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日 · 金高銀展現率性徐玄振透著知性宋慧喬散發氣勢從30 35 40世代韓劇女主角找秋冬職場穿搭靈感. 相較於炎熱的夏季,微涼的秋天不僅有更多的穿搭單品可以選擇,也能以襯衫搭配俐落又修飾身形的外套打造多層次穿搭,配上精緻的耳環點綴細節,為職場 ...

  2. 2021年2月9日 · 長春宮皇后用金器儲秀宮高貴妃卻只配用銀器她用儀駕本宮用儀仗就連逢年過節本宮也比她少好多賞賜。 這段台詞真實性多高? 根據《國朝宮史》記載,皇后年俸 1000 兩銀子,貴妃一年 600 兩銀子,每年就相差 400 兩,怪不得高貴妃 ...

  3. 2024年1月2日 · 金管會近期公布了 2024 年金檢重點,鎖定「公司治理、防制詐騙、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動產授信風險管理、資通安全、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六大領域共 96 項檢查重點。 其中防制詐騙消費者保護資通安全三大類則會分別依據強化開戶作業檢查與網銀等高風險自動化業務管理」、「消費者個資身障和高齡權益保護理專銷售作業控管」、「產壽險業信合社新增資通系統與服務供應鏈之風險管理做加強管理。 此外,金管會先前推出的「金融資安行動方案 2.0」也建議金融業者能朝定期召開資安長聯繫會議、核心資料保全、零信任網路部署、擴大攻防訓練量能等,多面向提升資安韌性並落實資安措施。 未來順著上雲趨勢,金融業者將以新興技術與策略積極面對資安挑戰。 立即下載《2024 趨勢觀察報告》

  4. 2019年9月12日 · 世界高級品 2019-09-12. Photo via Unsplash.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無論怎麼小心收藏,時間一久,飾難免會氧化失去光澤,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的話,不妨試試看以下方法,也許能讓你的飾品煥然一新。 (責任編輯:張筑雅) 大家都有同樣的經驗,剛買的飾戴沒幾個月就開始變色, 飾變色是屬於正常的氧化現象 。 的化學性質相對較活潑,且純度越越容易氧化。 此外由於個體差異,出汗多或汗液中硫含量比較的人,其汗液與更容易發生反應,引起飾的氧化,導致變色的現象產生。 那要如何預防或是清潔變色的飾呢? Photo via Unsplash.

    • 理專之亂專題1
    • 理專瞞天大騙局,大型金控、銀行案例層出不窮
    • 每月至少賣出千萬才達標,筆挺西裝下的血汗理專
    • 銀行申訴案件年年攀高,不實銷售、盜領樣樣都有
    • 高齡金融剝削情況嚴峻,熟人犯案損失更大
    • 內控機制無效?自家銀行理專上演五鬼搬運
    • 銀行自發性建立內控機制,理專亂象才能釜底抽薪
    • 推薦閱讀

    去年 11 月,數位金融業務發展得有聲有色的台新銀行,驚爆理專盜用客戶款項弊案,受害人家屬一通電話打給了分行,才讓這起長達 12 年的「五鬼搬運」手法曝光。 9 名受害人,遭盜領金額高達新台幣 3.47 億元,其中一名受害人甚至被挪用快 3 億元,卻渾然不覺。 猶如好萊塢「華爾街之狼」等膾炙人口的金融詐騙電影,犯罪源頭千篇一律是「紙醉金迷」誘惑,台新理專弊案也不例外。周姓前理專涉嫌炒作期貨產生資金缺口,將歪腦筋動到客戶身上,利用信任挪用不法資金,終至愈陷愈深。 弊案遭揭發後,金融監理與司法機關分頭並進,展開地毯式調查,事證明確後,金管會毫不留情開鍘台新銀 3000 萬元,創單一銀行最高罰鍰。 犯下挪用客戶資金的周姓前理專,則被檢方求處 10 年以上重刑。台新銀行雖然在事發後強調會虛心檢討並保...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坦言,那時候是受害家人致電給分行,台新銀才啟動調查;創立已近 30 年的台新銀行被處以鉅額罰款,「被媒體標註裁罰金額最高,相信他們(台新)很沒面子!」 根據《銀行法》規定,銀行經營業務包括收受支票存款等 22 項,也就是說,銀行營運基礎源自於吸收社會大眾資金,要贏得消費者信任,才能獲得更多業務,取得先機。 然而,台新銀行理專盜領並非單一事件,時間軸往前推,金管會統計 2017 年有 4 件弊案、 2018 年 2 件、 2019 年 8 件、 2020 年 6 件。總共有 17 家銀行遭金管會開罰,多半是大型金控、知名銀行。 別以為公股銀行不會出事,華南銀行前襄理被控利用客戶信任之便,涉嫌偽造提款單, 14 年來挪用客戶資金近 2 億元,搬移至先生經營的公司作為週轉之...

