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在2023年6月至8月生產的紅麴原料中,除軟毛青黴酸外,還檢出了至少兩種「意想不到的物質」,不過具體是何種物質暫未公開,亦不清楚這些物質是否與消費者健康受損有關。

  2. 固態發酵法生產紅麴米是中國的傳統產品,因其生產周期較長、工藝複雜、勞動強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產中易染雜菌而不適宜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3月,日本小林製藥旗下由2021年開始出售、3款含有紅麴成份的保健品懷疑有健康風險,導致多名用家服用產品後陸續腎臟出問題,至今造成上百人住院,多人需要洗腎,涉及至少5宗死亡案例。各生產商紛紛宣佈回收,並呼籲立即停用。

  5. 紅麴米所產生的 次級代謝產物 中,有橘黴素 (Citrinin),橘黴素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如鏈球菌、芽孢桿菌等食物腐敗菌的生長,但本身也是毒性物質,食用過量會對肝、腎等組織器官造成傷害,目前台灣衛生福利部規範紅麴米所含之橘黴素含量濃度應低於 ...

  6. 截至24日,小林製藥確認26人服用相關產品後出現腎臟疾病而入院治療;26日新收到約50人服用含紅麴成分保健品後住院的報告。該公司2023年生產的18.5噸紅麴原料中,有約16噸出售給其他公司用於釀酒、食品製造等用途。

  7. 2005年4月5日,中國大陸開展專項檢查後宣布,在30家生產企業的88種食品及添加劑中發現含有蘇丹紅。 檢出的食品及原料被要求一律收回和銷毀。 [16]

  8. 固態發酵法生產紅麴米是中國的傳統產品,因其生產周期較長、工藝複雜、勞動強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產中易染雜菌而不適宜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課題大多圍繞液體發酵展開,做了大量的工作,日本的研究較為深入,取得一定的進展。 歷史 [ 編輯] 古代紅麴的使用不晚於北宋,陶谷的《 清異錄 》第三十九事,饌羞門中已有紅麴煮肉記載,明朝 李時珍 的《 本草綱目 》25卷,谷之四中則提到了紅麴米的藥用記載。 福建省 是紅麴米的主要發源地, 古田 、 屏南 、 閩清 三縣,均有生產。 [1] 因此,紅粬又稱「福粬」,其中尤以古田紅麴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