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3日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旨在培養高等教育師生良好的學術倫理涵養確保學術活動的合宜性及合法性主要開發學術倫理教育之課程內容數位教材線上檢核並蒐集相關資訊以充實臺灣學術研究倫理資源

    • 必修學生

      必修學生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中心簡介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成立於103年,致力於提升臺 ...

    • 課程介紹

      課程簡介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研發之「學術研究倫理教 ...

    • 訂閱服務

      訂閱服務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教師專區

      推廣資料 為協助教師能更便捷地推廣與應用學術倫理,本中心 ...

    • 查詢身分與聯絡窗口

      查詢身分與聯絡窗口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教師增能

      推廣資料 為協助教師能更便捷地推廣與應用學術倫理,本中心 ...

  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111年7月28日科會誠字第1110048341號函修正. 1. 研究人員的基本態度研究人員應確保研究過程中包含研究構想執行成果呈現的誠實負責專業客觀嚴謹公正並尊重被研究對象避免利益衝突2. 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研究上的不當行為包含範圍甚廣本規範主要涵蓋核心的違反學術倫理行為即造假變造抄襲研究成果重複發表或未適當引註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不當作者列名等。 3. 研究資料或數據的蒐集與分析:研究人員應盡可能客觀地蒐集與分析研究資料或數據,不得捏造竄改,並避免對資料或數據作選擇性處理。 如需處理原始數據,應詳實揭露所做之完整過程,以免誤導。

  4. 學術倫理.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涉及學生學位論文之學術倫理參考指引. Best Practice Guide on Academic Ethics for Research Projects Involving Students’ Degree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誠信辦公室設置要點 (111.7.28 ...

  5. 單元簡介. 研究者除了要避免不當的研究行為造假變造抄襲),並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行為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RCR之外更須在研究執行的前後期都盡到妥善保護研究對象的責任包括人類個體人類群體與實驗動物)。 在此核心原則之下許多科學研究單位或專業領域的學會及期刊都已建立許多具體的倫理規範讓領域內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能有最基本的行為標準可以依循。 這些規範仰賴領域內的專業研究人員自律,力行符合倫理的研究態度及行為,同時避免涉入任何不當研究行為的風險。 進行研究時的倫理規範來源大致有四種:專業規範、政府規定、機構政策,以及個人責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編輯小組譯,2009;Steneck, 2007)。

  6. 1.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聲明這份聲明除了闡述國科會對學術倫理的態度外也界定了國科會的管轄範圍即只處理受國科會獎補助之案件另外國科會在認定研究人員是否違反學術倫理的原則時除了參照國科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之外也包含調查該人員是否蓄意且明顯違反學術社群共同接受的行為準則然而由於不同的研究領域可能有不同的自律規範為尊重領域上的差異國科會也重申該聲明僅提供最基本的通則並鼓勵各學研社群在該通則之上自行建立更具體的規範和機制國科會2013國科會2022a)。 聲明全文請見: https://www.nstc.gov.tw/nstc/attachments/c204af0e-0f1f-41ec-9c9e-445f429bbbd9?

  7. 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 103 年10 月20日修訂. 研究人員的基本態度:研究人員應確保研究過程中(包含研究構想執行成果呈現)的誠實負責專業客觀嚴謹公正,並尊重被研究對象,避免利益衝突違反學術倫理的行為:研究上的不當行為包含範圍甚廣,本規範主要涵蓋核心的違反學術倫理行為,即造假變造抄襲研究成果重複發表或未適當引註、 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不當作者列名等。 研究資料或數據的蒐集與分析:研究人員應盡可能客觀地蒐集與分析研究資料或數據,不得捏造竄改,並避免對資料或數據作選擇性處理。 如需處理原始數據,應詳實揭露所做之完整過程,以免誤導。 研究人員應根據研究內容描述研究方法與結果,不做無根據且與事實不合的詮釋與推論。

  8. 本單元介紹近年來國科會針對學術倫理的相關規範並協助學習者達到以下目標: 1. 瞭解學術研究環境的現況。 2. 瞭解國科會對學術倫理的相關規範並認同這些規範的精神及約束事項。 3. 瞭解一些常見的具違反學術倫理之行為樣態並能確實指認這些作為的不恰當性。 4. 瞭解一些有效避免涉入不當研究行為的基本作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