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日 · 環保團體表示,塑膠吸管是海邊最常見的垃圾前5名,不僅造成汙染也危害生物。. 為此,環保署推出的店內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今天正式上路。. 環保署表示,台灣每年大約有30億根的塑膠吸管,新制上路後,大約可減少1億根,他們希望透過循序漸進方式 ...

  2. 2021年1月7日 · 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研發一年,在外送平台foodpanda、RC文化藝術基金會、花旗銀行等企業贊助下,推出 「回收大百科」 ,並於7日舉行上線記者會。. 「回收大百科」首波收錄101個最常見的生活垃圾,包括安全帽、花盆、梳子、電子發票、橡皮筋、絨毛 ...

  3. 2024年5月7日 · [Rti央廣新聞]香港近來積極推動環保政策,其中包括禁止使用一次性的塑膠餐具。 為了尋求替代品,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紙餐具。 然而,這種看似環保的替代品是否真正對環境友好?

  4. 2023年11月20日 ·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仍存分歧 環保團體失望. 全球塑膠公約最新談判在肯亞首都奈洛比閉幕。. 在會議期間,兒童於2023年11月11日參加 一項示威活動,要求減少全球塑膠生產。. (路透社/達志影像) 全球塑膠公約的最新談判19日晚間結束,但對於這份公約應該如何運作 ...

  5. 2023年2月10日 · 環保署「綠色辦公」設有五大指標,包括「節省能資源」、「源頭減量」、「綠色採購」、「環境綠美化」和「宣導倡議」,共有35項綠色辦公措施,目前共有6,821個單位參與響應,實際措施包括使用環保標章空調、替換LED燈具、辦公區域用水設備使用或替換為省水產品與裝置、採取視訊會議、影印紙張背面再利用、鼓勵上下班走樓梯、提供非一次性水杯、樓頂架設太陽能板等。 環保署10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參與響應綠色辦公的企業與集團、全台22縣市環保局出席,共同宣示落實綠色辦公。

  6. 2024年5月8日 ·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執行副秘書長許文龍說,循環經濟是跨領域的新興行業,針對每年增加4億噸的塑膠廢棄物,最新「轉廢為能」的方式竟是透過生化科學家培養的細菌來分解塑膠,顯示各種專業都可能有助於推動循環經濟。

  7. 2023年11月15日 · [Rti央廣新聞]全球塑膠公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接連登場,環境部長薛富盛今天(15日)表示,台灣發展許多去碳能源新技術,也是全球塑膠供應大國,呼籲國際應讓台灣參與,共同推動減碳、減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