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104 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分析,在這份榜單中,臺灣大學一舉摘下六冠、陽明交通大進榜最多, 成大在校友薪資、研發力、論文力見長,政大以校友薪資、國際力領先,中山性格優勢受肯定,北科、臺科高居產學力雙傑,展現科大業界接軌硬實力。

  2. 2021年12月3日 · 為了提供世界級的課程內容,培養出能站上國際市場的創新思維人才,臺大管理學院自2000年至今已派出近百人次的教師至海外名校研習進修,師法哈佛大學的個案教學、麻省理工學院的數位科技、史丹福大學的設計思考,以及創業及企管課程名列全美 ...

    • 三大產業鏈,從門當戶對到鬆綁徵才標準
    • 企業擴大實習機會,鼓勵私校生趁早入行
    • 被上、中游壓著打,封測廠覓才現斷層
    • 苦幹實幹被看見,技職生成新寵兒
    • 高教、大學考招制度,應即時調整改革

    半導體涵蓋IC設計、製造與封測三大產業鏈,以往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均能找到「門當戶對」的人才。 豈知, 2020 下半年反轉了。當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已獲知,「大廠缺人缺到要放寬徵才標準」。果然,今年台積就主動到高科大洽談實習、徵才事宜。 台積更擴大與北科大的合作。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說, 5 年前,台積派業師到電資學院開設「 28 奈米IC佈局」課程、引進實習生,近年因人才荒,首次開放工程、機電學院大四、碩士班實習機會。 而身為台中唯一培育高科技人才的國立科大「勤益」,十幾年前就開設「積體電路與系統應用」學程。去年台積、聯電也首次釋出電機、電子系實習機會。 大廠對國立科大拋出橄欖枝,還走進私立科大校園。「私立科大一直是封測業重要人力來源,打死都不相信台積會搶我的人,」...

    不只國私立科大,大廠連私立大學也掃一遍。中華大學資電學院院長連振昌表示,去年12月,台積、力積電、元太、緯創首次參加實習說明會,兩梯次共 150 位學生,擠爆會場。「目的就是要電機、電子系的實習生,以及馬上可上班的畢業生,」連振昌說,今年僅 30 、 40 位於大四上學期修滿畢業學分,以後會鼓勵同學盡早修完課,以便大四下可以實習。 今年春節前夕,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參加在聯發科工作的學生婚宴,被告知「連國際IC設計大廠也只能招募到私大學生」時,歎口氣說,「沒辦法,台灣真的缺理工人才。」 中華大學的老師知道缺人,沒料到缺到這種程度。業界紛紛擴大實習機會,長期合作的聯電, 3 月 30 日再加開一場說明會,希望多招電機、電子系學生;緯創則與資工系合作,找到 20 個實習學生。 大廠一邊搶學生,...

    2020 年 8 月,從銘傳到明新擔任校長的劉國偉感受最深:銘傳以商管學群為主,每年有幾個會計職缺就不錯了,到明新時,巧遇半導體人才荒,業者拜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有理工學生可以給我嗎?」 去年底,景碩科技在明新附近蓋第三廠,一口氣要 3000 個學生,電機、電子系各與景碩合辦產攜專班,提供 90 個實習生,仍供應不求。 劉國偉比喻,聯發科、台積位於紫禁城內,大廠原只用第一環的台交清成學生,二線廠及封測業對接二、三、四環學生,現在大廠連七環的航太維修工程師都搶光,不在內的新八環,如高中職電子科年輕師資也被挖角當工程師,年薪是大學教授的二至三倍。 2021 年,有私立科大電機系主任陪封測廠到高中辦說明會,學生提問,「一定要電機、電子科學生嗎?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主管回答:「只要願意動手做就可以,...

    根據 104 人力銀行調查, 2021 年第四季,半導體業人才缺口創 7 年新高,想進半導體的求職者,平均可分 3.7 份工作,是整體「求供比」 1.7 份的二倍多。 半導體職場熱絡,連帶提升私大、科大理工系所註冊率,今年龍華工程學院平均註冊率 99% 。高科大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也隱約發現,有點迎來第二春的感覺 ,「高科大電資學院近三年碩士招生愈發競爭,今年報名人數比前年成長近 50% 。」 誰也想不到,人才荒意外讓技職生成新寵兒。施天從認為,台灣半導體傲視全球,人才是靠大學、技職體系共同分工培育而成,缺一不可。技職重視實作精神,早在諸多領域默默貢獻,只是一直被忽略,現在終於被看見了。 儘管從研發、製程到設備工程師都不足,最缺的還是輪班的設備工程師。據台積工程師指出,設備工程師仍以國立碩士生...

    此時,政府如不調整高教、大學考招政策,影響不只半導體,而是所有製造業。張耀文憂心說,半導體植基於數十年產官學三位一體、緊密合作所建構的理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結晶,培育量多質精具競爭力人才。現正走向「自殺式的教育與升學制度」,後遺症已顯現,會讓人才荒雪上加霜。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去年台灣ITA(適用資訊科技協定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占 55.49% ,如果除了台積,都面臨資金排擠、人才短缺,這已是國安議題。就像2014年的功夫驚悚片《一個人的武林》。江湖上出現一位絕頂高手(指台積),固然是武林之福,如造成其他高手走投無路,那會是寂寞的武林?還是endangered(瀕危)武林? (本文出自遠見)

  3. 2020年12月15日 · 教你創新、突破、蛻變、轉型、解決難題. 【創意與設計思考】培養核心能力:同理洞悉、觀察記錄、晤談理解、數據解讀、化繁為簡、精準界定、動手實作、精煉厚植、及全局調控,並將之用於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項創新實踐。. 台大EiMBA. EiMBA也有眾多的 ...

    • 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1
    • 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2
    • 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3
    • 國立臺灣大學人事室4
  4. 2023年11月28日 · 未來創業家與領導者不容錯過的課程:國立臺灣大學EiMBA教你如何加值創新技能,突破重圍. 說起MBA(工商管理碩士)或EMBA(高階管理碩士),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 然而,2016年,作為國內頂大的臺灣大學以行動學習與創業創新作為教育核心理念,創 ...

  5. 2022年1月14日 · PM碩士學程到底要學什麼? 相信是許多人的疑惑和渴望了解的問題。 顧名思義PM用英文而言就是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專業碩士學程。 臺大PM學程中是分成PMBA,PMLBA和PMBM三個學程。 實際上就是專業經營的管理、法務管理,和生物科技管理。 在跨領域管理課程加上實務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希望培養不同專業人才,達到面向更寬廣的工作領域範疇。 謝明慧院長開宗明義說:PM學程希望培養出未來符合「π」+「3R」的人才. PM學程為什麼是 [π]?

  6. 2021年12月30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