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嘉義縣 國定古蹟水仙宮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嘉義縣住宿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搜尋結果

  1. 笨港水仙宮 ,俗稱 新港水仙宮 ,後殿為 笨港協天宮 ,是位於 臺灣 嘉義縣 新港鄉 南港村的 水仙尊王 廟,列為 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 沿革 [ 編輯] 笨港 在乾隆時期是臺灣重要港口,居民為祈求商運與航運,便建造了笨港水仙宮、 古笨港天后宮 及笨港協天宮三座大廟,其中水仙宮是乾隆四年(1739年)建在九莊笨港街上 [1]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笨港貢生林開周鳩資購材拓建 [1] [2] 。 嘉慶八年(1803年)笨港溪洪水,此後笨港街分為笨南港與笨北港 [2] 。 當時水仙宮與協天宮洪水毀去 [3] [4] 、 北港碧水寺 也被沖毀 [5] 。 嘉慶十九年(1814年),眾匠師利用部分尋獲的建材重建水仙宮於現址,規模有兩個大殿和左右廂房 [1] 。

  2. 2022年10月10日 · 嘉義新港小旅行這一站我們來到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新港水仙宮擁有全臺最美麗白色山牆的寺廟一處集結三座宮廟的隱藏版觀光勝地102年榮獲臺灣宗教百景殊榮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協天宮天后宮等待旅人們來發現這個迷人的勝境新港水仙宮保存了涵蓋清乾隆嘉慶道光和二戰 (公元1945年)後初期等4個年代原始建築材料,除了石雕氣派,木雕精美、木造結構巧妙完整,構工也包含不同年代的手法,是研究臺灣傳統廟宇的珍貴個案。 水仙宮內更保存多幅民國37年 (公元1948年)整修時,由泥塑名師江清露及彩繪名師陳玉峰聯手的泥塑彩繪作品,是全臺僅見的組合,當年陳玉峰施作的門神彩繪,更是全臺保存最完整的遺作。 笨港水仙宮.

  3. 2018年11月30日 · 嘉義新港200多年歷史國定古蹟. 嘉義旅遊美食 margaret1122 2018-11-30. 去吃 光復牛肉店 順口問了附近名勝帶路鄉親推薦他個人認為最美的廟宇笨港水仙宮。. 廟柱上,仍可見乾隆庚子年間落款,這座廟宇最初建於1739年(乾隆4年),原址在九莊笨 ...

  4. 主要特色. 文獻資料. 周邊資訊. 新港水仙宮的建築規模為三進四殿兩護龍四殿分別為三川殿拜殿正殿以及後殿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3鄰舊南港58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公告資訊為清乾隆45年 (公元1780年),但據清臺灣知府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中,稱水仙宮建於乾隆4年 (公元1737年)。 攝影者: 楊晴帆. 經 緯 度: 120.30880,23.56185.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確認其有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5. 水仙宮屬於國定古蹟受到國家重視及保護的原因有歷史悠久達200多年而且由於經歷大水和地震修建了很多次所以在廟中可以看到清領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加入修建的部位水仙宮的雕樑畫棟和巧妙的木造結構上也是少見的傳統建築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灣奉祀水仙的風氣遠不如媽祖信仰興盛,所以只有最初移民開發的港口地區,如新港、台南及澎湖才有建廟,因此台灣最有規模的三大水仙宮也位在這三處。 建築特色: 在水仙宮中只要抬頭一望,就可以看到相當豐富的木雕和彩繪,尤其是木雕題材除了常見的鰲魚 (龍頭魚身)、獅子、鳳凰、花鳥外,較罕見的是大象和龍。 此外,水仙宮前殿屋頂的建築力學原理也非常巧妙,利用了蹺蹺板的槓桿原理來支撐屋簷中央的重量,這種設計在台灣也很少見。

    • 05 781 1751
  6. 笨港水仙宮是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的水仙尊王廟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沿革】 笨港在乾隆時期是臺灣重要港口居民為祈求商運與航運便建造了笨港水仙宮古笨港天后宮及笨港協天宮三座大廟其中水仙宮是乾隆四年1739年建在九莊笨港街上。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笨港貢生林開周鳩資購材拓建。 嘉慶八年(1803年)笨港溪洪水,此後笨港街分為笨南港與笨北港。 當時水仙宮與協天宮洪水毀去、北港碧水寺也被沖毀。 嘉慶十九年(1814年),眾匠師利用部分尋獲的建材重建水仙宮於現址,規模有兩個大殿和左右廂房。 今廟方留有嘉慶年間「日月爭光」匾額和一對蟠龍石柱。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增建後殿,奉祀笨港協天宮的關聖帝君。 建築成為三進四殿兩護龍,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

  7. 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 新港水仙宮. 新港水仙宮. 地理區域嘉義縣,新港鄉 南港村3鄰舊南港58號. 【語音介紹】 0:00. 【簡介】 新港水仙宮建於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位於諸羅縣舊南港後倚笨港溪。 嘉慶年間,笨港溪氾濫,將街衢分為笨南港與笨北港,水仙宮和關帝廟同受波及而流失。 嘉慶19年(西元1814年)里民集貲,在笨南港現址重建新廟。 道光年間,於水仙宮後殿改建關帝廟,使兩廟合一。 民國50年(西元1961年)又奉迎南瑤宮媽祖入宮於拜殿,使新港水仙宮成為水仙尊王、關聖帝君及聖母媽祖三神合祀的廟宇。 今新港水仙宮為三進四殿兩護龍之規模的建築,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正殿供奉大禹、魯師匠、伍員、屈原及項羽等五尊水仙尊王,以主神大禹中座,雕像碩大,相貌和藹慈祥。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