    理財專員,一般人稱理專,工作主要內容是為銀行客戶提供理財服務,舉凡基金、 ETF 、連動債、保險、債券、外幣商品都在銷售範圍。 理專薪資可分為底薪與業績獎金兩部分,每月底薪固定,業績獎金則要看手續費收入是否達標。一般來說,每月手續費收入基本目標約 20 萬元,如果一個理財商品以 2% 作為手續費,等於理專 1 個月要賣出總額 1000 萬元的商品才算及格。 一名在國銀擔任理專的 C 先生提到,剛開始找業績,自然會先從家人、朋友銷售起,「說真的有家人支持(業績)超重要」,或者就是從公司分到的名單下手,但這名單中可能含金量不高,多數人只想存錢,「現實就是,打 100 通電話可能才成交 1 筆生意,而且被掛電話是家常便飯」。 隨著低利率時代來臨,利差成微薄利潤,銀行轉而瞄準手續費收益, C 先生表...

    追求利潤極大化固然是為商之道,但數字會說話,翻開近 5 年評議中心受理民眾申訴銀行爭議統計, 2016 年為 397 件、 2017 年 321 件、 2018 年 638 件,到了 2019 年更是暴增至 1512 件,去年更是直衝 2049 件。爭議類型多半涉及不當、不實銷售,這當中也包括盜領。 評議中心觀察,部分理專會使用銷售話術,讓消費者對獲利有美好期待,有些不肖理專更會鼓吹民眾解舊保單買新保單,藉此賺取佣金。 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示警,申訴消費者年紀有高齡化趨勢,除了人口結構高齡化以外,長者相對年輕族群通常有更多資產,部分理專親切問候,讓長者產生信任感後,若有理專濫用這份信任感,就可能讓長者做出不太適當的投資決策。

    目前評議中心受理極大宗爭議商品為投資型保單。評議處副處長陳容盟說,高齡消費者把它想成過往的保險,但理專可能沒有告知自負盈虧,或消費者以為是純粹投資,「以為錢放在投資帳戶裡每年獲利 3% 」,沒意識隨著年紀增長、保費會墊高等負擔,當保單報酬率降低,糾紛自然就來了。 事實上,高齡長者被金融剝削並非台灣特有現象,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先前發布老年金融剝削可疑活動報告,疑似老年金融剝削案件由 2013 年平均每月約 1300 件增至 2017 年每月約 5300 件,成長 4 倍之多,長者損失或他人試圖竊取金額,從 2014 年 9.31 億美元, 2017 年攀升至 17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超過 5 成通報剝削...

    顯然,強化銀行內控是美國拋出強而明顯的訊息。依據金管會要求,銀行內控須設有三道防線機制,第一道防線為業務單位自我管控,第二道為法遵和風險管理,第三道則為為內部稽核。 即使金管會要求業者設下三道防線,林志吉坦言,銀行內控出現兩種問題。 金管會發現,針對理專風險控管,部分銀行內部根本沒規定,理專是否謹守界線,全憑個人一念之間。另一種則是防線單位沒有落實內控。舉例來說,有銀行內部規定是理專出門拜訪客戶,主管要在一定時間致電客戶確認,如果主管剛好在忙,疏忽可能性就會提高。 林志吉透露,曾經有一案例是, A 銀行發現某帳戶匯出入頻率相當高,可能早上匯入一筆資金,下午立刻轉走,向檢調通報帳戶疑似涉嫌洗錢, B 銀行接獲檢調通知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家理專在搞鬼。 為了讓銀行內控「上緊發條」,金管會祭出「理專...

    英國金融記者兼作家、經濟學人前編輯 Hartley Withers 曾說過:「好銀行是由好的銀行家所建立,而非好的法律。」 理專亂象要釜底抽薪,不能光靠金管會睜大雙眼、緊盯銀行稽核一舉一動,唯有業者自覺建立完整內控機制、塑造良善文化,才能有助於降低弊端。 林士傑認為,當今社會講究企業的社會責任,銀行業最優先的企業社會責任就是客戶權益保護,銀行絕對有義務保護客戶資金安全。

    【理專之亂2】背負百萬業績每月又得重新歸零,理專血淚一手告白 【理專之亂3】理專噓寒問暖好麻吉,消基會: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零利率的時代,金融業還是發大財?經濟學者告訴你「你買的基金不是你的基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理專之亂/你的錢被五鬼搬運了嗎? 一場動搖「銀本」投資風暴〉。首圖來源: TRMK @ shutterstock)

  5. 2018年6月26日 · 政府請台新出資 365 億挽救彰,嗣後竟然因為彰與財政部的財幫勢力抵制,使得這樁民公併卡死。當年的改革做半套,財幫勢力未能掃除,使得台灣嚷嚷多年的亞太營運中心,到現在連像樣的流都做不起來。台灣空有滿手資金,卻沒有良好的 ...

  6. 2017年2月24日 · 這本會是二次金改的成功範例卻因國民黨的抹黑追殺下台新不但無法併購彰銀更在2014年被馬政府以諸多濫用公權力的手段搶走經營權。 由於當年台新乃是透過公開招國際標,白紙黑字買下彰銀,連公開招國際標都能被政府毀約,導致外資認為投資台灣市場風險甚高,更讓太古投資集團董事長單偉建,因此撰文「臺灣經濟:莫要當傻瓜」,批評臺灣政府政策多變,言而無信,難怪外資裹足不前。 政黨輪替,新政府卻延續前朝政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