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什麼是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複雜而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它是起因於主動脈血管壁的中層因各種原因(如高血壓或結締組織缺陷)受損後,加上血管壁內膜破裂,血流經由內膜的裂孔,進入血管壁中,將血管內膜和中層撕開,而血流可以在此撕裂開的空間中流動,形成所謂的『假腔』。
    • 會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因素:高血壓—約2/3的患者都有高血壓的病史。先天性主動脈窄縮。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屬於先天結締組織疾病—容易造成昇主動脈破裂。
    • 常見症狀:胸痛(有90%的病人會有):主要以突發性像似肌肉被撕裂般的疼痛,也可能轉移到頸、下背部等等如果胸痛僅在前胸,有可能為升 主動脈的剝離;如果疼痛有延伸至頸部或者下顎,有可能為主動脈弓的剝離;如果疼痛延伸至下背部,有可能為降主動脈的剝離。
    • 診斷:1.身體檢查:醫生會檢查您的四肢脈搏、心跳速率、血壓是否正常、有沒有心臟雜音、呼吸有沒有異樣。2.胸部X光檢查:看看心臟主動脈、氣管、縱隔腔是否有移位或其他變化—肺部積水。
  2. 一 、什麼是冠心症?. 心肌本身的血液供應來自主動脈延伸出的冠狀動脈,因其解剖構造像皇冠一樣故名冠狀動脈。. 因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造成的心臟疾病,就稱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症。. 二、冠心症的危險因子. 抽煙、高血壓、高血脂(或血脂異常 ...

  3. 由於醫學科技不斷進步有所謂的主動脈支架出現可應用於主動脈支架的尚有主動脈狹窄剝離或受損傷的情況其操作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腹股溝附近切開約三公分的小傷口以導管穿入股動脈在X光透視下將支架由股動脈定位到欲治療主動脈的位置並將支架張開藉以將主動脈瘤剝離或破損處隔離在外而去除主動脈大出血的風險整個過程所需時間約兩個小時術後數天即可出院可大幅改善傳統手術治療所帶來的缺點。 然而主動脈之病灶部位與病灶長度與外型皆有所不同,因此術前必須以電腦斷層詳加評估,始能確定是否適合置放。 有些較複雜情況則必需由主動脈支架配合繞道手術,即所謂的混合手術 (Hybrid operation)才能根治。 語音服務. 回前頁 至頂端. 瀏覽人次:7722.

  4. 併發症有中風血管剝離出血主動脈瓣膜逆流和心律不整包括植入瓣膜周圍中度以上滲漏及術後須植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 參、結論. 這樣的手術方式傷口小、病人術後恢復快,在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病人接受TAVI治療,特別造福許多原本因為風險過高而無法接受傳統開刀治療的病人。隨著各家醫院及醫師經驗的累積,及各家廠商不斷推出改良的新瓣膜,目前在歐美國家TAVI已經取代傳統開刀方式,成為主流的治療(McRae, & Rodger, 2012)。 肆、參考資料. 施志遠(2018)‧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之經驗‧奇美醫訊,122,27-28。

  5. 瓣膜疾病的種類有二尖瓣狹窄及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及閉鎖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及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常見症狀: 臨床表徵主要呈現為喘無力胸痛下肢水腫肺水腫等症狀。 三、致病原因? 風濕性心臟病:約佔瓣膜性心臟病70%,以女性居多,大多為幼年時患風濕性感染所引起。 退化性心臟病:老年人的主動脈疾病,大多為主動脈狹窄。 而中年以後之僧帽瓣脫垂之病人,為腱索過長或腱索斷裂所造之閉鎖不全。 感染性心臟病:因細菌或黴菌感染所造成之瓣膜破壞,較常造成瓣膜之閉鎖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常在嬰幼兒時期即可發現。 表現症狀為心雜音或生長上的遲緩、發紺等。 四、治療方式: 1.內科療法:

  6. 主動脈剝離 瓣膜性心臟病 心房顫動 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衛教手冊 高血壓 高血脂症 血管性暈厥

  7. 成人各類心臟瓣膜及冠狀動脈繞道傳統及微創手術含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微創手術). 主動脈疾病及各類大血管手術及血管腔內治療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手術及覆膜支架置放). 週邊動脈疾病之診斷與手術治療 (氣球擴張、支架置放、塗藥氣球或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