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4日 · 統計思考與模型思維. 「統計學一門很實用的學問。 不過,許多學生學習了統計學的內容後,即便考試也考的很不錯,但就是無法在生活中與工作實務中,順利應用出來。 面對這類問題,我們總是鼓勵同學們要先建立統計思維,從基礎的數據分析開始,養成以統計為基礎的批判思考能力。 如此一來,就有機會將統計運用在實務上,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點擊觀看全文. 圖1...

  2. 2023年7月24日 · 小結. 統計到底哪裡可以用得到? 又要怎麼開始呢? 剛開始想了解資料與統計的同學們,常常聽到資料界的工程師說分析、模型都要用到統計的觀念,但統計的觀念運用在哪,卻總是難以具體地感受到。 找來一本統計課本,卻對一開始的基本知識感到疏遠而容易失去興趣。 所以我希望透過本文中的簡單例子,來介紹一些統計的概念。 希望透過例子,讓你了解統計的使用情境與產生興趣。 為了簡單的傳達概念,文章內容會省略掉一些計算細節,然後會出現幾個對剛開始想了解統計的人來說陌生的名詞,但大致不妨礙這篇文章想傳達的概念。 希望平常忙碌的你,可以因為這邊粗淺的介紹,讓你產生較具體的感覺跟興趣。 而更多細節,在你看完並且還想進一步了解後,就可以拿一本統計學課本來好好的來研究喔。

  3. 統計學 是在資料分析的基礎上,研究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反映數據資料,以便給出正確訊息的科學。 這一門學科自17世紀中葉產生並逐步發展起來,它廣泛地應用在各門 學科 ,從 自然科學 、 社會科學 到 人文學科 ,甚至被用於 工商業 及 政府 的情報決策。 隨著 大數據 時代來臨,統計的面貌也逐漸改變,與資訊、計算等領域密切結合,是 數據科學 中的重要主軸之一。 譬如自一組數據中,可以摘要並且描述這份數據的集中和離散情形,這個用法稱作為 敘述統計學 。 另外,觀察者以 數據 的形態,建立出一個用以解釋其 隨機性 和不確定性的 數學模型 ,以之來推論研究中的步驟及母體,這種用法被稱做 推論統計學 。 這兩種用法都可以被稱作為 應用統計學 。 數理統計學 則是討論背後的理論基礎的學科。

  4. 第1單元 統計思考開門 | 心理科學基礎統計. 科學創見從對現象的推測開始,只要好奇親眼目睹或耳聞的現象之發生原因,推測如何發生的過程,就有最初步的 假設 (Hypothesis) 。 假設要成為讓人信服的說法,需要有 正面證據 (Positive Evidence) 的支持,以及不被 反面證據 (Negative Evidence) 推翻。 決定該找到什麼樣的證據,還有收集證據的方法,與假設放在一起就構成 科學思考 (Scientific thinking) 。

  5. 2020年8月3日 · 那麼究竟什麼是統計思維其實統計思維有層次性如果把它視為一個金字塔型的構造從最底層的敘述統計開始依序是數據分析層次的敘述統計推論統計資料科學到批判思考的統計思考和模型思維以下我們簡單說明建立統計思維的層次如圖1所示。 圖1 「建立統計思維」的層次. 1.敘述統計(Descriptive...

  6. 其他人也問了

  7. 為了建立數據導向的決策過程. 這三個目的之間的區別,不妨視為短、中、長期的工作需求。 解決問題的場景,在我們每天的日常都會發生;而在提案或說服對方時,我們需要用數據來展現出效益,創造出對方行動的意願與誘因;長期而言,我們要建立起一套數據導向的決策過程,更客觀、更有依據地做出各種決定。 首先,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衡量影響、找出原因、設定目標、比較對策與檢視成效,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商業數據的蒐集與解讀,這也是多數人對於商業數據解讀,最主要的認知印象。 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能又會衍生出其他的「新」問題。 比方說,問題解決不了怎麼辦? 有沒有可能在問題剛發生、或是造成影響還不大時就被發現出來? 除了眼下顯而易見的問題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隱藏的問題存在?

  8. 2020年2月13日 · 特徵統計可能資料科學中最常用的統計學概念。 它你在研究資料集時經常使用的統計技術,包括 偏差、方差、平均值、中位數、百分數 等等。 理解特徵統計並且在程式碼中實現都是非常容易的。 請看下圖: 上圖中,中間的直線表示資料的中位數。 中位數用在平均值上,因為它對異常值更具有魯棒性。 第一個四分位數本質上第二十五百分位數,即資料中的25%要低於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