經72.47°、北緯2.65°周邊海域火箭的絶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坐標顯示,這個區域位於馬爾代夫群島以西的印度洋海域。 完成將「天和」空間站的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後, 中國長征五號B火箭自行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