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8月29日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就是大家俗稱的壞膽固醇,當膽固醇太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阻礙血管通暢,讓血管變狹窄,會增加中風、心臟病、心肌梗塞的風險。

  3. 2019年4月23日 · HDL是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而LDL是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 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

    • 體內脂蛋白濃渡過高,會產生斑塊,造成粥狀硬化
    • 低密度脂蛋白有運動膽固醇的功能 濃度不能太低
    • 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高於160 Mg/Dl心血管疾病危險性才加倍
    • 沈積在血管壁的斑,其實成分是已經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分子中所含的膽固醇即稱為低密度膽固醇 (LDL-C)。壞膽固醇在整個LDL 的分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大都穩定在 45%左右。一般人經常聽到的論點是,膽固醇(特別是壞的膽固醇)濃度升高時,容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即當血液中脂蛋白濃度過高時,脂蛋白就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引起局部發炎反應,並吸引單核球沾黏進入血管內層,變成巨噬細胞吞噬堆積的脂肪。 而吞進脂蛋白的巨噬細胞堆積在血管壁中,就會形成黃色黏稠的斑塊,造成粥狀硬化。而巨噬細胞還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刺激血管壁上平滑肌細胞增生,使斑塊纖維化,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管腔變小,血液流通困難。有時硬化斑塊會被血流衝擊產生裂隙,在該處形成血塊,堵住血管而產生血栓病變。

    但是,也不能忘記,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人體重要的脂蛋白,像是一個貨車,會把肝臟製造出來的膽固醇往外送,隨著血液循環運送到需要膽固醇的細胞,例如到了卵巢以便合成女性荷爾蒙,到了腎上腺以便成為製造腎上腺皮質素的原料,到了皮膚以便合成維生素D等,所以,要讓低密度脂蛋白濃度不要飆高,但也不能讓其降得太低,否則反而會影響膽固醇的運送,讓需要膽固醇參與的生理機能運作受阻。

    而根據近年來幾個臨床人體實驗研究結果顯示,低密度膽固醇濃度變高並不會提高死亡率,至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沒有比較高。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要多少才是危險?2006年美國內科年鑑發表了一篇統計文章,他們統計了許多大型降膽固醇實驗的結果結論是:低密度脂蛋白超過160 mg/dl上的危險性才是加倍,至於160以下與130以下的危險性,根本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最有效的治療是將低密度脂蛋白從210降到160,這時的危險率可下降將近10%。 由於界醫界近年來認為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過高,就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所以研發的降血脂藥物開始著重於降低密度脂蛋白濃度的statin類藥物,但是根據醫學統計,statin類藥物可以降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卻僅降低約1%不到的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

    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國際臨床研究發現,沈積在血管壁的斑塊,雖然有低密度脂蛋白的成分,但卻是已經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會卡在血管壁上,但低密度脂蛋白並不會,因此oxLDL-C才是真正的「壞掉」的膽固醇,抽血檢查oxLDL的濃度值,才是最能真正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是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的重要指標。 延伸閱讀: 冠狀動脈到底阻塞了百分之幾 才需要裝支架? 血管裡的這個潛伏者 竟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幫兇」 動脈粥樣硬化有4個明顯的特徵 小心出現1種就有生命危險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

  4. 2018年12月10日 · 1.富含水溶性纖維食物: 研究報告指出, 每天吃約3/4杯燕麥片有助降低膽固醇達4~8% ,原因燕麥片含水溶性纖維,但燕麥不能降低三酸甘油酯,反而會升高,因此食用上要注意。 而除了燕麥以外,蘋果、橘類水果、腰豆、眉豆等也含豐富水溶性纖維及豆漿、豆腐、黃豆中含的異黃鹼素也有助降低膽固醇。 2.含維生素C與E食物: 柑橘類水果、馬鈴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綠色多葉蔬菜等,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含量,可降低血脂,調整血脂代謝。 3.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鮭魚和金槍魚等魚類中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建議可將每周攝取肉類的一半的量以魚類代替。 延伸閱讀.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 這裡 就知道.

  5. 2024年1月9日 · 健檢報告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就是大家口中的「好膽固醇」,如果 HDL-C 數值過,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 HDL-C 正常值多少?太怎麼辦?該如何提高好的膽固醇?HDL-C 越高越好嗎?

  6. 2023年1月18日 · 膽固醇是組成細胞膜、賀爾蒙的材料,對維持生理運作十分重要。 膽固醇的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自行合成的內生性膽固醇,另一種是來自於飲食,看到這裡你就會發現,原來身體會自己製造膽固醇! 在我們體內,有高達 70~80% 的膽固醇是由肝臟或小腸細胞自行合成,剩下的 20~30% 才是來自於吃進去的東西。 其中,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最大因素,就是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吃太多,容易加速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還會增加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導致血管內膜增厚、血管彈性降低。 長期下來血管會像管路不通的水管一樣阻塞,會提高「這些」疾病的發生風險: 中風. 高血壓. 周邊血管疾病. 心臟病. 營養師指出,需要小心堤防的不是膽固醇,膽固醇在適量攝取的情況下,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7. 2022年3月7日 · 什麼是低密度膽固醇? 與心血管疾病關聯性高. 許多人都知道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相關,醫學上研究也發現,除了總膽固醇之外、膽固醇當中的 LDL(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人稱之為低密度 膽固醇 )尤其跟心血管風險相關。 甚至有論文發現,當 LDL 超過 100 mg/dL 的時候,血管每年管壁的年增率就會增加,血管會慢慢變狹窄。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轄下的國家心臟肺血液研究機構(NHLBI)建議 20 歲以上男女性總膽固醇控制於 125〜200 mg/dL、LDL 低於 100 mg/dL,並且提出:1.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少油炸、注意其他用油類)、2. 減重、3. 每天運動 30 分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