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1日 · 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你說三個字「我愛你」。 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也順便記住這段話的原版,在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裡:「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我希望它永遠都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 ...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1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2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3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4
  2. 2017年5月19日 · 分手後的人最常經歷這 6 種「後悔」,把它當成珍惜現階段感情的借鏡吧!. 「分手」二字說的簡單,等有深刻體會時才知道來不及了。. 經過一起吃過的餐廳、約會過的地點,發現身旁的人不同,感覺也不同;原本不覺得路上情侶刺眼,分開後發現路上 ...

    • 《鬼滅之刃》深受日本人喜愛
    • 《鬼滅之刃》的物哀之美
    • 玉碎:永恆之鬼與無常之人的極限對決
    • 小結:「物哀」與「玉碎」作為一種精神性的回返與繼承
    • 推薦閱讀

    隨著《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在日本票房破百億,進入日本影史票房前 10 位(排名應有望再繼續攀升),「《鬼滅之刃》為什麼爆紅?」這個問題,一夕之間炙手可熱、成了許多寫作者想討論的問題。 當然,作品的爆紅無法歸因於單一因素,作品本身的優異之外,市場的整合性行銷是一大助力,但可惜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長,也沒有能力去一一爬梳,但我想借用 U-ACG 梁世佑老師的一句話作為分析的開頭: 鬼滅這樣現象級的爆紅實在難以想像,也因此有了各種分析。但不管從劇情鋪陳、角色魅力、世界設定等因素去討論都不免有後見之明,因為『沒有辦法再複製一次』。或許我們只能說,《鬼滅之刃》符合了 Zeitgeist(時代精神)。 我個人比較有興趣的是,如果鬼滅符合了某種「時代精神」,那麼具體來說會是什麼呢?本文認為這個時代精...

    「我們最甜美的歌唱,述說的是那些最悲傷的思想。」-《致雲雀》珀西·雪萊 「老去或是死亡,都是人類這種短暫生物的美。因為會老,因為會逝去,所以才無比可愛、珍貴。」-煉獄杏壽郎 根據維基百科,物哀(日語: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是日本重要的文學審美理念之一。透過景物的描寫,表達和宣洩人物內心深處的哀傷和幽情、以及對人世無常的感慨。 《鬼滅之刃》中,一再被提及、強調的主題是什麼呢?鬼很可怕?呼吸法的鍛鍊?都不是。而是「鬼是永生不死的,人是短暫而脆弱的。」鬼就算被砍斷手腳還是能再生,鬼殺隊在戰鬥中受傷是無法復原的。因此鬼殺隊與鬼之間有著天差地遠的價值差異,這種差異既展現在戰鬥中,也展現在《鬼滅之刃》作品的美學中。鬼殺隊眾人追求的強,是一擊必殺、快刀斬鬼;鬼則是仰賴自己的身體能...

    從那田蜘蛛山到無限列車篇,鬼滅之刃的故事開始有了轉變。眾人面對的鬼越來越強大,已不再是單打獨鬥能夠應付的程度。我們會被第 19 話炭治郎的精神感動、會被炎柱最後的拚搏落淚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道理:正因為生命無常,但仍有要守護的事物在,故鬼殺隊選擇了同歸於盡的打法。「玉碎」成了《鬼滅之刃》中後期的重要主題。從後面的花街、鑄刀師之村到無限城之戰,幾乎都是玉碎式的戰鬥。 所謂「玉碎」(ぎょくさい)出自「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像碎裂的玉石一樣壯烈犧牲,也不要像完整的磚瓦一樣苟且偷生。這當然是好聽的說法,難聽點就是打不贏用命去換。如果換到了當然任務成功,換不到至少是懷抱著尊嚴死去。胡蝶忍對上弦之二,鬼殺隊的獲勝正是奠基在她的犧牲之上。眾人對無慘之戰就更直接了,蛇柱直接用身體去擋攻擊,只為了換取其...

    「身為日本人必須與自然災害共存,為什麼許多人仍然理所當然地生活著,沒有因為恐懼而瘋狂?我們在春天迎接櫻花、夏天看螢火蟲、秋天賞紅葉,即使所有事物最終都會消逝,日本人仍然在如此消極的世界觀中,積極找出了美學。」─村上春樹 相信讀者們看到這裡都明白,儘管「物哀」跟「玉碎」在《鬼滅》被反覆訴說,但都不是新潮的理念,甚至可以說是老套。如果可以再進一步研究的話,或許該追問的是:為何這些過往時代精神在《鬼滅之刃》能以一種凱旋的方式歸來,成了一部現象級的動畫?這就需要更進一步的爬梳日本思潮、現代歷史了。然而正如許多時代精神並非按照歷史的進程一般被淘汰,而是以遞歸的方式不斷重現;在武士刀不復見的現代,日本人心中的武士刀或許從未被毀棄。 我承認《鬼滅之刃》的缺點顯而易見:人物太平板、伏筆未收完、原作的打鬥不如...

    【曾佔領台灣,請吃個飯卻超緊張】20 歲日本天皇宴請外賓超剉!首次吞「獸肉」,皇后「低胸」宴客 你真的有看懂《神隱少女》嗎?連神明都遺忘的「無臉男」,為何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那些年,你沒真正看懂的宮崎駿:龍貓「沒意義」的圓滾滾肚子、我們都可能是無臉男 (本文經原作者 罵克伍陸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從「物哀」到「玉碎」:《鬼滅之刃》背後承繼的時代精神〉連結 。首圖來源:玄史生。)

  3. 2020年8月21日 · 日本在宅安寧協會會長、小笠原內科的小笠原文雄醫師,最推薦的善終套餐有: 「希望」、「滿足死」和「接納死」三類。 希望死是依照本人意願的死亡。

  4. 2017年5月15日 · 寫在鄭捷執行死刑那天:當社會把錯都推給一個人承擔,就隨時可能出現下一個「受害者」.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最近分屍案頻傳,又掀起一陣質疑為何不宣判死刑的眾怒。.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當年被火速槍決的鄭捷呢?. 對我們來說,只記得媒體 ...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1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2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3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4
    • 如果可以再死一次5
  5. 2017年10月25日 · 我有一個獨特的技能:可以分辨出一個人是否是在跟父母打電話。 因為跟父母通話的特徵是很明顯的: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轉身一接起爸媽的電話,立馬變成冷漠臉:“嗯”“啊”“知道了”沒事兒我掛了啊”,一句話蹦不出幾個字。

  6. 2018年2月6日 · 在韓國電影《與神同行》裡,人後必須在49天內順利通過謀殺、怠惰、欺騙、不義、背叛、暴力、不孝的7審判,才可以投胎轉世。 每一次的審判都是死者在生前的業鏡,反映其在陽世時的待人處事,由閻王決定是否通過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