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3日 · 開學後,COVID 疫情蔓延至校園,台灣的幼稚園、中小學陸續傳出確診案例。 兒童目前無法接種疫苗,家長與老師們,究竟如何才能預防變種病毒 Delta 入侵?

    • 台灣在《彭博》防疫韌性排行榜排倒數
    • 抗疫韌性強的 7 國、名次遲遲無法上升的 9 國
    • 推薦閱讀

    《彭博》的防疫韌性排行榜有四大類別,共 12 項指標,包括疫苗覆蓋率、醫療品質、整體致死率、封城程度、重新開放進度、航班數量及開放疫苗接種者的旅遊路線數(含國內與國外)等。 台灣 2021 年因疫苗覆蓋率不高,名次降低,隨後《彭博》在 6 月改變評分方式,以封城程度、航班數量等重新開放程度為重點項目,因此台灣即使近幾個月來疫情平穩、本土確診連續 +0,但仍處於排名中後段班。 根據《彭博》的最新統計,台灣疫苗覆蓋率 47.2%、封城指數 49、航班數量–83.7%、旅行路線 156,比起歐洲國家平均 70% 以上的疫苗覆蓋率,台灣的數據偏低,相較之下,日韓亦達到疫苗覆蓋率近7成的不俗成績。 《彭博》資料顯示,台灣封城的情況略優於其他國家,但航班數量和旅行路線數量遠不及其他已開放邊境的國家。對此...

    《彭博》指出,排行榜中有 7 國展現出抗疫韌性的一致性,雖不一定得過第一,但也從未跌到 26 名以外。該 7 個國家分別是挪威、丹麥、芬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加拿大、南韓和瑞士,其皆擁有強大的醫療保健安全網和社會凝聚力。該 7 國的民眾對政府有信心,願意遵守規範,有助於控制病毒的傳播,加上國家相對富裕,能儘早搶購疫苗。 此外,阿根廷、伊朗、墨西哥、巴西、秘魯、波蘭、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南非等 9 國,名次一直不佳,這些國家感染情況嚴重、難以取得疫苗。 因疫苗出現,許多國家試圖要恢復疫情前的生活面貌,歐洲、北美和亞太區部分國家目前爭取能與新冠病毒共存、讓民眾每周活動減少的比率盡量降低,並逐步復航、鬆綁旅行限制。

    【9 千隻烏龜塞爆走私行李箱】疫情解封,外來種動物也全球趴趴走!台灣人買寵物前請留意 【可以出國玩了嗎】你喜歡的日本、泰國逐漸打開國門,但韓國疫情的「趨緩」狀況令人憂心 爸媽晚點再帶孩子去動物園!疫情下古巴動物園封園,誕生出10個稀有動物寶寶 更多上報好文: 台灣在全球53國防疫排名倒數12名 評比重視「疫苗覆蓋率」,「+0」已非指標 《日經》最新疫情復甦排名台灣第18 3個月內大幅進步65名次 連4降!疫情影響勞動市場 10月失業率3.83%創半年來最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防疫排名暴跌倒數第7 疫苗覆蓋率低+邊境管制太嚴害丟分〉。首圖來源:上報 陳愷巨攝)

    • 不同的數據收集方式,會創造出不真實的數據趨勢。COVID-19 的國際報告標準是要求每個國家或地區報告醫院的每天死亡人數,這樣就可以比較出該疾病是如何影響不同的國家的。
    • 一定要探究離群值。數據集裡幾乎總是會存在離群值(也叫極端值,是指數據中有一個或幾個數值超出了其餘數值的範圍),但你絶不會希望你的數據分析裡一直出現離群值,這是因為離群值可能只是簡單疏忽或異常事件發生的結果。
    • 對地理數據進行標準化。大家特別容易忘記的一個基本技巧是,用人口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後,按地理區域收集的數據總是更有意義。畢竟,一個擁有 500 人的村莊,與一座 800 萬人口的城市相比,300 例病例代表的發生機率要大得多。
    • 對出乎意料的結果保持懷疑並多次檢查。無論你多麼努力地去理解數據然後建立正確的模型,總會有無數種方式導致模型意外出錯。因此,如果你將數據輸入模型後,得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特殊結果,那麼你應該考量一下,是否要對數據有所懷疑,並且仔細檢查是否遺漏了數據。
  2. 2022年1月26日 · 第一階段是 2019 年 12 月首度發現COVID-19 至 2020 年 11 月疫苗問世,稱為防疫「上半場」。 上半場期間最好的防疫方法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而能成功阻斷病毒傳播,則要歸功於過去 SARS 期間施行的各項防疫措施──手部消毒、量測體溫、出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活動等。 除了辛苦工作的醫護與防疫人員,更為重要的是在此期間遵行防疫規範、遏阻病毒擴散的 2,300 萬台灣人民。 防疫的第二階段──防疫「下半場」──則以 2020 年 12 月 COVID-19 疫苗問世作為區隔。

  3. 2021年9月3日 · 國外的觀察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後約有10%會出現新冠長期症狀,最常見的是疲倦、勞動後症狀惡化、注意力不集中與呼吸短促等。 在門診醫師評估診斷後,除了給予藥物與氧氣治療外,可轉介給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可以藉由評估患者的肌力以及居家環境,設計適合患者的運動,配合呼吸運動、肌力與肌耐力之訓練,並教導個案學習透過自我調整步調,進行適當安全強度的居家運動,協助患者漸漸回復原本的生活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中就醫的新選擇. 在疫情防治措施下,人與人的接觸進行面對面的治療變得困難。

  4. 2022年2月17日 · 如果以全世界的尺度來看,前幾個月大爆發的疫情,最近確診數又急速下降,似乎是走過了疫情高峰,原本 3 月底才要解封的英國,首相強生 2 月 10 日宣布2星期內就要解封,不必戴口罩,連確診者也不用隔離。

  5. 2020年6月3日 · 根據陝西省疾控中心的新聞稿表示,截至 5 月 22 日,當地已連續 92 天無新增武漢肺炎的確診案例,不過當天卻傳出有兩所小學、共 53 名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與咳嗽,因此緊急採取「停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