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9日 · 2020/07/19 16:5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長江流域近期洪災不斷三峽大壩潰堤疑慮也再度引起外界關注長江今年第2號洪水於7月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已達到今年的入汛以來的最高值中國官媒罕見承認三峽大壩發生位移變形! 《新華社18日報導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於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8時達每秒6萬1000立方公尺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出庫流量每秒3萬3000立方公尺,攔洪率超過45%,攔蓄多輪洪水後,三峽水庫水位已達160.1公尺,超出汛限水位15公尺多。 報導中承認,三峽樞紐運行部門監測記錄顯示,三峽大壩發生「位移、滲流、變形等」。

  2. 2019年7月9日 · 現正熱映中. 中國的三峽大壩從立項開始就是各方爭議的焦點。 (德國之聲) 一個通過對比三峽大壩近年來衛星圖像的影片得出中國這個世紀工程已處於崩潰狀態的影片激起了民眾的憂慮和討論。 德國水利專家指出,相關影片製作非常「外行」,是赤裸裸的「假新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 傳播歷史. 2019年. 2020年. 潰壩論與兩岸關係. 相關條目. 備註. 參考資料. 三峽大壩變形論. 期間,輿論再度提出 ,洪水會波及長江沿岸大城市,遠至上海。 是此類觀點的支持者 。 三峽大壩變形爭議是關於 三峽大壩 在長江 汛期 已變形將潰壩 的 陰謀論 ,在2019年7月和 2020年6月中國南方水災 期間, 台海兩岸 網絡社群、媒體對這一話題有過熱議。 [1] [3] 但目前尚未有任何確切證據能證明三峽大壩存在變形。 傳播歷史 [ 編輯] 2009年時的三峽大壩壩體. 2019年 [ 編輯] 2019年6月底, 推特 等平台上開始流傳相關內容,有網民依據兩張 Google Maps 照片的對比,聲稱三峽大壩已經變形 [4] [5] 」。

  4. 2020年6月23日 · 連日豪雨加上超出防洪水位許多人擔心三峽大壩會因此潰堤就提出了為何不開始排放壩內的存水而就有網友對此分析並提到潰壩的原因有 4 一是當上游洪水量大於壩體洩洪量使水位上升造成水壩溢堤且因為溢堤的位置通常下方是直接衝擊壩基壩基被淘刷了壩體就倒了於是就潰壩了網友分析三峽大壩潰壩的原因。 (圖/翻攝自 PTT )...

  5. 2020年6月22日 · 焦點新聞. 達志. 2020-06-22 18:11. +A -A. 加入收藏. 被認為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集發電航運調水防洪優勢於一身當年早已定調要推行的工程竟有一人在中國人大代表會議上高喊著我反對」,身為台灣人的他何來斗膽力阻已運作17年的三峽大壩近年不斷傳出壩體變形傳聞儘管遭到駁斥但每年一到汛期三峽大壩能否能發揮防洪效果的話題就會再度浮上檯面。 今年格外受到注意的關鍵是,中國大陸水利部,在本月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現已全面進入汛期,目前已發生18次強降雨,有148條河流出現超過警戒線水位以上的洪水,得嚴防洪水。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直言,超標洪水很可能會超出現有的防洪工程能力,不排除可能是「黑天鵝」事件。

  6. 2020年6月26日 · 香港建築工程師潘焯鴻即在個人FB專頁表示網傳大壩變形的衛星圖其上所呈現扭曲外觀根本不可能在混凝土建築物出現大壩存量高峰為180米超過175米才需要不正常洩洪而警戒線則是145米按現時儲水量就僅僅超過警戒線2米實際上遠遠未超過大壩容量。 🔑🔑🔑 重慶綦江遇80年來最大洪水 一度超防洪水位5米 🔑🔑🔑. + 5. 所謂「變形圖」其實是2019年舊料 ,源於有網民求其在Google地圖上截拍就看圖作故事。 三峽集團當時就解釋過,衛星圖不是實景拍攝,而是由演算法組合製作,圖像會有偏差,而專家定義的「變形」完全是另一回事,屬於壩體「受水位和溫度影響呈週期性變化」,出現極小幅度位移,是受監測的正常現象。 牆外「天降異象」綽頭大行其道.

  7. 2020年7月3日 · PTS is a Taiwanese public broadcast service. 「受近日強降雨的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20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增加至2萬6千5百立方米每秒海事部門加強巡航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中國央視主播沒有說的是從6月2日開始到現在這場暴雨不曾停過重慶綦江面臨80年來最大洪水高及胸口的大量積水湧入民宅從空中望去泥水橫流全中國26省數千萬人被迫撤離家園三峽大壩即將潰堤的傳聞也不絕於耳。 謠言追追追 三峽大壩真的岌岌可危嗎? 三峽大壩擋不住洪水的主要論述有兩點,一是從空拍照來看,三峽大壩和往常相比明顯變形;二是三峽大壩上游的水位接近137公尺,超過「防洪限制水位」2公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