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6月14日 ·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 [註 1],譜名周泰,學名志清。 浙江 奉化 人 [8] :1461 , 中國 政治人物、 軍事家 [9] :472 。 歷任 黃埔軍校 校長 、 國民革命軍 總司令 、 國民政府主席 、 行政院院長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委員長 [10] :456 、 中國 ...

  2. 蔣中正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字 介石 [註 1] ,谱名 周泰 ,学名 志清 。. 浙江 奉化 人 [8] :1461 , 中國 政治人物、 军事家 [9] :472 。. 歷任 黃埔軍校 校長 、 國民革命軍 總司令 、 國民政府主席 、 行政院院長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委員長 [10] :456 ...

  3. 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 蔣中正總統(1887-1975)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第1任至第5任總統。. 蔣中正的一生與中華民國的發展歷史關係密切,本展透過呈現蔣中正參與革命、東征、北伐、抗戰、以及戰後遷臺統治、折衝國際 ...

  4. 蒋认为武士道至死不渝之精神是日本军事成功之主要原因,但是他也认为日本生活中,从铁路系统、教育和生产制造,样样讲究纪律、效率,关系到日本现代化;终其一生,蒋认为爱国和民族精神是恢复中国尊严及世界地位之关键 [22]:37。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消息传到日本,蒋和张群等即向长崎乘趁 ...

