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日 · 2024 動能復甦! 美、日、中、台、東南亞展望如何? 展望明年, 台積電美國廠進度落後,預計 2025 年才會進入量產 ,因此明年廠務工程端仍會持續認列相關營收, 熊本廠則傳出將加蓋 第二座、甚至第三座,目前第二座工程標案也已經開出,預期 2024 年開工;而 聯電新加坡廠目前進度約 4 成 ,等同還有 6 成待認列。 除了美、日兩地, 中國當地晶圓廠在當地政府大力扶植下,建廠動能也逐步恢復,尤其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 ,建廠相當積極,業界看好,明年中國相關業務量將再優於今年。 另外,由於美中科技戰持續延燒,各產業供應鏈紛紛轉移至 東南亞,如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等,目前廠務工程業者都已布局東南亞 ,並採用當地人力,看好隨著供應鏈轉移趨勢延續,當地業務量只增不減。

  2. 2024年1月2日 · 半導體. 2024 全球半導體建廠要動起來了! 盤點美、日等 5 大地區進度如何? 鉅亨網 2024-01-02. 聖暉.

  3. 2023年11月8日 · 分享本文.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正在迎接台積電晶圓廠明年啟用的日本熊本縣,組成調查小組來到台灣 。 調查小組走訪台灣的竹科、中科,以及台積電中科 15 廠 ;調查結果出爐,對園區內的半導體廠環保表現按了讚。 這是一場嚴格考驗。 因為,熊本被稱為「地下水之城」,縣內熊本市居民用水 100% 來自地下水。 熊本縣居民與官員對工業汙染,更有源於歷史悲劇的深惡痛絕情緒。 熊本縣嚴格檢視工業污染,有其歷史淵源. 聽過「水俣病」嗎? 這是一種因為水銀中毒造成患者痙攣、神經錯亂、最終死亡的恐怖工業公害病。 水俣病的命名,來自於 1956 年一種怪病首發於日本的「水俣市」,據稱當時至少造成 4000 位當地居民死亡。 而水俣市的所在地,就在熊本縣內。

  4. 朋億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 朋億

    • 高科技產業群聚效應,矽谷薪資水漲船高
    • 矽谷工程師的薪資結構
    • 影響薪資待遇的要素?

    矽谷(Silicon Valley)在傳統上指得是位於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邊的聖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如今也廣泛地包含舊金山,數以千計的科技公司將總部設在此區,造就高科技人才的高度需求。 蓬勃發展中的科技公司不斷地擴張,使得薪資行情水漲船高,年薪達到千萬已不是新鮮事,甚至薪資達到兩千萬台幣(~68 萬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矽谷工程師」(或在本地華人口中稱為「碼農」)僅是一種粗略地統稱,職位可以進一步細分為:Software Engineer, Front End Engineer, Hardware Engineer,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Data Engineer, Production Engineer……等。 無論在全世界哪...

    薪資的組成主要包含 Base(基本薪資)、Stock(股票)與 Bonus(獎金)。 1. 基本薪資(Base):現金收入,每兩週發放一次。 2. 股票(Stock):依公司不同可能為每個月、每季或每半年發放。 3. 獎金(Bonus):現金收入,每半年或每年根據績效發放。 除了這些,公司或會提供簽約獎金、入職搬家費、401k 退休金、醫療保險、健身津貼、週間三餐伙食,以及各種便利服務作為員工福利。

    不同職位工程師收入會有些許差異,主要影響工程師收入要素有 職級、面試與績效表現、市場行情 等面向。 我們以 2020/06 現階段取得的資料數據,分析具指標性的科技龍頭、剛上市的公司以及即將上市的明日之星(俗稱的『獨角獸公司』)來向大家介紹在這些公司底下矽谷工程師的收入統計。 1. 職級 不同公司對工程師的職級劃分與代稱略有不同。例如 Google 為 L3/L4/L5/L6/L7,Apple 為 ICT2/ICT3/ICT4/ICT5/ICT6,為了方便比較,我們將所有的職級代換成 Google 的 L 職級。 職級跟工作能力有關,即使位在同一職級也可能有不同的薪資,一般來說能力越強薪資待遇越高,但這不表示著保證晉升。 隨著 YOE(Year of Employment,工作年資)增加,能...

  5. 2024年5月14日 · 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際併購案之一!Uber Eats 今日宣布以 9 5 千萬美元現金併購 Delivery Hero 旗下 foodpanda 台灣。此外,兩家公司也簽訂協議,由 Uber 購買 Delivery Hero 價值 3 美元的新發行普通股。

  6. 2019年3月20日 · 根據該份報告,目前發射衛星的費用從已 2 美元降至約 6,000 萬美元,透過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來發射衛星,成本有可能降至 500 萬美元;衛星大規模生產可以將每顆衛星的成本從原本的 5 美元降低到 5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