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6日 · 地址: 台北市文山區 交通方式搭乘捷運文湖線至動物園站2號出口下車走路約5分鐘轉搭貓空纜車可在貓空站指南宮站下車 官網貓空纜車票價表 馬武督元氣森林步道 來場綠色森林浴

    • 袋狀軌不是真正的問題來源
    • 旅客太少不足以成為列車不開到大坪林的理由
    • 小碧潭支線才是一切問題的來源
    • 小碧潭支線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陳情」中誕生的
    • 解決方案:廢除小碧潭支線改行收費公車,延長主線區間到大坪林站

    讓我們先來看看捷運路網的軌道圖。 我們可以看到在台電大樓和公館之間有一個袋狀軌,袋狀軌可以讓列車在不影響主線的情況下,暫時開進去再調頭開出來,達到迴車的效果,除了用來當臨時終點站,也可以讓故障列車暫時停進去。但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在台電大樓後面有袋狀軌之外,大坪林跟七張站中間也有袋狀軌;換言之,列車開到大坪林後掉頭,在 1999 年新店線通車之初是絕對可行的。

    有論調認為,台電大樓以南的旅客數量太少,營運起來效益不大,所以區間車只開到台電大樓。從今年 3 月北捷進出站人次來看 ,北捷 107 站當中,台電大樓以南的各站進出人次排名依序是:公館(16)、大坪林(40)、景美(48)、七張(52)、新店(65)、新店區公所(67)、萬隆(77)。 超過一半的站都在北捷人流量的前段班,即使較冷清的三個站也還有一票比他們更淒涼的。如果因為旅客太少不值得載,那各站幾乎都在 60 名以後的新蘆線,以及 70 名以後的內湖線早就可以洗洗睡了。

    既然旅客太少不是問題所在,且捷運局在大坪林站後面也有袋狀軌,那為什麼不開到大坪林呢?答案是:因為小碧潭支線需要使用七張站的袋狀軌來迴車,所以真正的問題就是小碧潭支線。 小碧潭支線與新北投支線截然不同,新北投支線早在台鐵北淡線時代就已經存在,捷運也直接沿用了原本的路線,一開始就有規劃它(所以北投捷運站就有專用月台)。但是,小碧潭支線卻在 2004 年硬插入新店線,不在原本的規劃裡,七張站也沒有準備好讓它插入,所以也沒有專用月台。 結果便是小碧潭支線必須和新店主線共用月台(這也導致現在新店線尖峰時刻的班距是「6 分鐘 -3 分鐘 -3 分鐘」,因為每兩班車就要讓一次位子給小碧潭開來的車使用,離峰時段更無法享有高密度 4-5 分一班車,而需等 8-10 分)。 小碧潭支線一方面毀了區間車開到大坪林...

    1999 年,捷運局宣布要在新店機廠內耗資 15 億新增小碧潭站,遭到部分捷運專業人員反彈,認為「以 15 億來取代接駁公車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屈服於『民意代表壓力』,有浪費公帑之嫌」。依據當時捷運局公開說法,捷運局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陳情」後,才迫於壓力增設這個站 。 十四張地區有什麼重要性呢? 那邊有個社區叫「中央新村」,裡面住的就是傳說中的國民大會代表。捷運局曾公開抱屈,強調是「拗不過中央壓力以及中央新村老國代多次請托」才要蓋小碧潭站 。這個中央壓力是什麼?捷運局長江耀宗曾公開說明「確實有中央民代透過『交通部』要求」增設小碧潭站 。說到這裡答案已經很明顯了。2004 年小碧潭站通車,捷運局又再度跳出來強調「由於鄰近十四張及中央新村居民近十年強烈陳情要求,才會增設新店線的小碧潭...

    小碧潭支線每日進出站人次才 4400,卻阻礙了每天 23 萬人次利用的公館以南新店線班次密度。廢除小碧潭支線空出大坪林站袋狀軌,讓台電大樓區間車開到大坪林站,才是符合多數人效益的安排。 小碧潭站每日 4000 多人次進出,與七張站之間的票價差距是 5 元,假設大多數人都不只搭到七張站,意味著捷運公司可以從小碧潭站賺到每日 20000 元的營收,一年可以賺 700 多萬。當初興建小碧潭站和採購車輛花了 15 億,要回本至少要 100 多年,為了回本而讓公館以南居民 100 多年都沒有密集班次,是因噎廢食、治標不治本。 更重要的是,捷運公司保養小碧潭支線與其車輛,還有營運所需的水電費,花費尚未納入計算,小碧潭站能替捷運局帶來多少收益,還是根本就是個為了政治因素而存在的賠錢貨,值得懷疑。 小碧潭廢...

  2. 2018年9月4日 · 住在文湖線松山新店線的每坪月租約為 1600 元,其次是淡水信義線與板南線的 1500 元,最後是中和新蘆線的 1400 元。 最高與最低差了 200 元。 一萬元就能換到最多坪的捷運站 🙂

  3. 2020年4月23日 · 捷運環狀線 開通車站. 環狀線第一階段開通的車站共有14站,起點為新店大坪林站,終點至新北產業園區站全線公共藝術主題「粼光」,由艾曼紐·莫侯(Emmanuelle Moureaux)設計。. 不同於以往傳統公共藝術型態,新北環狀線公共藝術分為兩部分,一為全線色彩變化 ...

  4. 捷運文湖線棕色線港墘站 2 號出口沿內湖高工圍牆行至港墘路與洲子街口即可看見 t.Hub。 開車 路線(一) :上堤頂大道後,沿路靠左行駛,下交流到後走舊宗路二段,到港墘路口右轉,經瑞光路與港墘路交叉路口後,左側即為 t.Hub。

  5. 2017年12月6日 · 身為台北人都沒注意,這些年陪我們通勤的「捷運音樂」背後意涵大揭密. FLiPER 潮流藝文誌 2017-12-06.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我們都知道捷運每一條的進站音樂都不一樣,卻不知道它們的來頭和意涵,今天就來大揭秘一下囉!. (責任編輯:李恬芳). /Yian ...

  6. 2022年10月14日 · 在先放寬發展而尚未完成交通配套的情況下縱使後來文湖線捷運通車對於內科的交通壓力紓解仍十分有限。 如果通勤人口來自於距離較遠的城鎮,自然在上下班時間的通勤壓力就難以解決,且公共運輸也難以滿足不同起訖點、不同通勤時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