    • 名句
    • 詩文、對聯
    • 中年語錄
    • 晚年語錄
    • 關於抗日
    • 關於修身
    • 關於學行
    • 關於俄國
    •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 三民主義
    「我在十八歲的時候,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鄒容的《革命軍》,第二部書就是王陽明的《傳習錄》,第三部書則是黃梨洲的《明夷待訪錄》。第一部書是啟發民族大義,確立我革命思想的基礎;第二部書是闡明『致良知』的道理,奠立了我求學作事的根本;第三部書是貫注我民主思想的精神。」:81
    「倘軍民分治,各管區設節制長官,專督軍政,則檢閱考察命令報告,無所窒礙,而軍事之統一可以圖矣。」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量然後知多寡,此豈特計物之有然哉?作戰計畫之於預定戰期、準備手續、實施業務,亦何異於此。」
    「曾氏(曾國藩)標榜道德,力體躬行,以為一世倡,其結果竟能變易風俗,挽回頹靡,吾姑不問其當時應變之手段,思想之新舊,成敗之過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之道,蓋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
    「一望山多竹,能生夏日寒」:90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4月5日之每日名言)
    「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
    「明月當空,晚潮怒洶,國事混濛,憂思忡忡。安得乘宗愨之長風,破萬里浪以斬蛟龍。」
    「一言之不合,一事之不如意,乃即念辭職獨行。」:32
    「午後四時,以寂寞,乃接緯國母子來,乘船遊玩,聊解寂寞。午後三時,緯國母子上岸,告別。」:54
    「今以監督之權之權授之軍政檢定會,表決之權歸之於民意機關,執行之權付諸陸軍部,則監督機關在軍政與民意兩機關之間,使其從中疏通聯絡,庶人民有參與軍政之權,而兵權則不為武人所專擅,則國家有永久和平之望也。一得之愚,敬乞採擇。」
    「吾師思想之偉大,受教彌久,慕道益篤、乃知更非儕輩所能仰希於萬一也。」
    「歷代亡國之原因,並不在於敵寇外患之強大,而是在於內部之分崩離析。」
    「黨內糾紛日甚一日,裂痕無法彌縫,自感此為生平最大過失。」
    「朝醒後,深慮總統應否就職,或如始願仍退任行政院長而讓位德鄰,再三考慮,決定退讓,起床後向天父禱告,究竟應否就職,無論進退,皆懸求天父明白指示,最後得默示進不可辭,總統故決不辭。」
    「今日為余就總統職之日,心緒愁鬱,精神沉悶,似乎到處都是黑暗,悲傷悽慘,未有如今日之甚。每念國家前途,人民苦痛以及革命責任,惶惑不能自解。當選以來,無時不作辭退之想,而今日就職,則更切辭職之念矣。」
    「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
    「倭寇果乘粵逆叛變、內部分裂之時,來侵略我東三省矣!嗚呼!痛哉!余唯有鞠躬盡瘁然後而已,拚我一身以報我總理!報我先烈!報我民族!」
    「內亂不止,天災匪禍。相逼而來,速我危亡呼!」
    「昨晚倭寇無辜攻擊我瀋陽兵工廠,並佔領我營房。天災匪禍,相逼而來,恕我為亡乎?」
    「好色為自汙自賤之端,戒之慎之!」
    「近日甚為淋病之苦,心生抑鬱也。」
    「欲立品,先戒色;欲立德,先戒侈;欲救民,先戒私。」:43
    「奢侈無度,遊墮日增,而品學一無進步,所謂愛、廉、謙、謹四者,毫不注意實行,道德一落千丈,不可救藥矣!」
    「學問是無盡的,知識是無窮的。不要自滿自足,總要精益求精才好。最要緊的一點,就是虛心向學,絕對不可妄自尊大,心滿意足。……以有限度的才力,研求世界上無盡的學問,無窮的知識,無論學問知識的全體不能完全了解。」
    「可以出操的時候,總要勉強出操才行,因為缺一天的功課,就少一天進步,將來與別人不能一致了。況且人的精神,是愈用而愈出、愈練而愈精的。如果生病的人能夠提起精神下操,輕的毛病自然會好的,因為人類應該與天然界來對抗,不可為天然界所壓制的,尤其是我們革命黨員,不能屈服於天然界,這就是人定勝天那句話。」
    「要博愛,就非犧牲不可;要平等,就非服務不可;要自由;就非約束不可;要安逸,就非勞動不可;甘為玉碎,毋為瓦全」:61
    「日新其德,即知即行,如果知而不行,任你學問多麼好,見識多麼高,能力多麼大,於社會國家終無補益。」:65
    「約會馬林及各同志商決赴歐事」
    「蘇俄是少數人種當國,排斥異己,我很替蘇俄擔憂。」
    「尚有一言,欲直告於兄者,即對俄黨問題是也。對此問題,應有事實與主義之別,吾人不能因其主義之可信,而乃置事實於不顧。以弟觀察,俄黨殊無誠意可言,即弟對兄言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過信俄人,而不能盡掃兄之興趣也。至其對孫先生個人致崇仰之意者,非俄共產黨,而乃國際共產黨員也。至我國黨員在俄國者,對於孫先生惟有詆毀與懷疑而已。俄黨對中國之唯一方針,乃在造成中國共產黨為其正統,決不信吾黨可與之...
    「俄國人目無中國,他自己違反了條約,他自己來壓迫我們,來侵略我們中國,反還講是我們中國人不對,隨便的派兵到我們中國國境來,騷擾我們土地,打死我們同胞,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要是承認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承認你是中國人的祖宗父母所生下來的子孫,我們就要保存祖宗父母遺下來的國土,保護我們四萬萬的同胞。我們對於外國人,尤其是俄國人這樣的橫暴欺凌,應該作何感想?如果我們大家是一個好男兒,愛國家、愛民族的...
    「努力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盡人力、闢地利、均供求、暢流通』是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目標。」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之目標:(一)積極方面:甲、增加生產總量,解決生活需要。乙、增加工作機會,解決失業問題。丙、增加輸出產品,藉謀貿易平衡。丁、保障投資安全,鼓勵生產活動。(二)消極方面:甲、解除阻礙生產發展之外在的原因(如捐稅、產業法規、勞資關係等)。乙、解除阻礙經濟發展之內在的原因(如缺乏經營方法與人才)。丙、解除阻滯貨物流通之障礙(如交通、金融、運銷制度等)。丁、解除妨礙生產建設之心理的...
    「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要項:(一)振興農業。(二)鼓勵墾牧。(三)開發礦產。(四)提倡徵工。(五)促進工業。(六)調節消費。(七)流暢貨運。(八)調整金融。」
    「三民主義是怎樣發生出來的?它的思想之淵源以及它的根本精神是在什麼地方?簡單的講一句,它的思想淵源,就是繼承中國自古以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脈相承所流傳下來的道統。」
    「孔孟學說的精義,與國父三民主義的崇高思想,契合無間。我中華文化的特徵,是以忠、孝、仁、愛為本的民族主義,以平等自由為本的民權主義,以和平、樂利為本的民生主義,也就是倫理、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孔子的《禮運 大同篇》,乃為三民主義所追求的最終目的。」
  5.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國政治人物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蔣中正蔣中正 - Wikiwand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譜名周泰,學名志清。 浙江奉化人,中國政治人物軍事家。 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中華民國總統。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