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龍潭 位於 台灣 宜蘭縣 礁溪鄉 龍潭村,舊名為「大埤」,俗稱「大陂湖」,為昔日「 蘭陽十二勝 」之一,亦是「蘭陽五大名湖」中面積最大的湖泊。. 龍潭湖三面環山,山腰有廟宇數座,距離 宜蘭市 約6 公里 ,面積約16 公頃 ,水深4.5 丈 。. [1] 民國75年 (1986 ...

  2. 員山鄉 ( 臺灣話 : Înn-suann-hiong ; 客家話 : Yèn-sân-hiông )為 臺灣 宜蘭縣 的一個 鄉 ,位於宜蘭縣西部,北鄰 礁溪鄉 ,東鄰 宜蘭市 ,東南端接 五結鄉 ,南鄰 三星鄉 ,西南鄰 大同鄉 ,西與西北鄰 新北市 烏來區 。 歷史 [ 編輯] 今天為員山鄉的地區, 漢人 開墾史始於清 乾隆 五十八年(1793年) 吳沙 的姪子 吳化 引率 漳州 、 泉州 兩籍人來此地開墾。 當時,漳籍人開墾的地區地名都冠上『結』字,泉籍人開墾的地區都冠上『鬮』字。 現在的員山鄉還有結頭份、三鬮二、大三鬮等地名。 嘉慶 十七年(1812年)八月, 噶瑪蘭廳 設治,此時員山鄉有員山堡、溪州堡。 1920年臺灣地方政區改制,員山改為 員山庄 ,隸屬 臺北州 宜蘭郡 管轄。

  3. 2024年5月29日 · 宜蘭縣 ( 臺灣話 : Gî-lân-kuān ; 客家話 : Ngì-làn-yen ; 噶瑪蘭語 :Kavalan),是 臺灣 的 縣份 ,位於 臺灣 北部 ,地理位置位於臺灣 東部 ,與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縣 、 臺中市 、 花蓮縣 相鄰,東臨 太平洋 ,為傳統戲曲 歌仔戲 的發源地,縣治設在 宜蘭市 ,宜蘭縣內轄有1 市 、3 鎮 、8 鄉 (含2個 山地鄉 ),共有12個鄉鎮市。 臺灣在清朝殖民時即設有獨立之 噶瑪蘭廳 並升格為宜蘭縣,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 臺北州 ,二戰後短暫歸 臺北縣 ,1950年自臺北縣獨立設縣。 行政院國發會 將該縣劃歸為 臺灣北部 區域;而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則將該縣劃歸為 臺灣東部 區域。 [2] [3] 歷史 [ 編輯] 主條目: 宜蘭縣歷史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梅花湖 ,位於 台灣 宜蘭縣 山鄉 得安村,為一座三面環山的天然湖泊。. 設有環湖道路,全長約4公里,可供遊客騎乘自行車 [1] 。. 湖旁沿路有多個自行車租借小販 [2] ,山上有 道教總廟三清宮 [3] 。.

  6. 雙連 是 台灣 一座湖泊,其湖水可流通於「 上埤 」與「 下埤 」之間而得名,位於 宜蘭縣 員山鄉 湖西村 [1] [2] ,當地居民以從桃園、新竹遷來之客家人為主。 雙連埤及其溼地面積佔17.1578公頃,海拔高度約470公尺,四周群山環抱,唯一對外交通是省道 台七丁線 ,是台灣少有的低海拔 濕地 [1] 。 其水源仰賴降雨補注,故水位與面積則視雨量多寡而定,其中在下埤因為遭到開發,導致陸化嚴重,形同泥砂淤塞的沼澤地 [1] 。 雙連埤的池底及岸邊的 水生植物 共有80科202種,包括 水社柳 、 田蔥 、 野菱 、 絲葉貍藻 、 石龍尾 、 篿菜 等稀有種 [2] 。 湖上有一種 沉水植物 累積而成,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草毯」 [2] [3] 。

  7. 望龍埤 ,位於 台灣 宜蘭縣 員山鄉 枕山村的大礁溪山麓,面積約四至五公頃的埤塘 [1] 。 歷史 [ 編輯] 光緒 16年( 1890年 ),內湖仔墾戶自力開闢 金源和圳 ,以枕頭山埤為水源,稱之為「龍目埤」,但因由周遭山巒不高,集水區域不廣,湖水盈枯無常,蓄水功能軟弱,被喚為「軟埤」 [2] 。 另地方人士還依「風從虎,雲從龍」之古諺,取為今名 [1] 。 1980年代,水位降低至乾涸,湖底雜草叢生。 2000年代,枕山休閒農業區成立後,為促進觀光,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 宜蘭農田水利會 及各界人士等幫助下,挖除埤內積沉泥土,修築埤岸,增建九曲橋、興建環湖步道、涼亭、島嶼,並廣植樹木、設置停車場,引取 大礁溪 ,施放原生魚類,使該埤恢復生機。 [1]

  8. 虎頭埤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新化區 虎頭山 麓、 鹽水溪 支流 許縣溪 流域的 水庫 ,因山勢狀如猙獰虎頭而得名,據歷史記載為臺灣第一水庫,屬於 農業 灌溉 用的小型水庫。 [1] 簡介 [ 編輯] 虎頭埤於 道光 二十六年(1846年)由大目降街(今 新化 ) 農民 歐陽安所闢建,用以蓄水灌溉農田。 同治 二年(1863年) 周懋琦 撥款擴建,始稍具規模。 日治時期 ,當局曾經整修堤防、設立閘門,並美化湖畔。 其時虎頭埤水域面積已擴展至約0.27km²,埤畔草木扶疏,埤水清洌可鑑,兩岸小徑交錯,埤中小島處處,又有虎月亭、吊橋點綴其間,景色清幽,為台灣知名風景區。 1927年8月,獲 台灣日日新報 讀者票選為「 台灣八景十二勝 」當中的第九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