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5月17日 ·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確診數連日飆破6萬例,不少家庭也出現全家確診的狀況,不過就有一名女網友透露,一家四口日前一起快篩,全家有三人都呈現陽性反應,唯獨她是陰性,貼文曝光後,就有過來人分享自己的經歷,透露只靠著2樣神物躲過 ...

  3. 2022年5月4日 · 居家隔離「同住家人染疫」!. 過來人曝2點做好:無罩交談也安全. 媽媽確診在家隔離,爸爸也染疫確診了。. (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施 ...

    • 確診者得採居家照護之條件
    • 確診病人注意事項
    • 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應注意事項

    A. 健康條件

    1. 確診者年齡為01-64歲:無症狀或輕症,且無懷孕。 2. 確診者年齡為65-69歲:無症狀或輕症,非獨居,且無懷孕。 3. 確診者年齡為3至12個月:無症狀或輕症,且無高燒>39度;或有高燒>39 度,但經醫師評估無住院治療必要者。(5月7日新增訂) 4. 確診者年齡為<3個月:無症狀或輕症,且無發燒;或有發燒,但經醫師評估無住院治療必要者。 5. 無症狀或輕症之血液透析確診者,得依衛生局規劃安排居家照護,並於指定之透析診所或醫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6. 不符上述條件之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 7. 收治於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已達 3 至 5 天,經醫療人員評估除隔離外無繼續照護需求,且能符合居家環境條件者,得返家採取居家照護,並由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通知衛生局納入居家照護管理。

    以符合 1 人 1 室,且使用獨立衛浴設備為原則,隔離期間不要離開自己房間。
    隔離期間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 65 歲上以老人、孕婦、幼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的同住家人。
    由家人準備食物飲水或請地方政府關懷中心協助送餐,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隔離期間如有同住家人,請務必佩戴醫用口罩,且每天更換,請維持手部清潔,保持經常洗手習慣,原則上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或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另應注意儘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請用肥皂及清水搓手並澈底洗淨。
    提供確診家人生活所需,提醒他們多休息與飲水,可視醫囑服用藥物,或於發燒時服用退燒藥劑。
    協助注意確診家人症狀變化,若出現症狀惡化或警示症狀,請立即聯繫地方政府設置之 24 小時緊急醫療專線、119、衛生局(所)或撥打 1922。
    除因緊急狀況或有照顧需求,不可接觸確診家人,特別是 65 歲以上老人、孕婦、幼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者。
    若不得已需與確診家人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且雙方全程佩戴醫用口罩,並於事後進行清潔消毒。
  4. 以符合1 人1 戶條件在宅檢疫期間或期滿前確診者,以1 人1戶繼續在宅隔離(同住有多名確診者或有必要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得多人1 戶,除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者外,同戶內不得有非確診者)。 一同入境同戶檢疫或完成居家檢疫返家後確診者,得適用本土個案之居家環境條件。 於防疫旅宿檢疫期間確診,居家符合1 人1戶條件。 其餘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原則上不適用居家照護。 本土個案: (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倘能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 ,則可於不含獨立衛浴設備之個人專用房間隔離。未確診者因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 求(如幼兒須有家長陪伴照顧),得與確診者同室.

  5. 2022年5月16日 · 自5月17日起, COVID-19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已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可免居家隔離,改進行7天自主防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 (16)日宣布,為因應社區廣泛流行,兼顧風險管控及維持公衛防疫量能,並參考國外防疫政策,今 (2022)年自5月17日起調整 COVID-19確診個案同 ...

  6. 2021年5月19日 · 家人確診後在家隔離 照顧者必知6件事.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建議,如果家中或同住者有COVID-19確診病患,在尚未安排住院前,須注意以下事項來保護自己不被傳染: 1. 若您本身是 COVID-19 重症高風險族群(包括 65 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等),請不要直接照顧確診病患。 2. 照顧過程中,盡量避免與 COVID-19 確診病患直接接觸。 確診者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盡量不要離開房間並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 3. 若不得已需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厠 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 4. 禁止訪客。 COVID-19確診者與照顧者均不應和同住者以外的人接觸。 5. 避免與確診者共餐、共用物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