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8日 · NVIDIA 執行長於 2023 年 10 月 18 日的鴻海科技日現身宣布與鴻海在智慧工廠以及下一代全球智慧電動車平台進行合作鴻海將透過 NVIDIA 技術用於工廠製造與檢測工作流程的數位化機器人平台開發基於語言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並藉由 NVIDIA Drive ...

  2. 2022年10月18日 · 電動皮卡Model V 是鴻海完成一般車款及大型商用車中間拼圖的設計更成為台灣第一台自行設計開發的電動皮卡由鴻海加上MIH電動車平台聯盟垂直整合產生本身對應1噸載重能力及3噸拖曳能力並且能對應全地形行走穿越能力。 在今年度的鴻海科技日中,鴻海分別展示日前已經預告的新款五門掀背車款 Model B ,同時也宣布推出以皮卡 (pickup)形式打造、採四門設計的Model V,藉此擴展旗下電動車款式佈局,同時也強調藉由MIH電動車平台聯盟,與全球合作夥伴一同加速電動車產業發展。

  3. 2021年3月26日 · 鴻海成立製造電動車聯盟MIH 2022年量產電動車巴士 2023年轎車上市. 看來電動車一定是不可逆的趨勢了鴻海能不能繼電腦手機後繼續吃到代工製造這塊大餅集合超過1200家廠商的電動車製造聯盟MIH的成功將是關鍵所在。. 鴻海推動的MIH電動車聯盟今天 ...

    • 裕隆電動車的發展史
    • 鴻海發展汽車電子生產平台的過去
    • 兩者合作有何優勢

    在 2006 年 Tesla橫空出世,在 2008 年成功上市之前車界笑稱為玩具車的 Tesla Roadster ,它採用了 Panasonic 主要用於筆記型電腦的 18650 規格鋰電池、Tesla 神一般的電池管理系統,以及 Lotus Elise 蓮花小跑車的車身。這台玩具車總共造了 2,450 台,並賣到 30 個國家。當時的 Roadster 就已經有 393 公里的續航力、加速 0-97 公里小時只要 3.7 至3.9 秒,極速則是時速 201 公里,最可怕的是它的效率:高達 88%,以致於它的油耗水準是相當汽油車的每公升 50 公里 (MPGe)。 可以想見,所有當時的車廠全部都瞬間傻了。舉例說明,當年 GM 曾經大手筆的生產了 EV1 電動車,但是又因為「不明原因」大肆搜...

    鴻海發展汽車電子生產已久,遠在 2012 年,因為一個新聞「鴻海太原廠爆發群毆事件造成停工」,才讓大家都知道:喔!原來鴻海早就已經在生產汽車電子產品了。其實,鴻海早早就在布局汽車電子、甚至劍指整車製造。早在 2005 年,鴻海就已經以新台幣 3.7 億元併入安泰電業,這在當時是國內4大線束廠之一,生產各式感知器、汽車線束等等產品。另外,鴻海旗下的各個公司也已經把電池、馬達、馬達控制系統、中控電腦、內裝儀表板、等等一切零組件都準備好了。而且,也已經準備好了出海口:FCA 飛雅特克萊斯勒聯盟。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我們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和裕隆合作,補足集團在整車設計的能力,過去在資通訊產業領域,鴻海獨創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模式獲得不錯的成果,未來希望透過這樣的營運模式服務我們在車輛領域...

    從國內 Gogoro2 授權出去,讓許多傳統品牌自行設計電動車,並且都在短短時間內就開始量產。與過往整車設計製造至少 3 至 4 年的速度相較之下,電動車比起燃油汽車更加模組化,也就更加標準化。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之下,未來的世界裡,電動車的生產製造只會愈來愈像智慧型手機。筆者大膽預測,未來消費者更重視的,很有可能是使用者體驗,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體驗,其實是靠著軟體來創造的不是嗎?鴻海集團若是吸納了華創車電的整合功夫,其實整個成長軌跡是鴻海集團非常熟悉的從零組件製作到整機這個套路。 ▲未來鴻海裕隆的合資公司有可能成為一家電動車整車代工廠。目前第一個客戶已經確定是 FCA 了。

  4. 2022年9月1日 · Luxgen. 電動車. 鴻海. NFT. LUXGEN N7. Model C. 裕隆集團旗下汽車品牌 LUXGEN 啟動再造計畫後,今日宣布新世代純電休旅車 LUXGEN N7 ,以肩負推廣純電交通普及作為產品使命,售價將低於新台幣 1 百萬元,希冀使電動車更為親民與普及,首批量產的 LUXGEN n7 預計在 2023 年下半年交車。 車主 NFT 將作為去中心化的車籍憑證,紀錄自出廠、保養、零件替換與出保等資訊. n7 純電代言人專案的獨享優惠.

  5. 2022年10月8日 · 創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的電動車新創公司INDIEV稍早宣布將與鴻海合作透過其近期收購的俄亥俄州工廠製造第一輛可量產原型車INDI One。 在此之前,鴻海在今年5月完成原本隸屬通用汽車的俄亥俄州工廠收購後,目前已經著手量產電動貨卡,而拖曳車產品則計畫在2023年第一季進入量產。 而此次與INDIEV合作,更凸顯鴻海在電動車產品代工量產的製造能力。 鴻海產品長蕭才祐說明,未來將持續挖掘透過俄亥俄州工廠製造更多電動車的合作機會,而目前與INDIEV之間也將持續深入合作,除了協助製造可量產原型車,未來還會有更多合作項目。 而INDIEV強調以高品質汽車工藝,以及嚴格電子產品製造標準打造車款,預期將藉由INDI One創造全新駕駛體驗。

  6. 2021年8月13日 · 鴻海對於進軍電動車生產計畫相當積極除了先前提出要當當電動車的 Android的MIH平台設計稍早更在股東會議中確認將在2022年於美國泰國設立電動車工廠並且計畫在2023年投入量產在此之前鴻海在去年就已經提出電動車開放平台並且在今年宣布啟用MIH平台設計更與中信集團合作成立新能源車產業基金目標籌集新台幣100億元資金協助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同時,對外合作部分更與Fisker汽車合作推出新款電動車,並且與Gogoro合作加速擴展電池交換系統與智慧電動機車發展,另外也包含與中國吉利汽車合組全球電動車代工,更與泰國國家石油合作電動車開放平台,稍早更入股碩禾電材及SES加速電動車電池材料開發,同時也與日本電產在台灣設立合資公司,藉此推動電動車關鍵技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