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6年11月1日 · 2006-11-01. .文 / 張曉卉.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中華民國肥胖醫學會近期調查指出台灣有18女性和林志玲一樣腰臀比例腰圍除以臀圍小於0.8是一種較健康的沙漏型身材另有41女性屬於三圍數值相近的矩型長方形) 」;0.8%女性是肚腹較大的「 蘋果型 」身材。 肥胖醫學會醫師們特別警告,腰圍超過80公分、身材像蘋果的女性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將比其他種身材女性高,也提醒矩型身材要小心維持腰部線條,避免成為胖腰的蘋果型。 要命的腹部脂肪. 不管是女人的蘋果身材,還是男人的鮪魚肚,腰圍,已經成為醫界近年來最關注的健康新指標。

  2. 2024年5月1日 · AA人生有許多指標,除了做為政府相關機關的評估準則,一般人也可以用來自我評量是否已經達到活躍老化的目標。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平等研究中心主任慧娟根據國內情況和國際指標,開發出台灣活躍老化的指標 (Taiwan Active Aging Index)

  3. 2020年10月1日 · 棟英建議,可以從徒手的核心運動開始訓練負重。 「要維持或增加骨質密度,需要肌肉收縮產生負重效果,」棟英說,利用自己的體重做負重等有阻力的訓練如伏地挺身,甚或日常的打掃、提菜姿勢調整,都能達到訓練肌力的效果。

  4. 2020年10月23日 · 2020-10-23. .文 / 謝佳君.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說到行動力危機,你會想到什麼? 是骨質疏鬆、關節退化、還是肌少症? 其實,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都有可能讓人行動不良。 過去相關統計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50歲以上患有骨質疏鬆症、及65歲以上肌少症的人口,總計約720萬人,這些問題所帶來潛在「行動力不良」的盛行率估計占總人口3成以上,老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大幅提高。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指出,骨質密度低、行動不靈活、肌肉量下降,這些問題長期以來被視為單一問題討論,但近年來,國際趨勢建議行動力應該被視為綜合性的評估,包括骨質密度、肌肉質量、平衡感、體脂肪量等。

  5. 2011年11月1日 · 2011-11-01. .文 / 李佳欣.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即使已經吃的比以前少, 狂做仰臥起坐、搖呼拉圈,試穿新衣服時,肚子仍然繃出「三層肉」,但尺寸加大一號,肩線又從兩側滑落。 究竟是方法用錯,還是你沒找到害你腰圍一天比一天粗的罪魁禍首? 腰圍會變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肥胖造成的脂肪囤積。 因為腹部是人體儲存多餘脂肪的地方,一旦腰粗肚子大,其他地方大概也不會瘦到哪裡去,」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說。 還有些原因,特別容易造成腹部肥油的囤積: 1.壓力大 讓身體拚命製造脂肪. 壓力會使體內釋放一種壓力荷爾蒙,(又稱為可體松),促進身體將多餘的血糖合成為脂肪,並讓大腦對「飽」的敏感度變得遲鈍,讓人不知不覺吃得比平常更多。

  6. 2019年3月21日 · 女士的關節活動度正常,透過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棘上肌肌腱出現了一處約4~5mm的鈣化,合併周圍肌腱發炎跡象,這才知道原來肩痛的元凶是「棘上肌鈣化性肌腱炎」,而非五十肩。(左側棘上肌肌腱橫切面照。

  7. 2019年4月20日 · 2019-04-20. .文 / 淑婷.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示意圖/pixabay. 字級. 收藏. 分享. 回到日常的診間,一位康復者已經和我一起度過4個新年了,第1個新年在急性病房,第2個新年在日間病房,第3個新年在社區復健中心,第4年我們在晚上的門診見面。 他的年紀和劇中的應思聰一樣,也罹患思覺失調症,他很認真吃藥,穩定了3年,都不敢減輕劑量,他說:「我害怕再發病,害怕那個會因為強烈的懼怕感而想攻擊人的自己再出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