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1月3日 · 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和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基爾福特(J. P. Guilford)所提出的觀念。 聚斂性思考是一種集中式的思考過程,目標是找出「最佳的」正確解決方法;而擴散性思考則是一種開放式的思考過程,講求的是透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盡量去尋找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所以擴散性思考可說是創造力和創意的重要基礎。 不過,無論是在學校或工作職場,往往傾向於訓練聚斂性思考的能力、訓練如何正確解決問題,這也使得多數人忽略、甚至喪失擴散性思考的能力,也讓我們無法有效地釋放與激發創意。 其實,只要知道了創意的思維特質,創意就像人身上的肌肉一樣可以強化、茁壯的。

  2. 2024年5月22日 · 1. 總統國情報告|國情報告常態化,立院可決議總統赴立院報告. 三讀通過,未來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做國情報告。 總統於每年 2 月 1 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 3 月 1 日前赴立法院國情報告;新任總統於就職 2 周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於 1 個月內赴立法院國情報告。 此外,三讀法案規範,立委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提出口頭或書面問題。 立委「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立委的「書面」問題,總統應於 7 日內以書面回覆。 事項牽涉過廣者,得延長 5 日。

  3. 2015年4月30日 · U公司是日本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彈珠汽水工廠,在地方上算得上是家喻戶曉。 然而,時代已經今非昔比。 身為第四代的U董事長,面對業績下滑,對自己所繼承的公司一籌莫展。 有一天,他認識了一位市場調查專家。 專家說:「大家之所以喝彈珠汽水是出於『懷舊』的心理。 」專家建議恢復以前的包裝,把令人懷念的彈珠汽水找回來,更進一步建議將原本一百日圓的零售價調為一百五十日圓。 當U公司向有往來的超市採購提案時,對方很不客氣地說:「漲價之後,東西怎麼可能賣得出去? 不要跟我說這些夢話,還是請貴公司降價比較實在。 」連平常有交情的批發商也是同樣的回答。 之後,U公司轉而向沒交易過的店家推銷,竟然沒有人嫌他們的報價太貴。 「古早味彈珠汽水」就這樣一步步地推廣起來,並且席捲市場。

  4. 2019年10月17日 · 隨著全球追稅的聲浪起,台灣也自 108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鼓勵「自首減稅」。奉勸企業經營者早點盤點集團組織,讓獲利回歸真正有營運的公司。 台灣自 108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針對個人的境外資金,因為過去沒有匯回台灣,所以 ...

  5. 2016年12月20日 · 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在《創意人》一書中提到,「企畫,就是有目標的創意,就是在工作中使用創意」,首先必須先界定,「這個創意能夠解決什麼問題」。 試著從以下這個經典的謎題,練習想一想,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A與B兩人面前有一個蛋糕,想把蛋糕分成彼此都能接受的二等分,怎麼分才好? 如果你認為問題界定為「如何均分蛋糕」,解題方式自然會聚焦在「如何精準地將蛋糕切成二等分」。 不過,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兩人都能接受的二等分」,所以更好的解決方法是:「A盡可能公平地將蛋糕切成兩塊,請B先挑走一塊,剩下那一塊是A的。 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蛋糕是A切的,B無論選哪一塊,A都能接受;而B選了對自己有利的一塊,也能心滿意足。

  6. 2016年4月19日 · 「領袖氣質」與工作能力同樣重要。 在外商、金融機構,以及科技產業中,已經將具備領袖氣質納入拔擢或升遷員工的必要條件,若要得到重用,就必須先養成一流人士必備的習慣。 若能從細節下工夫,努力追求領導人或專家的權威氣質與存在感,表現出與專業相匹配的言行舉止,就能夠贏得下屬的尊敬、長官和客戶的信賴,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老闆就是在意這些細節:提升存在感與加薪幅度的37個小改變》 針對形象管理、應對進退、社交禮儀、服裝儀容、演講簡報等五大部分,歸納出具體且容易學習的技巧,讓你輕鬆贏得下屬的尊敬以及老闆客戶的信賴。 以下分享一流人士突然要公開發言時,會這樣從容應對: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隨時準備好上台致詞. 您曾在參加活動、派對、公司聚會等場合時,被要求致詞嗎?

  7. 2007年1月15日 · 1.建立品質目標。 2.確認顧客。 3.發現顧客需求。 4.開發產品特性。 5.開發流程特質。 6.建立流程管制,並轉移至操作面。 品質管制的目的在瞭解何時需採取矯正措施,從選擇值得管理的標的物、設定衡量的單位,到建立績效的標準等級,都十分重要。 而品質改進的目的則在尋找更好的做事方法,由一系列的步驟組成。 首先建立一個需要確保逐年「品質改善」的永久性組織,確定改善計畫,為每項計畫成立權責清楚的計畫小組,進而提供小組資源以及訓練;最後,小組再利用「診斷」與「補救」兩種方式解決品質上的突發問題,以及長期存在於工作或管理上且待消除的問題。 朱蘭的「品質三部曲」是其品質管理理的菁華所在。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