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9日 · 長時間使用葉克膜會造成哪些後遺症? 古世基描述,當時依照病情嚴重度評估,A先生心、肺、腎、肝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85%,整個醫療團隊的心情都很沉重,隨即也啟動多團隊專家治療小組,包括內科加護病房、感染風濕免疫、心血管中心、內科內視鏡室、復健治療團隊,以及護理部加護病房。 古世基表示,評估完A先生的病況後,醫療團隊針對各個器官衰竭做積極的支持性治療,給予抗細胞激素藥物治療細胞激素風暴,並以內視鏡方式置放腸管,進行管灌營養,「我們還成立拍痰團隊,不要小看拍痰這個動作,很多醫師也進來協助。 在團隊積極搶救約一個月後,A先生於5月8日移除葉克膜,並於5月11日脫離呼吸器拔管成功,而後轉至一般病房接續照護。

  2. 葉克膜可能是台灣人特別熟悉的一種醫療設備,最早由時任台大醫院外科醫師柯文哲引入台灣,由於其經常應用在生死交關的醫療狀況,有些人可能因此產生迷思,認為用葉克膜就可續命,然而其實有許多條件與風險需要釐清。. 本文將介紹葉克膜的作用機制 ...

  3. 2020年10月23日 · 葉克膜(ECMO)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是一台取代或輔助心肺功能,使身體器官能得到充足的氧氣與血液灌流的機器,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形成血栓或出血,感染時甚至會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

  4. 2020年6月19日 · 長時間使用葉克膜會造成哪些後遺症? 古世基描述,當時依照病情嚴重度評估,A先生心、肺、腎、肝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85%,整個醫療團隊的心情都很沉重,隨即也啟動多團隊專家治療小組,包括內科加護病房、感染風濕免疫、心血管中心、內科內視鏡室、復健治療團隊,以及護理部加護病房。...

  5. 2020年5月11日 ·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台灣今日新增一例確診者不幸死亡案例—案197,且經證實該名個案就是國內現階段最後2個使用葉克膜的個案 ...

  6. 2019年4月24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重症蘇一峰醫師表示,一般葉克膜的使用期間往往只在一至兩周內,因為使用葉克膜的風險其實不小,比方容易導致 腦出血,產生血栓可能會造成 心肌梗塞 或 腦中風,還可能有感染問題。

  7. 2020年6月22日 · 葉克膜提供機會救回原本必死無疑的危急患者,但在專業醫療人士眼中卻曾被批評是「醫療濫用」。這個被社會大眾稱為「救命神器」的葉克膜在醫院內、外的形象,竟是截然不同的兩樣情。

  8. 2020年6月18日 · 使用葉克膜須完善評估. 總之,站在急診最前線,所有的急診室醫師都希望病人可以從很差的狀況進來急診回復到最好的狀態出院。 ECMO對於上述的適應症來說是有幫助的,但還是需要評估許多其他的因素或是病人過去疾患,才能達到最高效益。 當然,重點是要更多後線專科醫師的支持與後續治療,也需要家屬共同的商議及醫療決策共享,才能達到病人最佳治療權益,並減少珍貴醫療資源的耗用。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91期.

  9. 使用葉克膜時間越長,併發症發生的機率與嚴重度越高。 超過七天無法脫離葉克膜的病患,能存活至出院的明顯降低,且存活者生活起居無法自理、需依賴家人照顧的比例偏高。

  10. 葉克膜是「血液幫浦」(人工心臟)及「體外氧合器」(人工肺臟)的組合。. 血液幫浦經一導管將大靜脈內含氧量低的血液引至體外,在人工肺臟充滿氧氣後,再把高含氧量的血液經另一導管送回體內。. 機器可取代部分心肺功能,使受損的心肺系統獲得喘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