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連江縣政府馬祖民俗文物館-首頁. 歷史為全民共同記憶,文物乃前人智慧結晶;族群發展取決於歷史之厚實,游子魂縈故里則以文物為憑依。 馬祖本海上之荒島,宋代以來即見閩東漁人涉險汎淀於此,其後漸成聚落。 先民雖胼手胝足,耕海為田,而隨身遷移之禮制民情,卻猶見中原古風。 民國三十八年,馬祖因海峽風潮而成海上長城。 國軍轉進,開物成務,建設鴻猷,肇建此時。 民國四十五年為因應軍事所需,地區實施戰地政務,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將本地建構成軍事民政雜揉之特殊風貌。 整軍經武之後,民生條件轉佳,教育普受重視,惟傳統文化卻因鄉賢徂落而呈花果飄零。 地區政府有鑑於此,於民國六十三年建請軍方撥移清水村庫房壹座,草創馬祖歷史文物館。 體制因陋就簡,了無規模可言。

  2. 00:00. 乘載馬祖數百年演繹歷史. 來到馬祖想要瞭解馬祖歷史體驗馬祖文化對馬祖有個通盤的認識走一趟民俗文物館準沒錯2002年重新整建的馬祖民俗文物館為一座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之建築不僅建築物外觀頗具閩東特色還有老酒罈小窗美人靠裝飾期間雅致風情展現了閩東美學的精華館內收藏許多馬祖先民的生活器物各層主題不同從歷史起源地形地貌常民生活語言文化風俗建築把馬祖的點點滴滴紀錄得鉅細靡遺。 進入館內,一樓播放著馬祖軍管時期紀錄片,可以知道當時軍民生活概況,也設有展示區,展出馬祖近年考古成就,以及展示馬祖的地理位置;二樓陳列馬祖傳統建築、產業面向,三樓則是與宗教信仰、戲曲民樂、工藝品等相關之各種禮俗意涵;再往上走,則是公共展覽空間,常有藝術作品在此特展區展出。

  3. 馬祖民俗文物館, Matsu Islands, Taiwan. 2,458 likes · 18 talking about this · 6,722 were here. 本館採主題式展示,典藏文物以馬祖特有歷史、常民文化及產業為主體。

    • (60)
    • 454
    • 2.5K
  4. 馬祖民俗文物館位於清水村135號主體建築採閩東風格以高低錯落的聚落型態由點體的結合突顯馬祖獨特的閩東建築文化。 全館共有地上四樓及地下一樓,地下室是館藏的庫房區,不對外開放。 文物館一樓除了大廳以外還設有多媒體展示區植物展示區生態展示區紀念品展示區與印象館。 主要展現馬祖的地理空間、海洋、地質、植物、鳥類等意象。 進入一樓大廳,左側明顯的位置上,陳列一座清代「閩浙總督告示」石碑,這座石碑刻於清同治8年,距今130餘年,原本樹立於北竿塘岐村,民國71年運至南竿,由歷史文物館典藏。 碑高217公分,寬73公分,文長506字,由花崗石打造而成,是馬祖民俗文物館的「鎮館之寶」。 二樓包括有淵源館、建築館、生活館與產業館。

  5. 馬祖民俗文物館位於南竿鄉清水村介壽公園內毗鄰經國紀念館勝利水庫與勝利山莊依山傍水風光靈秀始建於民國63年72年重建目前的新館是於民國88年興工93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為保存馬祖文化資產連江縣政府首先在民國63年10月於清水村勝利水庫上方興建完成一棟RC二層建築並向民間蒐集地區文物陳列供地區軍民與外賓參觀由於受限於經費內部設備與館藏文物僅具草創規模。 民國71年,馬防部撥款新台幣兩百餘萬元重修文物館,全館分設為民俗、景文、振武及懷德等四廳。 重修工程歷時約半年完成,並分別從北竿、東莒移來清代鹽碑、東莒燈塔霧砲等古蹟,陳列於館前,於民國72年元旦重新開館。 民國85年11月,馬祖首屆民選縣長曹常順向文建會爭取補助一億八千萬元,將歷史文物館拆除,在原址擴建新館。

  6. 透過漁建築語言等生活民俗文物來呈現馬袓獨特的閩東文化特色。. 文物館採閩東建築樣式,為單棟建築物,造型卻高低錯落,塑造聚落群體意象。. 入口斜坡在廣場的外圍,輪椅朋友可由斜坡進入文物館。. 館內提供換證租借語音導 ...

  7. 馬祖民俗文物館 ( 福州語 平話字 : Mā-cū Mìng-sṳ̆k Ùng-ŭk-guāng )是位於 中華民國 福建省 連江縣 南竿鄉 的一座以馬祖在地的 閩東文化 為主題的 博物館 [2] 。 歷史 [ 編輯] 馬祖民俗文物館前身是1974年連江縣政府於 勝利水庫 右方興建的歷史文物館,為二層水泥建築。 曾於1983年重修再開館,惟當時展場空間狹隘並維護不佳。 1997年,由時任連江縣長 曹常順 向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爭取補助一億八千萬元,將舊館拆除,於原址擴建新館。 1998年正式動工,2002年主體建築竣工,新館進行內部規劃設計,於2004年1月1日,正式以「馬祖民俗文物館」為名重新開放 [3] 。 主題展覽 [ 編輯]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