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甘銘源以積極推動竹構築創作與竹構人才培力獲獎。 他與林業保育署合作多年,打造專屬臺灣的竹構設施與建築。

  2. twitter. 堅持生產好蛋,第33屆神農獎得主陳郁雄開啟斜槓產蛋事業。 撰文/傅士玲 攝影/方翔. 在御品園的牧場裡,每天一到「放風」時間,雞群整齊劃一守候在雞舍閘門旁,爭先恐後等著閘門升起,個個活力充沛蹦蹦跳跳四處啄跳玩耍,尤其看見隧道裡的辣木葉與檀香木葉兩種心愛的點心,拚命振翹飛起互相幫忙啄食樹葉吃個痛快。 「養雞,為的是想吃一顆好蛋! 」這是斜槓蛋農陳郁雄的肺俯之言。 陳郁雄和父親陳忠義都是養雞門外漢,父親從事五金,陳郁雄本業是機械,由於父親生病體力衰弱,遍尋市面好雞蛋不可得,乾脆投入其中當起蛋農。 「看雞放風出去跑跳,感覺好療癒! 」每天的放風時間,陳郁雄總特意守候在雞舍前觀看,看著看著就自顧自笑呵呵,彷彿對待心愛的寵物,還會跟雞說話,「雞其實會認人,叫牠們也會回應。

    • 庾澄慶1
    • 庾澄慶2
    • 庾澄慶3
    • 庾澄慶4
    • 庾澄慶5
  3. 農業委員會8月1日將正式掛牌升格農業部,行政院派令農業部所屬機關主管人事近日出爐,原農田水利署主任秘書蔡巧蓮升任農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原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升任動物保護司司長,原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李紅曦升任農業科技司司長,展現新部會新氣象。 農業部明日掛牌成立後,本部設置8司、6處,其中包括原企劃處升格劃分為綜合規劃司及資源永續利用司;轄下8個三級行政機關(7署1中心),則有林務局升格成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土保持局升格成立的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7個試驗研究機構及9區改良場,包括家畜衛生試驗所更名為獸醫研究所、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更名為農業藥物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更名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茶業改良場更名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等。 農業部揭牌儀式準備工作已就緒。 (攝影/游昇俯)

    • 庾澄慶1
    • 庾澄慶2
    • 庾澄慶3
    • 庾澄慶4
  4. line. twitter. 有機田區具豐富生物多樣性-彩鷸 (圖片提供/農糧署-林清峰攝) 農委會自106年開始獎勵補貼有機及友善耕作,提升農民轉型有機及友善耕作意願,到110年7月底,全國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突破1萬6千公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8)日在有機農業促進論壇中表示,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比例超過2%,已是全亞洲第一,有機友善農業不僅追求安全農業,背後更重要的目的是友善環境,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就能減少碳排,對淨零排放做出貢獻。

  5. 來到臺南市東山區聖賢里北勢寮,走進番社蔬果聯盟成員聚會的三合院,同時也是成員王莨耿的家。 王莨耿,工廠技工做了十多年,2016年初決定給自己一個轉換跑道的機會,便放下榔頭改拿鋤頭種植紅龍果。 一方面因父親種植紅龍果已有一段時日,王莨耿偶爾下田幫忙,多少也懂了些農作基本原則,加上好友林俊儀的慫恿,終於做出人生除了娶老婆以外最重要的決定——種田去。 於是,王莨耿和大學時期就懷抱生態農業夢想的林育賢、家族從事蔬果運銷的蘇俊波,以及林俊儀、林俊緯兩兄弟,這陽光5人組雖然來自各行各業,卻都選擇加入青年返鄉從農風潮的行列,不僅組成番社蔬果聯盟,更在去年入選農委會百大青農計畫。 放棄鐵飯碗,成立番社蔬果聯盟. 在交通部觀光局任職長達16年的林俊儀,言談間展現強烈的在地性格。

    • 庾澄慶1
    • 庾澄慶2
    • 庾澄慶3
    • 庾澄慶4
    • 庾澄慶5
  6. 中央廣播電臺今(23)日舉辦「臺灣加入CPTPP好壞影響一次說分明」線上座談,李淳、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王興毅與談。 展現誠意才能拿到入場券 國內法規已做好與國際接軌的準備. 李淳表示,從遞出加入CPTPP的申請書至CPTPP成立工作小組審查是第一階段,為入會入場券的取得,現在臺灣要努力的重點在於拿到入場券,各別與11個會員國諮商,處理他們最關切的問題,例如日本福島五縣市食品的開放,取得與11個會員國在貿易往來關鍵議題的共識,讓他們同意成立工作小組來討論是否讓臺灣加入,第二階段才是進入入會實質談判。

  7.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蔣國平表示,在馬祖沿岸、坑道的海面上發出夢幻的藍光,讓觀光客為之瘋狂的「藍眼淚」現象過去一直以來被認為可能是介形蟲或夜光蟲所造成,經過研究團隊去 (2016)年4月在馬祖介壽澳口利用單離培養發現螢光生物為夜光蟲,同時在7月份在馬祖福澳港與介壽澳口周遭海域利用浮游生物網進行大規模樣本採集,並萃取所有微生物 (>20 µm) RNA,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將不同螢光素氧化酶 (luciferase)RNA定序出來,發現85.1%-97.2%的序列為夜光蟲所有,再次證實馬祖藍眼淚現象確實為夜光蟲所造成。 海大研究團隊從2016年4月14日開始在馬祖介壽澳口進行每日採樣,發現「藍眼淚」的出現可能與環境因子有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