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6日 · 李婉萍表示,「抗氧」和「控溫」是保鮮兩大原則,民眾可以將食物分裝保存,或以具吸附及分解乙烯功能的包裝,達到保鮮效果;而食物最佳的保存溫度在正負1度,若溫度過低或結凍時間過長,將使食物內的水分結成大冰晶,影響口感和色澤。 另外,李婉萍說,很多媽媽會把冷凍肉品拿出來常溫解凍,或直接用熱水燙,但其實讓肉品流出血水會影響營養及風味,要解凍最好放到冷藏,或使用微波爐均勻解凍,才比較能保留食材口感。 你會把熱食放到涼,再拿進冰箱冰嗎? 一份「食物保存迷思調查」結果今天 (26日)公布,近8成網友在食物保存的認知上不及格,平均只得到39分。 營養師提醒,錯誤的食物保存方式,將易使食物變質、營養流失,甚至產生毒素。

  2. 2023年1月16日 · 醋的儲存方式十分簡單,一般食醋酸性很強,微生物不容易生長,開瓶後勿直接受強光照射,密封放在陰涼處即可;如果是果醋飲料等即飲醋產品,開封後則要放入冷藏以免腐敗。

  3. 2023年6月21日 · 中國新聞週刊近日報導,「剩菜盲盒」通常是指商家為了減少浪費而將臨期(快到保存期)食品或當天未賣出的庫存以盲盒形式打折出售的餐盒。 在社群平台搜索「剩菜盲盒」...

  4. 2020年5月5日 · 中國專家公筷實驗:用與不用 落菌差250倍. 中國專家日前進行的一項小實驗發現,使用公筷與否,一道菜的落菌量最高相差250倍。. (Pixabay). 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型態,愈來愈多中國民眾開始建立吃飯使用 ...

  5. 2021年3月26日 · 環保署表示,除建立多元廚餘再利用管道,將廚餘轉換為有用的資源,以減輕垃圾焚化處理負擔,也呼籲民眾以實際行動響應綠色飲食好習慣,以減少廚餘產生,一同守護美好環境。 延伸閱讀. 全台廚餘每年可堆1.1萬座101 環保署力推廚餘發電. 環保署今天 (26日)表示,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垃圾性質分析中,廚餘類含量為21.78%,為近10年來最低占比,每人每日廚餘產生量由2011年的0.25公斤下降到2020年的0.14公斤,每人每日減少約4成廚餘產生量,展現國人綠色飲食習慣的養成及惜食推廣的成效。 環保署統計全國廚餘回收量,2...

  6. 2023年3月24日 · 撰稿編輯:劉品希. 「2023年首惜廚師甄選活動」開跑,去年首獎得主楊程幃廚師分享經驗。. (劉品希 攝) 環保署為推動惜食觀念,今年擴大與22縣市合作辦理「2023年首惜廚師甄選活動」,鼓勵民眾將十大惜食行動透過創意及巧思製作成惜食料理「食譜」或「教案 ...

  7. 2019年12月19日 · 這本「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已在國健署網站供民眾下載,掌握各種能將食材軟化的小撇步後,年長者就能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也吃得巧。 國民健康署提醒,可善用筷子、湯匙、叉子等餐具,協助牙齒不好的長輩了解各種食物的軟硬度。 (陳國維 攝) 不少老人牙齒不好或咀嚼功能退化,無法好好吃東西,國民健康署今天 (19日)發表「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教導民眾透過食材的挑選,同時改變切割烹煮技巧,就能改善飲食質地,讓長輩開心吃,營養跟著來。 #記者鄭翔云、陳國維採訪報導#國民健康署發表高齡飲食質地新觀念,現場邀請全口假牙的年長者享用美食,吃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